楞严经讲解网

轻松学佛法摘要:修持篇 一

发布时间:2023-07-19 10:22:37作者:楞严网
轻松学佛法摘要:修持篇 一

薰修

世尊每天讲经八小时,四十九年没有间断,没有放假,苦口婆心教化众生。相信的、肯接受的,得度了;不相信的、不愿意接受的,跟佛结个法缘,这一生不能得度。这个不希奇,我们也是无量劫来的修行,不知道亲近多少诸佛菩萨,今天还是这个样子。什么原因?亲近佛,但不相信佛的话,不能「依教奉行」,多半都是所谓的「阳奉阴违」,表面上学佛,背后又去造恶业,所以搞到这一生还是这个样子。如果真的肯信,真的肯依教奉行,早就成就了,你已经是佛、是菩萨了。你再来是来度化众生的,你是来示现的,不是真正凡夫。这些道理我们不能不懂,可是我们非常健忘,没有人提醒立刻就忘了,境界现前起不了作用,依旧是迷惑颠倒,依旧是烦恼做主,这怎么得了!

唯一的办法是「薰修」。我们用念佛的方法薰修,用听经的方法薰修,一天听一卷带子,重复听八次,这就是多次的薰习,一定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可是这一片听八次都要认真,才能得利益。不能说我听一遍,第二遍可以松一点,第三遍可以更马虎一点,一路放松,效果你就得不到了。遍遍都要认真,就像没有听过的那个样子,你才能得利益,才能得受用。这样听经能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伏住,你的心专一。

为什么不听八片?因为八片所讲的不一样,内容太多,你很难得定。而短短这一片是帮助你成就「戒定慧」,目的在此。你有戒有定,戒是方法,你能够遵守这个方法,然后才能得定。定到一定的深度,智慧就开了。智慧开了,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得大自在,真正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你就是智慧做主,不是烦恼做主。你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会做得非常圆满,自在安乐。

(节录自21-112-01)

认识密宗

佛法里面的密宗,密不是神祕,不是祕密,是「深密」。佛法没有神祕,也没有祕密,密是深密,理太深了,事上的境界也太深了,不是初学人能够理解的,不是初学人能够学习的。

现在的人一点根基都没有,一接触佛法就要学密宗的大法。就像上学念书,幼儿园都没有念过,就要去念博士班,怎么会有成就?

我学佛第一位遇到的是章嘉大师,他是密宗大德,所以我对于密宗的常识知道得很多。密宗的修学是有阶梯的,从哪里学起?从持戒学起,从五戒十善学起。修到什么时候才能接受密法?严格的讲是八地菩萨,八地是不动地,到这个地位,他主修的课程就是密法。如果不是主修,而是学一点,要到圆教初住以上才行;换言之,「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你才有资格学一点点。

那密法要不要学?要学,不学不能成佛,但它是最后一个阶段,它是佛法里最高级的佛法。我们要懂得自己现在是什么身分?幼儿园的小学生。所以,这些事情不能不懂,懂了之后,你不会毁谤,你不会感觉得很惊讶。只要以平常心看待,知道自己什么程度、什么身分、应该如何学习,这就对了。

(节录自21-112-07)

拜佛

拜佛是佛家修学很重要的一个科目,其真正意义就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的习气。以我们最尊贵的头顶礼佛最卑下的足,称作「接足礼」。此修学的目标,在断除我们骄慢(骄傲、怠慢)的习气。我们对佛会行接足礼,对一般人不会,所以不起作用。因此,在佛堂是上课,学了要运用在生活当中。换言之,我们从早到晚见一切人、一切物,就像对佛一样谦虚、卑下、尊重,以尊重佛的心去尊重一切众生,乃至尊重一切恶业众生,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对待,这才能成就平等心。

然而在事上要有差别,理上没有差别;亦即形式上有差别,心里没有差别,这是菩萨。「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觉」,你不能破坏了世间法。从世法来说,礼节有差等。譬如总统、普通信徒到我们这里来访问,我们各要用什么礼节来对待,这就有差等。这个差等是无差等里面建立的差等,所以差等就是无差等。因此,学佛要懂得出世法,也要懂得世间法;要懂得无分别,也要懂得差别等次。理上、心上决定没有差别,在形式上有差别,你就做得圆圆满满,应付得面面周到。心上有差等,理上有差等,就错误了,你是凡夫,不是圣人。如果事上也没有差等,你也错了,你不慈悲,你破坏社会秩序,令人民无所适从。因此,理事如何圆融,要有智慧。

(节录自21-112-03【存好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禅定

「禅定」,就是胸有主宰,不会被外境动摇。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外不着相谓之禅;内不动心谓之定」。《金刚经》中世尊教导须菩提尊者,教化众生要守住一个原则,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六祖所讲的禅定,就是《金刚经》的这两句话。什么是「外不着相」?六根对外面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绝对不会被境界所转,绝对不会被境界所影响,这是「禅」。六根对外面境界,心地清净,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是「定」。于是我们就懂得,「禅定」在哪里修?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学习。果然学成了,境界现前能够不受影响、诱惑,能如如不动,你的生死就了了,六道轮回就超越了。如果还会被境界诱惑,你出不了六道轮回。

(节录自21-12-09【行好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

施大悲水

如何施大悲水?「施」是布施,就是你念大悲水布施给一切苦难众生。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帮助人治病,另外一种是布施给小动物,像蚂蚁、爬虫类。求大悲水时,念大悲咒一定要有大悲心,如果没有大悲心,大悲水就不灵。心地愈是真诚慈悲,大悲水就愈有感应。

(节录自问答21-90-21)

静坐

对世间一些忙碌的人,心静不下来的人,我们劝导他,一天有五分钟、十分钟的清净心也好,对健康有很大的帮助。这五分钟、十分钟采取静坐的方式,将整个身体放轻松,心里「一念不生,万缘放下」,没有一个念头,对于健康长寿很有帮助。真正修行功夫到家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时身心都是放轻松、没有杂念,那是功夫成熟。他不但不老不病,也不死,这是实话。

(节录自「净宗学院培训目标」21-112-08)

