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发布时间:2023-08-04 12:47:49作者:楞严网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隋智顗说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盖普门一品,乃《法华经》中流通分之正轨也。观音菩萨与此土众生有缘,以音声逗机无苦不拔、无苦不救,故称《观音普门》。至哉!所谓机缘,速证三摩地也。有隋之天台智者大师,以别行《观音玄义》二卷、《解题义疏》二卷,解经部外别别流通。后有赵宋四明尊者,有《观音玄义记》四卷、《疏记》四卷。但各自成帙,置在藏中,初学不便披读。工部王季常居士,意欲圣行,分会之始,于崇祯戊辰元年,稿将成,会徒法济,有金陵请藏因缘,赍稿往谒。居士即为相证,首捐俸赀三十金,用刻流通。至己巳秋日,适吴兴闵昭余老先生过庵谈及,亦慨然乐助。而楚先居士,又补足之。可谓佛法流通,非偶然也!后有阅此教者即悟自性三摩地心,心心相证,不由诸居士之乐助,何由得睹斯经、斯疏,记无穷奥义也哉!

  菩提庵圣行和南述

  有亲友劝喻曰:闻《观音玄疏记》者,善用性具之旨,贯冥显感应,显无作与拔,学者最宜研究。而各部别行,不便初学披读。玉溪曾为分会,但恨分会不正,却错乱脉络。先达详评,虽有定论,其文依然不移,犹云弊悬会,师何不务加考订而充童蒙之求也。予固辞不免,乃有此举焉。且语之曰:盖行师者时之望也,又分会既成,一人挍之,一人对之,更相证而即流行,则理应完璧也。而如玄文(会本第二),明境智中约理外斥之,一科并释之,记及引中论斥之,科语凡三十四字脱,则文不可读,乃子科二泛无所属。又义疏(会本第三)章安私释结文末著二结叹三字,将记续疏,欠剩尤易见。而存此疏妄,因窃谓现行会本必非其完本,恐是田舍书肆偶得厥残篇乱简,不复是正,才补接急刻耳。妄谬之甚,全由兹也。今子之劝喻,不亦宜乎。将极鄙力考订,复其完璧,则前修之功,亦永不朽焉。

  ◎ 慈云天台教观目录云:《观音玄义》二卷,《观音义疏》二卷,清藏玄疏卷数同焉。

  ◎ 开元全公记主实录云:《观音玄疏记》共四卷,而清藏《玄记》四卷,疏记》四卷,明藏同此。今之会本文虽盈缩,调卷准之,以记收所释玄与疏各四卷成。

  ◎ 分会之例,昂低一字,以分能所。释题则《玄义》昂一字,《记》低一字,释文则昂一字者,经文疏记同低一字。记科冠○,记释冠「记」,以与疏甄。(编者注:此是《续藏》之中原文。在本光碟中,已另有分会标记,详见经首之编者按。)

  ◎ 文字者宜拣俗伪从真正,而不可尽。文中「辨」「辩」通用「辩」,且从一例,见者随文势取义可也。

  ◎ 挍订之例,玄疏与记【立+立】依清本为体,以他本仇对。若他本正而清本讹无疑者,则直取舍之,若文字异而各带义者,就其优者;其劣者书之格上。又或引文,或意据文,若有犹豫者,捡其本处补正之。又或准余处之同文足字成句等,【立+立】标格上,任他取舍。虽招专辄之诮,而亦有由易读进者焉。

  ◎ 抄出科文,附行其制,一道竖进。或文远则指归处,意在使易推求而已。

  天台沙门实乘志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知礼俯伏,惟念早年慕学,投迹宝云,遇授法师讲说此品。神根既钝,遂数咨疑,先师念我学勤,不辞提耳,故所说义,粗记在心。昔同闻人,今各衰朽,虑乎先见,不益后昆,共勉不才,抄录于世。但疑识暗,谬有所传圆宗哲人,刊正是望。时天禧五年,岁在辛酉八月一日绝笔故序。

  (编者按:所谓《观音玄义》,乃是隋智者大师为《法华经》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作义疏,收入大正藏第三十四册,编号为一七二六;而《观音玄义纪》则是宋四明知礼为智者之义疏再次作科分和注疏,收入大正藏第三十四册,编号为一七二七;本书即是上述二著之合并,故又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下文中之段落,凡﹝智者疏﹞后,为智顗之疏;凡标○者,则是知礼所作之科分;凡﹝知礼记﹞后,即知礼之疏。本专集也单独收入了《观音玄义》,俾使读者能较清楚系统地看到智者大师见解与思路。而知礼之《观音玄义纪》若不与智顗之疏对照研读,则理解会很困难,故不再单独成篇。)

