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非空非有,难以达到之境

发布时间:2024-06-24 19:11:29作者:楞严网
非空非有,难以达到之境

青山(佛眼清远)

青山门外白云飞,

绿水溪边引客归。

莫怪坐来频劝酒,

自从别后见君稀。

天宁寺

赏读

本诗作者佛眼清远禅师(1067—1120),俗家姓李,临邓(现在的四川邛崃)。得法于五祖法演,属临济宗杨岐派法系。这首诗描写偶然遇到朋友,邀至家中酣饮时的快乐情景。“青山门外白云飞”一句是起兴,既写出了周围环境的秀美,又象征着客人的到来。

天宁寺

“绿水溪边引客归”,在碧绿的小溪边见到了来的客人,小溪的秀美衬托着主人愉快的心情。“引”字,形象地写出了主人惊喜而又殷勤的情态。“莫怪坐来频劝酒,自从别后见君稀”,意思是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到了家中,坐下来,主人一再劝酒,因为他们见一面太不容易了。

天宁寺

这一情景颇似杜甫《赠卫八处士》中所描写的场景:“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筋,十筋亦不醉,感子故意长。”诗中描写主客欢聚的情景,意在比拟台山翁见无著的故事。

天宁寺

这则故事大意如下:台山翁因无著喜游五台,翁查牛饮水,导入。问:“近自何来?”著曰:“南方。

”问:“南方佛法如何住持?”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问:多少众?曰:或三百,或五百。著却问:此间如何主持?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曰:多少众?翁曰:前三三后三三。

天宁寺

诗中的“溪边引客”有如台山翁牵牛饮水时引无著上山。“前三三后三三”,指那种非空非有的、难以达到的境界。例如天童杰对“前三后三三”解释说:“竹影扫地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其中所表现的事物,都只是现象的存在,并无实体的存在。

天宁寺

清远(1067—1120)宋代的僧人。俗家姓李,号佛眼。临邓(现在的四川邛崃)人。十四岁的时候出家,受具足戒,严正寡言。起初学习律学,继续研读《法华经》,有疑惑问师,师也不能做解答,感到“义学名相,非所以了生死大事”,于是南游江淮,四处参访禅师。

天宁寺

听说舒州(现在的安徽潜山)太平寺法演禅师的声名,前往眅依门下,师从七年,获得开悟,接受师传衣钵,终得杨岐派师法,为南岳下十四世。与佛果克勤、佛鉴慧勤,同为法演大师的高足,世人称为“三佛”。学成开始的时候,隐居在四面山大中庵,历住持崇宁万寿寺、龙门寺、褒禅山寺,后来归隐于蒋山东堂。

天宁寺

北宋宣和二年(1120)冬圆寂。在佛学思想上,克勤素以评喝重显禅师的《颂古》和《拈古》而闻名于世,使原来“直指人心,不立文字”的禅家作风,变成了咀嚼古人公案,并发展为繁琐文字注释的途径。

天宁寺

他则与克勤不同,而十分强调体用如一,大力提倡就己知归,简易深密,是一位“静默自晦”,澹泊寡欲,但居方丈之室传道的高僧。著作颇丰。南宋《古尊宿语录》收其语录达8卷之多,又撰有《普说》、《小参语录》、《示禅人心要》、《标指六褐》、《圆融礼文》、《普门礼文》数种。

竹报平安

传播佛法,广结善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