拜佛的方法

「精进」是度懈怠、懒散的,懒散是大毛病,不是小病。治这个病要真心去忏悔,而忏悔的方法,许多古大德是用拜佛的方法。我初学也是用此方法,这是忏云法师教给我的,每天拜八百拜,天天拜,连续拜五个半月,拜了十几万拜。这是治病,把自己的精神振奋起来,身体也强健了,所以拜佛是最好的运动。初学人一天最好能拜三百拜,早晨拜一百拜,中午拜一百拜,晚上拜一百拜。一百拜的时间不会超过八十分钟,并不耽误时间,而运动量也足够了。

(节录自《华严经》12-17-0615【一一微尘中,能证一切法,如是无所碍,周行十方国。】)

忏悔

忏悔就是改过,儒家讲「不二过」。因此,真正会用功、会修行的人,他用什么功夫?天天反省、思惟、检点自己的过失。这一天从早到晚,起心动念,对人对事对物,与佛的经教比照一下。我们受持《无量寿经》,就与《无量寿经》所讲的比照一下,有几件与佛讲的相应,有几件与佛所讲的不相应。你能这样检点,就是觉悟了,佛法讲开悟,你开解了、明白了。已经做到的要保持,明天还要继续;没有做到的,明天应当努力去做到。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06【众生业业为重障,佛示妙理令开解,譬以明灯照世间,此法严仗能观见。】)

「心地」是修道的依据

佛法的建立,一定要有土地及建筑等硬件设施,修道才有场所。而软件中最重要的是心地法门,「心地」是修道的依据。是故,听讲《地藏经》,是我们修学大乘的基础。如果不懂心地法门,不知从心地起修,最后绝对一无所成。换言之,无论我们如何用功,发愤精进,依旧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修的无非是有漏福报而已。

中国大乘佛法是以四大菩萨为代表。第一位地藏菩萨表孝敬;观世音菩萨表大慈大悲;文殊菩萨表智慧;普贤菩萨表实践。

今日佛法何以如此衰微,我们修学佛法不能像古大德那样有显著成就,原因就是大众没有孝与敬,没有根。李炳南老居士常讲,若以这种心态学佛,既不是在修学佛法,也不是在弘扬佛法,而是在消遣、玩弄佛法,只是修一点有漏福报而已。而且福报决定不是在人间享,是到畜生道、饿鬼道去享。《观无量寿佛经》教我们修「净业三福」,此乃「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做到了这一福才能得人身。如果做不到,连作人的资格都没有,所修之福当然是到恶道去享。我们何以做不到?其实是对事理了解得不够透彻。真正透彻了解,必能忏除业障,改过自新。

(节录自《地藏经讲记》14-12)

拨云见日

我们无始劫以来起心动念、妄想、执着,将自性的光明德用完全障碍了,因而自性的德用不能现前!只要除去障碍,性德自然显现,所谓「拨云见日」,拨开云雾,阳光普照。云雾比喻障碍,是假的;阳光比喻性德,是真的。真性不需求,只要离妄,真自然现前。

(节录自《地藏经讲记》14-12)

修观

佛法修行的纲领、原则,着重在修观。天台家讲三止三观,净宗念佛法门也没有离开修观的原则。观是观念,将过去种种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即是修观。宗门常讲,修学有三个层次。

一、「观照」,常常提起觉悟的观念,这是观照。观照功夫得力,在净宗就是功夫成片,决定得生净土。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警觉性很高,念头一起,立刻转成阿弥陀佛,在宗门这就是观照的功夫。古德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没有关系,要警觉得快,佛号立刻提起来,把念头换过来,即是观照的功夫。

二、「照住」,观照功夫深了,妄想、念头不起,能控制得住,即是照住。照住即是事一心不乱。照住是得定,禅定现前。

三、「照见」,此是最上乘的功夫,由定开慧,就照见了,在净宗是理一心不乱。《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见到宇宙之间一切法的真相是「无所有,不可得」。《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华严经》说「剎那际」,剎那际就是不生不灭,一切法不生不灭,生灭同时。《楞严经》说「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就是剎那际。无所有,不可得,方是事实真相。以为有所有、有所得,乃是妄想。十法界众生,没有离开妄想。可见妄想这一关很难突破,突破妄想就脱离十法界而入一真法界。是故,功德、福德要同时修。福德着重是在事相上修,功德着重是在心地上修。

(节录自《地藏经讲记》14-12)

每天拜一千八百拜的末期肺癌同修

你要不真干,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很多,真正有成就的两种人,这两种人都是真干,都不是假的。一种是按部就班学出来的,明了,真的是一门深入,他明白了,真干;另外一种是灾难现前,虽然不明了,他过去生中善根深厚,我们现在讲底蕴很深,不是这一生修的,前生修的,所以他有真诚的信心。像我们最近遇到一个同修,也是得了末期的肺癌,医生宣布他的寿命顶多只有一个月。他宿世有善根,所以他也不找医生,也不吃药,念佛求往生。他每天拜佛,每天拜一千八百拜。前两天拜得很痛苦,他告诉我,第一天只拜了一百多拜,忍痛也要拜,拜到四、五天才正常,能够一天拜到一千八百拜。拜到一个星期之后,别人知道,他自己不知道,他身上的汗流出来是黑色的,而且很臭,他自己闻不到,别人闻到,那都是他的病毒排出来了。拜到两个星期十五天,他感觉到很轻松,身上衣服换下来很脏,里面的病毒全排出来了,人好了,现在很正常。遇到我的时候,胡居士说「你是再来人」,那是真的。这是什么?这就是过去生中的善根,他有坚定的信心,他并没有求病好,他只求往生,没想到他的病毒全部排出来。这是最初方便。

(节录自 《华严经》12-17-1875)

究竟的大愿

愿只有一个愿,就是求生西方净土亲近阿弥陀佛,除这一念之外,根本就没有第二个念头,这叫愿,这叫大愿。这一愿就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统统具足了,不要一愿一愿去发,这一愿就具足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就具足十方如来因地当中所发的所有的大愿,为什么?我们在《弥陀经》上看到,世尊为我们介绍净土,六方佛赞叹,那个六方是十方,翻译的是简略,原本是十方。你看玄奘大师的译本就十方,它还有东南方、西南方、东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已经有了。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无量法门里面,最有效果的、成就最快速的、最稳当的,就是劝勉大众发愿求生净土。所以这一愿是十方一切诸佛共同的大愿,而且是个圆满的大愿,究竟的大愿。

