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阿含解脫道次第 第三章

发布时间:2024-10-10 17:52:52作者:楞严网

  第三章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  一 杂 一一三0 (一一四七)  是故我说:‘崄恶恐怖卒起之时,众生运尽,人身难得,无有余计,唯有行义、行法、行福,于佛法教专心归依。’    佛告大王:“如是!如是!经常磨迮,谓恶劫、老、病、死,磨迮众生。当作何计?正当修义、修法、修福、修善、修慈,于佛法中精勤方便。”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如有大石山,高广无缺坏,    周遍四方来,磨迮此大地;    非兵马咒术,力所能防御,    恶劫、老、病、死,常磨迮众生。    【法义分享】    修行的动力来自于见苦。若欠缺修行动力,是因为 “苦”吃得还不够。要深入去体悟世间的种种苦。  二 杂 三四五 (三四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如来、应、等正觉不出于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应、等正觉知见,说正法、律。以世间有老、病、死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    【法义分享】    “老、病、死”都是伟大的 “天使”,经常在刺激你、唤醒你: “醒来吧!不要再作梦了!”    由于观察到 “死神、黑洞”的厉害,悉达多太子无比的震撼!因而从太子王位跳下来,从此展开了觅道、求道、修道之旅。终于成道,解脱自在。  三 中 一八一  若见谛人舍离此内,从外求尊、求福田者,终无是处;    若凡夫人舍离此内,从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处。    阿难,若见谛人信卜问吉凶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信卜问吉凶者,必有是处。阿难!若见谛人从余沙门、梵志卜问吉凶相应,见有苦有烦,见是真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从余沙门、梵志卜问吉凶相应,见有苦有烦,见是真者,必有是处。    阿难!若见谛人生极苦甚重苦,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断命,舍离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舍离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必有是处。    【法义分享】    凡夫因内心的苦闷不安,而不断的向外求。求取各种符、咒、加持、消灾、保祐。    有智慧者是向内↓净化身心↓如实观察、如实了知宇宙人生实相、真理。  四 杂 四六八(四六九)  若从身生诸受,众苦逼迫,或恼、或死,是名大海极深崄处。愚痴无闻凡夫于此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长沦没溺,无止息处。多闻圣弟子于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不生忧悲、啼哭号呼、心生狂乱,不沦生死,得止息处。    【法义分享】    这是一般众生与解脱者的相异处,尤其在面临重大境界现前考验之际。修行证果的检验不是在禅修中,而是在历缘对境的实际考验中。  五 中 五六  缘爱受,缘受有,缘有生,缘生老死,缘老死苦。习苦,便有信;习信,便有正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习解脱,便得涅槃。    【法义分享】    “老、病、死”之苦若没有震撼到你的心肝底,修行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停留在表    皮层、软绵绵的。或是为了展现我是、我能、我慢而修行。    “习苦,便有信”常常浸泡在众生的苦海中,修行的动力就会增长。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