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呀,就是一个读过几本佛经的俗人,原本以为啊学习佛经就是学佛的一种方式。直到在文章的评论区里,读到网友们的评论后,才知道原来在宗教人士眼中,像我这样平常读读佛经的,顶多也只能算是“佛学”,而不是学佛。他们的这种提法,跟我原来在心目中的定位却是刚好相反的。本来我以为啊,学习佛经就是在亲近佛陀,就是学佛的第一步,读经就是在学佛,而佛学呢,那得是在学习了许多的佛经之后,真正的懂了佛经中的义理之后,入佛知见,形成了完整而有条理的认知体系之后,才能算得上佛学。
因为我觉得,刚开始读佛经时,所能学到的只不过是佛经中的零碎知识点,只是处于学习阶段,因此也该只是学佛阶段,而只有在掌握了丰富的佛经知识后,形成了佛法学问之后,才能算为佛学。基于一种最起码的谦恭之心,我是不敢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佛学者的。当然了我也不是宗教人士眼中的学佛者,所以呢,文章的题目中只是姑且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佛学者”的。
在评论区中得到的指点多了后,我也慢慢地明白了“学佛”是意味着什么。他们认为实修的过程才是学佛的过程,实修才是学佛。既然在他们眼中读佛经、研究佛经并不是在学佛,那么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读佛经、研究佛经并不算是实修。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才会算是实修呢?或许他们认为坐禅、持咒、念佛、拜佛才算是实修吧。因为在所读过的佛经中也有提及坐禅、持咒,念佛、拜佛的概念,所以呢,即便我不认同这些,但也不会反对。因为这些或许会是适合他们的,正如金刚经中说的,法无定法。
既然是法无定法,那么他们为什么却会认为研读佛经并不是实修呢?或许是因为读佛经的门槛比较低吧,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读得到佛经,每个人都能做的到的事情,也就突显不出一种殊胜的情怀来了。而他们所认为的实修:坐禅、持咒、念佛、拜佛等等,会让人觉得特别有仪式感,有了仪式的加持后,就会显得特别的庄严肃穆,这么一来也就能突显出他们优异于普通人的虔诚。
记得以前没读过佛经时,还是偶尔会去寺里上个香什么的,但是在读了几本佛经之后,反而不想去寺里上香了,反正就是在读了佛经之后,却觉得上香这类宗教仪式化的东西就是迷信行为。当然了不去寺里上香,并不是说我对佛陀不尊重,我对佛陀的敬重,也是确定无疑的。我对佛陀的敬重是因为他的智慧,他降伏外道的无上智慧;他的慈悲,他心系众生的慈悲;他的无求,他放下王子地位时的无求;他的坚毅,用行乞来为众生布施福德时的坚毅。
虽然读过了几本佛经,但是确实我也不配被称为一个学佛的人。我把佛陀当成最好的老师来敬重,可是我却也还学不了他的德行。因为现在的智慧远远不够还降伏不了外道,慈悲也远远不足,即便是有一些,也不是发于骨子里悲愍众生的那种大慈悲。且不说智慧不够,慈悲不足,就连放下名利,不蓄钱物其实也是做不到的。因此呢,是不配认为自己是个学佛之人的。
才读了几部佛经我不配是个佛学者,更不配是个学佛人,因为我明明知道要学佛,其实有个很简单的方式,不迷信的方式,但是我却做不到,每每觉得特别惭愧。如果学习佛陀的行为就是学佛的话,我认为最简单的学佛方式就是:不自熟食,行乞布施,于行乞时利乐有情,于行乞时,普益众生。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如果说金刚经中的这段经文可以作为学佛的行为指导的话,那么在坐禅之前,或许应当像佛陀那样先行乞食布施,乞食布施后再行坐禅的效果才会最好的吧。
我一个读着佛经的俗人,学不了佛,且先做个好人吧。
谨以此文写与那些劝我学佛的人共励。
愿佛佑吉祥
弟子周襄写于离生别苑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