我们有没有发?发了。为什么去不了?当中夹杂,夹杂的力量太大了,把你的愿毁掉。夹杂什么?夹杂着七情五欲,夹杂着分别执着,这是什么?没放下!我又想到极乐世界去,又舍不得这里的家亲眷属,对我好的人我要报答他,对我不好的人我要报仇,我要找他麻烦。恩怨总是不断,财色名食睡难分难舍,这怎么能去得了?问题发生在此地。如果真的是求往生,这个人对我好,我报答,等我到极乐世界成佛,回来我再报答他,连父母之恩亦复如是。因为你生到极乐世界,你才真正能度得了你的父母,那是真孝!你不到极乐世界去,你父母造了恶业依旧堕三恶道,你怎么办?无能为力!由此可知,真正是个聪明人,有智慧的人,看到家亲眷属作恶业,就像婆罗门女、光目女一样,《地藏经》上看到的,知道自己父母一定会堕地狱,那你怎么样?赶快求生净土,万缘放下。

这个世间人对我好,很好;对我不好,也很好,统统不放在心上。你的心才清净,你的心才真诚,跟西方极乐世界它有感应,念念都有感应。如果你的心不清净、不真诚,那个愿不起感应的作用,信愿行这三个条件缺一个都不能成就。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讲得很清楚,三个条件一个不能缺,一定要相信自己本来是佛,相信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自性所现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自己心现识变的。你看这关系多么密切,哪有去不了的事情!这不是外来的,自性现、自性变,他怎么会不能往生!在这个世间,无论遇到人、事、物,要知道是逢场作戏,可不能认真,认真不但不能往生,认真就叫造业。业怎么样?业你还得受报,不善的业那个报很苦,轻报我们讲是病苦,重报是恶道。跟众生,都是迷惑颠倒的众生结下的这些冤业,这个冤业里头有善有恶,善的,恩爱的缠绵,也是麻烦事情;不善的业冤冤相报,两样都是苦不堪言。

要觉悟,恩怨两边都要舍,这一生才能稳稳当当的取净土。如果怨我舍掉了,恩我要报,你去不了极乐世界,你的果报在三善道,你来生好报恩。但是,你来生能不能保証再能遇到佛法?遇不到佛法,一生做好人,好人也会造恶业,福报享尽了,你生生世世恶的业现前,还是要堕三途,这个道理跟事实真相,我们要清楚、要明了。在习性里面,这要搞清楚,本性里面没有善恶,习性里头有!佛告诉我们恶多善少。你看《百法明门论》里面,善心所只有十一个,烦恼心所、不善的心所二十六个,不成比例。所以人学好很难,为什么?他善心所只有十一个。学坏很容易,他不善的心所二十六个,你说这个力量多大。又何况我们现在的社会,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不善的多,善的太少了。

举一个例子最明显的,现在的人没有不看电视,你看电视里面的节目,有几个是善的,有几个是不善的,你不就清楚了吗?几个节目是给你讲伦理道德的,几个节目是给你讲暴力、色情、杀盗淫妄,你不就明白了吗?为什么这个世界这么乱?为什么灾难这么多?不必说,这种因缘你就明白了。现在人还在迷惑、还在颠倒,如果这些科学报告是真的,包括联合国的,包括美国太空总署报导是真的的话,十年之后人活在这个世间就不安稳了,为什么?末日的现象明显的现前。这个地球上的冰,地球的温度在上升,这个上升是加速度的愈来愈快,太空总署的预测是十年,也许不到十年。有人说是二0一二年,那二0一二年只有五年,这个世界上没有冰了,南北极的冰溶化,高山的冰也没有了,这会给地球带来很严重的灾害。

高山的冰溶化的时候,这些大江、大河的水源断掉了,像长江、黄河在中国,将来枯干了,没有水了。现在靠这个河流灌溉的、生活的有多少人!那个时候没水怎么办?

南北极的冰溶化了,海水上升,科学家现在给我们很明确的数字,海水会上升六点五米,沿海的城市统统淹没了。世界上人口是愈来愈多,居住的面积愈来愈少,这个灾难就在眼前。太空总署在呼吁,赶紧要大家警觉要救地球,怎么救法?他提出来的这个四条,第一个是素食,希望全世界的人不要再杀生,改素食,不要再饲养这些畜生。这个跟佛法讲的是一样的,佛法讲所有一切灾难,根本的原因就是杀业太重。第二个叫我们改乘自行车,脚踏车,换句话说,恢复到过去没有这些科学工具的社会,人会在这个地球上继续延续下去;叫我们要节约能源;叫我们尽量减少消费。这在日常当中,提了四个非常具体的方法,可以救地球!佛门里面讲得就更透彻、更清楚,中国的佛教一千多年来提倡素食。

我们修行的信愿行这三个字,真的是天天都要去思考,都要去检点做到多少。我们要抓住最高的纲领,总的原则就是「看破、放下」。我这一生感激老师,第一天就把这个方法传授给我。看破是明了,这要靠经典,五十七年来天天读经,没有一天空过,对于宇宙、人生、世法、佛法明白了一点,放下什么?放下的是分别执着。日常生活当中,事业方面,我们有了选择的标准,利益众生的,与法性相应的,与伦理道德相应的,这些事业应当做,为什么应当做?这是救苦救难,这是普度众生。是菩萨大愿里面主要的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全心全力把这桩事情做好。与这个相违背的,属于个人的、自私自利的彻底放下,不要放在心上。个人的名闻利养,个人的恩怨,如果这个东西放在心上,这是个人致病的第一个因素。很多学佛的同修、出家的大德,走的时候都得癌症走的很多!这病症从哪来?就是这些东西放不下给带来的。所以要知道,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是非人我,这个对自己健康有很大的伤害,你能把这个放下,你把致病的缘断掉了。因是什么?因是贪痴,贪痴放下,你得病的因没有了。你把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这个东西放下,恩怨放下,缘也断掉了,你身体怎么会不健康!所以自己常常想想,我还有没有这个东西?有,还很多,那个麻烦就大了。佛讲得清楚,佛对得起我们,我们听没听懂,或者是偶尔听懂了,但是经典放下之后又迷惑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为什么?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我们的恶习气重,善的气分很薄。所以我们接受圣贤教诲,这是接受善的气分来薰习,时间很短,力量很薄弱,放下经本之后外面恶的习气就又来了,那个恶的习气根深蒂固,它当然起作用。那要怎么办?要在经典上加强薰习。

