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环境得天独厚,沟渠纵横水系密集,使龟兹农牧业格外发达
今天要带给大家的讲一下历史中的龟兹。在历史长河中,龟兹是丝绸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重镇,宗教、文化、经济等极为发达,龟兹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它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做"第二个敦煌莫高窟"。 龟兹人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此外尚有冶铁业,名闻遐迩,西域许多国家的铁器多仰给于龟兹。5世纪中叶,龟兹一度为柔然部控制。5世纪末,曾隶属于西方强国嚈哒。此后,龟兹曾先后遣使于北魏、北周和南朝的梁。隋代时,龟兹臣属于北方西突厥汗国。615年,曾遣使入朝。唐朝贞观十四年,唐军攻灭高昌,设置,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并设安西都护府,贞观二十二年,唐军攻灭龟兹,将龟兹纳入统治。658年,唐朝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公元三世纪大约在西晋时,龟兹国在都城以北四十里的山上建立了一座最大的佛寺,名叫雀离大清净寺,有的文献记载为雀黎大寺,后来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有相关记载:龟兹“荒城北四十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昭怙厘寺而东西随称。佛像庄重,殆越人工,僧徒清肃,诚为勤勉。”这里的昭怙厘寺与《水经注》引道安《西域记》所记雀离大清净寺和梁《高僧传》中的雀黎大寺,应为一个寺院,只是同名异译罢在雀尔塔格山下,一条河水从戈壁滩中间流过,把佛寺分成东区和西区两部分,巨大的佛寺群在两岸台地上隔河相望。
西岸佛寺高塔巍峨,寺院建筑随着山势的起伏一层层铺开参差错落,逶迤延伸。在大约宽200米、长700米的范围内,分布着僧房、禅室佛殿、窟群。紧靠河岸的一座方形大寺,四周有坚实厚重的墙垣寺内殿堂富丽宝塔庄严,十几米高的佛塔之南连接着梯形平台,台上经堂内有色彩鲜艳的壁画佛塔北面数不清的僧房禅室鳞次栉比,毗连数里。河岸东边的佛寺佛塔更多,层层叠叠,顺着河岸逶迤延伸至深山峡谷。在一座大佛殿中,有一块硕大的印着佛的足迹的玉石。
玄奘法师其后来这里拜访时,还看见了这块神秘的佛迹玉石。他说:“东昭怙厘寺佛堂中有玉石,面广二尺余,色带黄,状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迹,长尺有八寸,广六寸矣。或有斋日,照烛光明。
”那时的雀离大清净寺,每逢礼佛盛会,全城的僧徒信众蜂拥而来,顶礼膜拜,长跪不起。佛塔耸立山坡之上,佛陀居高临下俯视众生,那森严威武之势,令众生无限敬畏,甘愿匍匐在巨佛足下,听任命运的摆布。在修建雀离大清净寺之前,龟兹国就在北山一带开始了开凿石窟寺群的巨大工程。石窟一词来源于古印度,石窟是佛坐禅、修行的地方,后来成为佛徒僧众修行礼拜的场所。印度最早的石窟是开凿于公元前三世纪的阿旃陀石窟,继这座佛教石窟的开山之作以后,印度陆续建造了上百座石窟。玄奘法师曾亲临印度阿旃陀石窟,他对这座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作过这样的描写:国东有大山,叠岭连嶂,重峦绝峭,佛寺就建在幽谷之中,殿高院深,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面壑庙宇的大精舍高达百余尺,里面的大佛像高七十余尺,上有石盖七重,虚悬着却掉不下来,据先圣们介绍说,这是因罗汉之力撑持的结果。
精舍的四壁上,雕镂绘画着佛和菩萨修行的故事。佛寺门外南北左右各立一座石像,当地的人们介绍说:这些像有时大声吼叫,大地都为之震动……据玄奘的上述记载,石窟寺对僧徒信众来说有神秘感,故而更有吸引力。佛教传入龟兹,随之也传来佛教教义的载体石窟寺。于是,龟兹人就以阿旃陀石窟为楷模和范本,开凿了自己的石窟寺群。从而,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佛教在龟兹如鱼得水,迅速盛行起来,这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
龟兹的小环境,其实是得天独厚的。境内有四条河流,是白马河(今木札提河),流经龟兹,拐了几个弯后注入塔里木河;二是《魏书》中之计戍河,《水经注》中之北河,即今塔里木河,流经龟兹南部;三是《水经注》中之龟兹川水,即今库车河,出天山河口后经雀尔塔格山进入龟兹;四是《水经注》中之姑墨川、《四夷路程》中之拨换河,即今之阿克苏河,是龟兹西部的一条大河。除这四条大河外,龟兹还有一些小河。沟渠纵横,水系密集,使龟兹成为一个农牧业发达,社会富庶的地方。
从龟兹向西,沿喀什噶尔河或通过帕米尔高原,可到达中亚锡尔河中游和阿姆河中游地区。从龟兹向东,沿塔里木河经楼兰(鄯善)进玉门,或经焉耆转道高昌(今吐鲁番)进玉门,与中原地区相通。龟兹以北虽然是高耸入云的天山山脉,但山脉中有几处隘口山道与中亚和乌孙(伊犁地区)来往,乌孙公主弟史就是从天山隘口经龟兹去长安的。自龟兹往南,沿和田河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可到达于阗。虽然道路艰险,但却四通八达。地处十字路口的龟兹,不仅是丝绸之路商业贸易的通道,也是佛教西来东传的文化通道。所以,龟兹偶像崇拜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佛教的兴衰和余韵又在龟兹古国显得源流相继,格外悠长。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看完以后有什么感受呢?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的话可不要忘记给我们点赞收藏哦,如果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给我们的建议也欢迎大家发表在评论区,小编都会仔细看的。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