我常常给同学说,我是中下根性的人,不是上根,真是佛菩萨保佑,给我这么长的寿命,也就是给我这么长的时间薰习。在这个世间修行,好!经上讲得清楚,娑婆世界就指我们这个地方,修行一天修得好,能够抵得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你明白这个道理,娑婆世界也有它殊胜之处,快!这个地方怎么样?成就快,淘汰也快;极乐世界成就很慢,没有淘汰的,没有堕落的,这是它那边殊胜之处。这边是大起大落,大起大落一定是大落的多、大起的少。大起怎么样?大起是不断天天薰习,天天薰习,天天认真修行,具足信愿行,行是可以提升,真的是大幅度提升,比极乐世界快。明白这些道理之后,跟《华严经》上所讲的一样,极乐世界要不要去?要去,决定要去。是不是很着急要去?不一定,不用那么样急,急不得。世间法老人常讲「欲速则不达」,你很着急,因为你是情绪,那是烦恼,很急的时候烦恼起现行,怎么能往生?往生的人带业是带业,现行的烦恼不能带。所以烦恼起现行就障碍往生,急不得。随缘,随缘心是清净的;急躁,心不清净,这道理都要懂。


摘自净空老法师讲解《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925卷)【一一世界中。发心求佛道。依于如是愿。修习菩提行。佛以种种身。游行遍世间。法界无所碍。无能测量者。慧光恒普照。世暗悉除灭。一切无等伦。云何可测知。】

不可以赞叹别人

今人问题很多很多,我们不能说某个人好,某个人不好,不要说人家的是非,个人修个人的,他修他的,我修我的,彼此不相干。过去我跟李老师的时候,第一次跟他老人家见面,他教我两句话:第一、不要赞叹别人,第二、不要毁谤别人。我听了以后,有点疑惑,赞叹别人是好事,为什么不能赞叹别人?想了一、两个星期,想通了,确实不能赞叹人。赞叹比毁谤伤害人还要厉害,毁谤会叫人生烦恼,赞叹同样也叫人生烦恼。大家对他一赞叹,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贡高我慢统统生起来了,他的道行不能再前进,只有往后退。什么人可以赞叹?八风吹不动的人,你可以赞叹他,你也可以毁谤他。你毁谤他,他不生气,你赞叹他,他也不以为然,他如如不动。这种人,行!所以要想害一个人,你就尽量捧他,尽量赞叹他。所以修行,起心动念、言词举止都要有智慧,没有智慧,往往自己做错了,自己还以为自己是对的,这个在佛法叫愚痴。

(节录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01-03-038)

李炳南老师一生节俭

李炳南老师在台中教学三十八年,我们跟他学习,没有缴一 分钱学费。他有很多机构,我们在机构里做义工,用这个来 报答老师。我喜欢读书,爱书,他办了一个慈光图书馆,我 在里面做管理员,慈光图书馆有三个管理员,我是其中之一 。

老师的医道不错,他自己有信心,他告诉过我,一生给人治 病,没有犯过错误。他做过司法官,司法官判案子,可能有 冤枉人,但是治病他有把握。而他治病没有收过人的钱,还 是中国古老的医道。他自己是个小公务员,收入足够了,他 不向外攀缘,生活非常简单。

五十年前,我跟他在一起,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台湾钱六十 块,合美金不到两块钱。他一个月的收入,正常的公家收入 ,他在孔德成奉祀官府担任主任祕书,这个待遇是一个月有 四百多块。他用不了,他只用六十块,其他的钱都布施做好 事,帮助穷苦的人。

当年他在世,我们不知道,往生之后,他遗留下的东西展示 出来,我们才看见,里面的衬衫都是补补丁,袜子也是补补 丁,外头看不出来,自己补的。有没有新衣服?有,他自己 很少买,人家送他的。他自己不穿,转手送给别人。我在台 中,他还送我一套毛衣、毛裤。他自己没有一件是新的,都 是破旧的。老师往生之后,才真的明白,真感动人。

(文摘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八三集 20 13/4/30)

恒顺众生,教学才能成功

《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故。这 一句话说得好,菩萨应当学,这就是菩萨学处。下声细语是 谦虚、卑下,其反面就是傲慢。细语,不是高声,不是恶口 。软美是形容言语柔和。随顺他意,不是随顺我,而是随顺 他。佛菩萨教化众生,永远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教学才 能成功。善巧方便,是形容佛菩萨用心真诚到极处,自自然 然感动一切众生。

只有真诚能感人,真诚到极处还不能感动,这时要反求诸己 ,我真诚心是不是还不够?真诚心完全到位,没有丝毫虚伪 ,没有丝毫为自己,还不能感动,佛菩萨就远离这个世间了 。为什么?这是缘不成熟。不成熟,佛菩萨不住这个世间, 避免众生造业。

佛菩萨是善人、好人,遇到一个迷惑非常深重的人,他对于好人、好事不尊重,甚至于不以为然,还要讽刺你、毁谤你 ,说你装作好人。这样的批评都有罪过的,尤其毁谤圣贤, 很可能受到地狱的果报。所以菩萨慈悯众生,不示现。如果示现,绝不以佛菩萨身分示现,变化一个普通人,用这种变化身来跟你接触,你谩骂他、羞辱他,当然有罪,但是不会 堕地狱,不是最重的罪业,把你的罪业减轻,真正的慈悲!

文摘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三集) 2013/4/30

引导人入佛门的方法

四摄法,是摄受众生的方便法。用现在话说,就是四种交际 法,处众的方法,引导人入佛门的方法。维摩经云:「先以 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就是属于摄受法,摄受众生;摄受 之后,再帮助他入佛智慧。

这也叫公共关系法。我们跟一切人怎样建立关系,佛教给我 们第一用布施,财布施、法布施。先用财,然后再用法。财 布施是手段,法布施是目的。财里面包括的范围就非常之广 。中国人所谓「礼多人不怪」,对人有礼,逢年过节,跟邻 居、街坊送一点礼物。

平时我们有多的,都可以用来布施。布施以什么人最重要? 以邻居第一重要。邻居将来都信佛,都接受佛法了,这个村 子变成念佛村、弥陀村。变成念佛村,影响就很大,这是学佛的一个示范点。示范点做成功了,功德无量无边。为什么 ?许多学佛人都来向你学,都到这边来考察参学。

慢慢的去推广,推广的范围愈大就愈殊胜。一定从近邻开起 ,所以要化导众生,先要化导你自己家人,家和万事兴。所 以要劝人,先要劝自己。自己确实对于佛的教诲明白通达了 ,真正落实了,自自然然感化一家人。

文摘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三集) 2013/4/30

布施的实例:澳洲净宗学院的温馨晚宴

净宗学院建立在澳洲图文巴十一年了,开幕这一天起,我们 就用四摄法-布施,请大家来吃饭,请的是近邻,就是我们 两条街的邻居。正式发请帖,告诉他们,我们是佛教徒,到 这个地方来修行、学习,要向他们报告,解答他们的一些问 题。

我们做一些美食,都是素食,但是很好吃。吃完了,有十几个人来找我,他说:「法师,你们这样的活动能不能多做几 次?」我说真的喜欢的话,我们就定期每个星期六用这种方 式来接待大家,叫温馨晚宴,免费招待大家。无论是什么人 ,我们都不拒绝,非常客气招待他们。

两、三个月之后,就常常来吃,就来问佛法了。你们信佛教 ,佛是什么?佛教说些什么?我们慢慢给他讲,他就听懂了 。听懂,他就来参加我们的早晚课,我们念佛,他也来参加 ,跟我们打成一片。十年了,这个声名成就了,图文巴的人 都知道有净宗学院,而且都赞叹「净宗学院的人都是好人」 ,所以对我们非常和睦。

这十年影响了当地的宗教,我们前年正式办了一个活动,是 全澳洲的宗教,大概有一百七十多个团体,派代表来参加, 这也是澳洲第一次宗教代表大会,会后每一个人都喜欢,做 得非常成功。

文摘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三集) 2013/4/30

老师跟医生是尽义务,不讲金钱的

古时候的老师跟医生,这两种人都不富有,但是这两种人是为社会一切大众所尊敬的。为什么?这两种人是尽义务,不 讲金钱的。

医生学医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救人,他不是为发财,想发财 不做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只能叫糊口,不能发财。现在听说 学生选择职业,头一个选医生、律师、会计师,选这三个行 业收入多。古人不是这样的,古人是为救世、救民。

教书先生对学生不能要求财物,老师再穷、再苦,也不会开 口向家长要一分钱,而是家长对老师的恭敬,逢年过节送礼 物给他,这就是供养。家庭环境好的,多送一些,家庭环境不好的,少送一点,表一点心意。

文摘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三集) 2013/4/30

忏悔是真正认错,后不再造

说到忏悔法门,章嘉大师告诉我,忏悔的实质是真正认错, 知道错误,后头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后不再造」,实际上 就是儒家颜回所讲的「不贰过」,过失只有一次,觉悟之后 不会再犯同样的过失,这叫真忏悔。当然凡夫在这个世间难 ,难在哪里?缘很杂,逆境恶缘太多了,所以会常常犯。常常犯不怕,我常常改,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能我常常犯,自 己对自己丧失信心,那就完了。

自己对自己有信心,时时刻刻提醒旁边的同参道友,要求他们帮助,看到过失赶紧告诉 你,自己好改过,这比什么都重要,这叫真正的善友。看到你的毛病不说你,这不是善友。可是自己要欢喜接受,无条 件的接受,他说错了,说错了也接受、也感恩,所谓「有则 改之,无则嘉勉」,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如果不接受 ,还要来掩饰,还要来辩论,这就错了,没有人再会说你过 失了。

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

章嘉大师教给我,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实质是什么?实质 是心行,你的心上有没有佛,你能不能把佛的教诲表现在你 日常生活行为当中,这个重要。那些仪规形式不重要,仪规 形式为谁做的?为接引大众做的,那不是自己修行,是为了 接引大众。就好像舞台表演一样,是给观众看的,特别是给 没有学佛的人看的,他从这个地方认识佛教、了解佛教、欢 喜佛教、羡慕佛教,他就入门了。所以舞台上表演目的在此 地,真正修行没有这些东西。

念佛就是修禅定

佛法,无论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无量法门,统而言之,全是修禅定。为了把这个心定下来,所用的方法不 一样,无论用什么方法修定,在禅定定中境界完全相同。我们是用「持名念佛」这个方法修定,但是我们不会用,我们 不知道这是个修定的方法,没有在定功上去用功夫。所以, 念这句佛号,还是起心动念,还是分别执着,这效果完全没 有了。

如何才能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万缘放 下。你看念佛堂堂主他的口头禅,时时刻刻提醒大家要「放 下身心世界,一心专注阿弥陀佛」,这不是修定吗?我们今 天念佛没放下,还有起心动念,还会受外头境界干扰,所以 念佛不能得一心。

修学佛法,智慧福德圆满

在三皈誓词里面,佛宝着重在智慧、福德,叫二足尊。二, 第一个是智慧,第二个是福德,我们一般讲福报。足,是满 足,圆满了,智慧圆满,福德圆满。在智慧、福德里面,这 是最值得人尊敬的,称为二足尊。我们向他学习,希望达到 他的境界,跟他一样圆满,是这个意思。

那怎样才能够达到?一定要修佛法,法是佛的教诲,也就是 佛他怎么从凡夫修成的,一些理论、理念、方法、经验,把 这些东西告诉我们,提供我们做参考。法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离欲。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放下」,放下什么?放下所有 的欲望,包括出世间的。为什么?有欲望就有烦恼。

佛是给我们宣说讲解这个东西,他有没有这个念头?没有, 心地真正清净,一尘不染。还有个想成佛这个念头,这个是 错误念头。你本来是佛,你想成佛,你就成不了,为什么? 你有个妄念在里头,这个妄念要拿掉,就真成佛了。你看, 连佛的念头都没有,何况世间的,所以叫离欲尊。所有一切 修行方法,离欲就是放下,放下万法。万法当中,欲是最难 放下的,你把这个东西放下了,那是离欲当中最尊贵的。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五集 02-040-0285

一切都要看破放下

早年章嘉大师就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到底是 先看破后放下,还是先放下后看破?众生根性不一定,所以 从哪个先下手没有定法,完全看个人根性。大概是烦恼障重 的人要先放下,所知障重的人要先看破,所以看你哪一种烦 恼重,先用哪个方法。障碍就是两种,一个烦恼,一个所知 。知识分子大概是所知障重,为什么?他不搞清楚,他不肯 放下。统统清楚明白,他自然放下了。

烦恼障重的人,叫他当下就能放下,所以念佛法门最好,一 句佛号就能把烦恼障制止住。烦恼才起,一句阿弥陀佛,就 把烦恼取而代之。贪瞋痴慢,自私自利,这是烦恼。这个念 头才动,不要紧,当然会动,不动你是佛了,凡夫决定会起 烦恼。烦恼才起来,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这叫功夫得力, 这叫会念佛。决定不可以一面念佛,一面起烦恼,那烦恼把 念佛功夫全都破坏了,不能得利益。不起烦恼的时候也要念 佛,为什么?不念佛长无明,无明是愚痴。所以这个佛号就 很重要,不但破烦恼也能破无明。这个法子妙绝了!念佛三 昧,三昧中王。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五集 02-040-0285

怎么选法门?

我们学佛必须依照自己的根性、程度、学习环境、能力,综合考量,选择一门。要选自己有把握在这一生当中修成功的 ,不能好高骛远。选错了,用再大的功夫,一生不能成就, 依旧要搞轮回,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这一轮回,就不知道轮 到哪里去了,来生还有机会接着修学吗?所以问题很严重。 最好的选择就是选这一生一定成就的法门。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五集 02-040-0285

古圣先贤的老方法不能改变

学习就要遵从古圣先贤的老方法,不能改变,它不是知识。知识会变,知识日新月异,它的作用是有侷限的,它的作用不是究竟的。学佛,佛是要求明心见性。不变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学,十善业道不能改变,三皈五戒不能改变,净业三福不能改变,六和六度不能改变,一定要用真心去奉行,去信、去行、去证。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六集 02-040-0286

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

「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为什么?对师长要是没有恭敬心,就学不到东西。圣贤教诲是属于心法,佛法纯是心法,所以要用学物理这套方法,那是没有办法得到的,会把佛法变成知识。一定要知道,佛法是智慧,不是知识。智慧从哪里来?从戒定来的,戒定就是放下。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看破放下是戒定,真能放得下,清净心现前,清净心生智慧。

「师者,出世大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孝养父母是根,奉事师长是本,像一棵树。一棵树,根长在泥土底下,上面是本,然后再有枝条叶。根,对父母就是孝,对老师就是敬,所以孝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讲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这个根本,你没法子学。学心性这门学问,一定要有根本。所以,这跟认不认识字没关系,不发生冲突,它有智慧。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六集 02-040-0286

用真实心,一部经学十年

学佛,学大乘,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这一句很重要。起心动念,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统统要从真实心中作,才会有成就。有一丝毫的虚伪就完了,前功尽弃。只要你是用真实心,在一部经上学十年,十年是最少的,不能少过十年,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学《无量寿经》,经文要能背诵。《印光大师文钞》中,我选了一本《菁华录》,《菁华录》要背诵,这是节录最精彩的开示,分量不多。所以学净宗,《菁华录》要背,《无量寿经》要背,黄念老居士的注解,至少要看一千遍。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能成为一代大师。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六集 02-040-0286

心好,言语行为自然好

「如《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心上没有过失,言语跟身体就没有过失,为什么?言语、身体都听命于念头,就是心上。会修行的从修心下手,从根本下手。心好,言语自然是好的,行为自然是好的,真好;心不好,言语好,行为好,那是装出来的,假的,他别有用心,别有目的,花言巧语来骗人。

今天的世界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哪里?都出在心不好。什么心?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疑。在佛法称之为五毒,称它为根本烦恼,无量无边的烦恼都是从这五条根生的。五条根能归纳成贪瞋痴,叫三毒。傲慢是属于瞋恚,怀疑是属于愚痴,情执是属于贪。所以情执、傲慢、怀疑是三毒的根。我们要断贪瞋痴,从哪里放下?就从这个地方放下。放下情执,贪心马上就淡化;放下傲慢,瞋恚心就减了一半;放下怀疑,就聪明了,变成智慧。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六集 02-040-0286

惜阴

人生在世最宝贵的不是财富,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光阴!不能把光阴浪费掉,要把光阴抓住,学好东西。一切不善的,我把它放弃,不要浪费我的时间、精力。今天信息所播出来的,电视、电影、网络、报纸、杂志这些信息,全都是不善的,可以不看。读经好,读经跟佛菩萨做朋友。你看那些东西是跟杀盗淫妄做朋友,错了。他有权力播出染污人,我也有权力不接受,我不看、我不听。我们回过头来跟圣贤学习,做圣贤的弟子。儒家一部四书够了,佛法这一部《无量寿经》也够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果真如是学法,十年一定有成就。

文摘恭录自净空老和尚讲述《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四九集)2012/10/6

真诚爱心对待

诸佛菩萨有智慧、有耐心,即使对自己不了解的人、有误会的人,常常毁谤我的人、障碍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佛菩萨都是用真诚爱心去对他。一世不能感化,二世、三世,经多生多劫,把这个人还是感化过来了,决定没有恶意向人。中国古人说仁者无敌,佛亦如是。仁慈的人没有敌人,跟他敌对的人,他都看作亲人、看作朋友。只是暂时有误会,时间久了,对方就明白了。这个观念比什么都重要,没有这个观念,不能学佛。

文摘恭录自净空老和尚讲述《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四九集)2012/10/6

谨言

「自己做错事情应当忏悔,别人做错不要放在心上,更不可以放在口上。」

他做错事情,他自己说出来可以,别人不能说。他的境界没有提升,时节因缘没成熟,你说他的过失,他记恨在心,不但对他没有帮助,反而害了他,严重会造成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所以,一定要谨言,小心谨慎,多听少说。真正有智慧的人,言语一定少,言语虽然少,它有分寸、有力量,让人听到能受感动。

文摘恭录自02-037净土大经科注

内财布施

内财布施是什么?做义工。随时随地,任何场所,我们遇到了就随缘做。譬如走在道路上,看到旁边有垃圾,我们把它捡起来放在一个妥当地方,这就是内财布施,对一切行人布施。不一定什么事情,只要跟人接触的时候,布施的缘就现前。

在大庭广众里面学谦让、学恭敬,这也是布施,没有一处不是修福、修慧的机会,所以自己要认识,不要把机会放过。

文摘恭录自02-037净土大经科注

心即是阿弥陀佛

我们的心本来是好的、善良的,叫良心,把自己的良心去装别人的垃圾,这是最大的错误。别人的那些是非人我,何必放在自己心上?把拉拉杂杂的东西全放在心上,自己就变成垃圾桶了。

最聪明的做法,是把良心打扫得干干净净,把阿弥陀佛请进来。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你能不成佛吗?你将来往生成佛,功德成就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是真有智慧,真正聪明。这不是难事,我们自己肯不肯调换一下?念佛求生净土要在这个地方着力,要在这里真用功夫。

文摘恭录自02-037净土大经科注

格物

格物两个字的意思有些人错解了,当作是研究一切物质现象。古来祖师解释这两个字,格是格斗,物是物欲,格物的意思就是要跟物欲去做一番格斗,你能把欲望打败就胜利了。

所以断烦恼,放下习气,这叫格物。格物致知,用章嘉大师的话来说,格物是放得下,致知是看得破。看破,智慧就生起来了!

圣贤学问,佛菩萨之道,首先就在把烦恼习气放下,格物就从这开始。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瞋痴慢疑,放下杀盗淫妄,你才能体会圣贤教诲,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些经,你才能看得下去,才会看得懂。这些东西不放下,它是障碍,堵住你的悟门,你怎么看也不会开悟,怎么听也不会开悟,因为烦恼在扰乱你。

文摘恭录自02-037净土大经科注

融通无碍

世法不妨碍佛法,佛法不妨碍世间法,融通无碍。世间事照做,做完了绝不放在心上,这叫放下。心上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进不去,这叫功夫成片,念佛功夫真正得力了。换一句话,往生你决定有把握。

文摘恭录自02-040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302集

我们为什么不开悟?

我们为什么不开悟?我们的思想太杂、太乱了。而且非常容易受外面境界干扰,见色被色干扰,闻声被声干扰,看文字被文字干扰,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全被干扰,这怎么得了!我们要想提升自己的境界,释迦牟尼佛祖祖相传教导的方法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佛法是求明心见性的,明心见性的方法是教你统统放下,恢复你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你的真心、本性。这个方法用了几千年,相信的人都成就了,超越十法界;不相信的人还在十法界里头流转。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六十三集)

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

一切众生皆是佛,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若我们看到小动物还是轻视牠,牠是畜生,牠愚痴,这就是傲慢。能看到这些小动物生怜悯心、生慈悲心、生恭敬心、生尊重心,我们对牠尊重恭敬,称牠为菩萨。能以真心待小动物,对人、对事当然就一片真实,这个人菩提心发起来了。

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

【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天龙鬼神。莫不敬尊。宁投身火中。利剑割肉。慎莫嫉妬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人被火烧死、被刀剑杀死,是惨死。佛说这种痛苦不大,如果是嫉妒别人的善,所受的苦报超过这个千倍万倍。嫉妒、骄慢都是与生俱来的烦恼,儒家要求「傲不可长」,修行就是将这些烦恼修正过来。佛教我们的目标是超越六道轮回,烦恼不断,不能超越。有傲慢、嫉妒,念佛不能往生,我们要「慎之慎之」,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嫉妒别人的善!「其罪不小」,都是地狱的罪过。佛一再的警惕,我们不能不慎重。

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祟符咒

【世间意者。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祟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

佛在此举例说明:凡是卜卦、看相、算命、看风水、请神、使用符咒等,这些都属于「世间意」;都是求好运,却不走正途。佛弟子为何不可以做?佛弟子有更高一层的境界,有更好的方法。佛教我们修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什么问题都化解了,还用搞这些吗?我们读经明理,一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自然有百利而无一害。

——净空老和尚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真念阿弥陀佛

真信、真愿,我真念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就具足无量功德。你每天念他,你的功德就累积下来,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等于说你念多少阿弥陀佛就送多少,你肯念他就输送给你,源源不断。所以,我们就不要再打妄念了,念这句佛号有源源不断的功德输给我。你要是不念佛,想乱七八糟东西,那是六道轮回输给你,你肯定继续搞六道轮回,你就错了。所以,哪有时间去打妄想?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六十四集)

不可起恶念

我们人的身体,约是五十兆细胞组成,五十兆的细胞统统相连,像网络一样。信息完全相通,绝对无一细胞是独立存在,新陈代谢是正常的一个现象,就是波动现象。整个宇宙是一个自己,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与自己息息相关。我们起心动念要负责任,起一个恶念,说不定别的地方就有灾难发生,因此不可起恶念。

什么是恶念?贪瞋痴慢疑,佛教说这是五毒,这个念头不好,对自己身心有伤害,对世界带来灾难。贪心感应的是水灾;瞋恚感应的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温度上升。我们遇到不高兴,发个脾气,就把地球温度增加一点。愚痴是风灾,傲慢是地震。怀疑,造成山崩地陷。怀疑对人的身体,免疫能力被破坏了,反之,信心增长免疫能力。这叫存心。现在人普遍都是贪瞋痴慢疑,情绪都是怨恨恼怒烦,言语、造作都是杀盗淫妄,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没有灾难?慎之,慎之!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六十四集)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是什么?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除自己之外,另两个是老师。善人启发我,他的善心善行我有没有?有,永远保持,发扬光大;没有,要向他学习。恶人也给我做示现,他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他们都是我的善知识,哪来的过?过在自己。善心善行发不出来是自己的过,恶心恶行改不掉,也是自己的过。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六十九集)

稍有一点动心就变成障碍

中国历史上所看到的,禅宗五祖戒禅师,他当年修持得相当 不错,看到寺庙里面来的护法斋主,有些做大官的,他看了 之后心里羡慕,动了这一念,麻烦了,来世就做官去了,就 退转了。来世什么人?苏东坡,五祖戒禅师的后身是苏东坡 。

苏东坡被贬谪南行,唯带阿弥陀佛的像一轴,说「此轼生 西方公据也」,西方公据是苏东坡说出来的。苏东坡死了以 后,他也是一生学佛,也是一生念佛,可惜他的习气太深, 没能往生,他要往生就没事了。他

的后身在历史上有记载, 有名有姓,做了个很小的官,像现在县政府的科长、科员。 真是一世不如一世,这是大幅度的往后退!再底下一世,我 们就不晓得了,这在历史上看到戒禅师退了两次。甚至于菩 萨都有隔阴之迷!所以不往生西方净土都有这个难处。

我们对于这个世间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稍稍有一点动心 就变成障碍,苏东坡也是个念佛的人都不能往生。我那时刚 刚学佛见李炳南老师,李老师就劝我,那时我还没出家,还 是居士身分跟李老师学,他就告诉我:「古人不学苏东坡, 今人不学梁启超」,跟我讲解这两个人都是大佛学家,但都 不能成就,依然脱离不了六道轮回。

所以要把世间一切习气 淘汰得干干净净,一心就向佛道,一心就取净土,我们这样 努力一生才会有成就。世缘要看淡,不要去计较,无论哪个 地方都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处,不需要去选择,要紧的是保持 身心清净。这句佛号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清清楚楚明 明白白,只要功夫深了,自然预知时至,这样一生就没有空 过了。

文摘恭录自净空老和尚讲述《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一三0集

真正的佛教是要落实在生活上

十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绮语、不恶口。这是基本的戒条,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就不是佛弟子,我们纵然是出家,佛也不会承认我们是他的学生,一定要依教奉行。这是人天普世的教育。今天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很多地方看到佛教,佛教已经变成学术了。真正的佛教是要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

摘自2013年5月联合国欢庆卫塞节暨佛教与多元宗教论坛开幕致词 2013/5/23

冤家宜解不宜结

冤家宜解不宜结,一定要把这桩事情想透,不再跟人家 做冤家。这一生受别人伤害,再严重的伤害也不要放在心上 。应该做什么?还债想,他这样子对待我,是我过去曾经这 样对他,一报还一报,帐就了了。不放在心上,就没事了, 到此为止。如果还放在心上,不服气,那来生还遇到,这样 就搞得没完没了,这就错了。

摘自净空老和尚-净土大经科注(第四七五集)

看见一切人都是阿弥陀佛,看见一切事都是极乐世界

一天到晚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 ,【看见一切人都是阿弥陀佛,看见一切事都是极乐世界】 ,希望我们把这个念头这样转过来,这就是转凡成圣。

转境界不是从外头转,是从里头转,我一身是罪,别人没有错。别人怎么没有错?别人是佛菩萨,示现表演给我看的, 他是来度我的。我念头一转,他来成就我的,把我的业障烦 恼统统消了,我成佛了。

蕅益大师讲得好,「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 事环境,这里头没有好坏;「好丑在于心」,我用什么心看 ,它就相随心转。我以佛心看外面境界全是佛,我用鬼的心 看外面世界全是鬼,我用地狱心看外面世界全是地狱,相随 心转。

要记住,我以善心看,外面没有一样不善;我以恶念,外头 境界没有一样不恶。外头善恶都是假的,内心里起善恶是真 的。为什么面对外面境界我会起恶念?这是我的过失,与外 头不相干。中国千万年前,老祖宗教给我们「行有不得,反 求诸己」,你遇到困难,困难不在外头,在自己,你自己好 好反省,改过自新,困难就没有了,什么问题都化解了。

文摘恭录—净空老和尚讲述之净土大经科注(第九十六集)

管不了就不要管,回归我们的清净心

【管不了就不要管,回归我们的清净心】,在我们面前见如不见。我们把执着、分别都用在名号上,其他的全放下,不 要管了。古人讲的两句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能做 得到吗?有功夫的人能做到。

观世音菩萨教给我们,「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自性 就是阿弥陀佛,这个法子妙极了。我们回过头来看,眼睛不 往外看,反过来看自性,不看现象;听,听自性,不受外面 音声干扰。这是观世音菩萨修行证果的方法,在《楞严经》 里面告诉我们,他是怎么修成的。

我们怎么个反法?我们眼看到外面的色,我们第六识就缘外 头的色起分别,第七识缘外面的色起执着。分别执着是第六 、第七的事情,眼耳鼻舌身这五识,就是把信息传过来,它 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第七执着,第六分别。我们如何善用 六、七?善用六、七就是见相你要晓得性,就转过来了,相 是幻相,性是真性。相,就像弥勒菩萨讲的一弹指有三十二 亿百千念,一弹指有这么多的变化。一秒钟我们算五次弹指 就一千六百兆,它哪里是真的!所以相是假的,色相是假的 ,音声也是假的,味触法全是假的。我见相认得性就转过来 ,见性不见相;耳朵听,闻性不闻相,音声的相不闻,这就 是禅宗里头所说的,明心见性。明心是什么?心有智慧不糊 涂。着相就糊涂了,着了相之后就起分别、执着,分别执着 就引发自己的贪瞋痴慢疑、七情五欲,就造业了。一转过来 不造业,心是什么?心是清净的,心是平和的,外面东西清 清楚楚,里面没有起心动念。所以不生烦恼生智慧。

文摘恭录—净空老和尚讲述之净土大经科注(第九十六集)

初学,业障重,烦恼、习气深,怎么办?

初学,业障重,烦恼、习气深,怎么办?

要忍,要修忍辱波罗蜜。由忍然后慢慢才到定,心就定了。 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六波罗蜜里,忍辱、精进、禅定,不 能忍就没有进步。你能否真正有成就,在于有无忍辱波罗蜜 ;有忍才有成就,有忍才有定,有定才能开慧,开慧是成就 。所以凡事不能忍,事情做不成功,世间法常说,「小不忍 则乱大谋」。可见得忍辱,世出世间圣贤都重视,要认真的 学习。

文摘恭录—净空老和尚讲述之净土大经科注(第九十五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