  ﹝智者疏﹞观音玄义卷上

  ﹝知礼记﹞观音玄义,从略标之;具存,应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以其序中,及以正文,具明人法故且略标。言玄义者,能释之义门也。玄者,幽微难见之称。义者,深有所以也。斯盖大师以三昧力彻法性际,深见今品人法之意也。应知名等五义皆悉幽微,七方便人,智莫能见。卷上者,既有两轴,乃以上下而甄别之。

  ○次示能说之人。

  ﹝智者疏﹞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知礼记﹞即天台智者。既是门人记录所说,故不敢正斥其法讳也。天台山者,即大师栖身入寂之所,故以此处显其人也。若山之得名,居之所自,入灭相状,灭后灵异,具于《大本》及《辅行》《别传》等文,今不备述。智者者,即隋帝求受菩萨大戒讫,师云:「大王迂遵圣禁,宜号总持。」王曰:「《地持经》云:『传佛法灯,即是智者。』师既传灯,可号智者。」自此凡上书疏,皆云弟子总持和南。智者言大师者,斯乃帝王大人所师故称也。非同今时补署之号。说者,悦也。纵乐说之辩,悦妙悟之怀,异乎诸师采摭经论,著述疏章消解经文也。故大忍法师,观智者说法,对众叹云:「此非文疏所载,乃是观机纵辩。」般若非钝非利,利钝由缘,丰富适时,是其利相,池深花大,钝可意得。

  ﹝智者疏﹞门人灌顶记

  ﹝知礼记﹞记录乃是章安尊者,解行灵异,始终事迹,本传具彰。

  ○释文为二,初释序文二,初叙真应益物二,初正明真应二,初示二身妙用三,初明体妙,故二用泯亡二,初法融应泯。

  ﹝智者疏﹞夫法界圆融,像无所像。

  ﹝知礼记﹞法界圆融者,色心依正。以即性故,趣指一法,遍摄一切诸法遍摄,亦复如是。法法互遍,皆无际畔,乃以无界而为其界。此之法界,无不圆融,即百界千如,百如,千界也。是故得云:唯色唯心,唯依唯正。若不尔者,即非圆融。观音证此,以为本体,全此妙体而起应像。以法界应,赴法界机,亦是以法界机,感法界应。法界无二,能所自忘。感应尚忘,体用宁异。故虽设应,无应可存,故云像无所像。

  ○二真如下,性净真忘。

  ﹝智者疏﹞真如清净,化无所化。

  ﹝知礼记﹞真如清净者,《起信论》云:「真如者,所谓心性不生不灭。」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既不可破立,自绝言想,则与河沙烦恼,本不相应,故曰清净。观音证此,而为本体。即以此体,示诸众生,令观行知。或真似见,此知见者,成伏断益。若其未有此知见者,但能三业精进成机,亦离众苦,悉得名化,此皆真身益物相也。」问:「同缘曰应,欻有名化。此二种身,皆非智德,今何以化而为真身?」答:「欻有之化,即化现化也。今对像论化,取化转化也。所以者何?上言于像,则应化皆像。自实报下,至地狱身,皆已摄尽。若欲化转凡贤入圣,须示真智。若非真身,不能化转。言化无所化者,据性平等,忘于化功。虽令九道,皆趣涅槃,而无众生得灭度者。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终日化物,终日无化。」

  ○二虽像下,明用忘。故二益周故遍二,初显益周。

  ﹝智者疏﹞虽像无所像,无所而不像。

  ﹝知礼记﹞色心诸法,虽无生性,因缘和合,法尔而生。观音妙证,同诸法性。虽无形相,众机扣之,无像不现。此由绝于垂应之念,故能遍应法界群机。其犹明鉴无念而现,故云无所而不像。

  ○二化无下,冥益遍。

  ﹝智者疏﹞化无所化,无所而不化。

  ﹝知礼记﹞以上虽字贯此句,初虽中实性不可变化,不变而变,迷悟宛然。观音顺理,虽知不变,常以真智,化一切凡,成不二圣。此则由无化物之念,故遍令他革迷成悟。其犹磁石无念而吸,故云无所而不化。

  ○三故无下,遮照相即。结二身德相二,初应身相。

  ﹝智者疏﹞故无在无不在,化应九道之身。

  ﹝知礼记﹞中道法界,双遮二边,故无所在。当体双照,故无不在。化应九道之身者,此中云:「化作欻有释并应成二,显益相足也。」问:「经云:『应以佛身得度,即现佛身。』今那云九?」答:「佛界身者,有通有局,局在妙觉智相之身。三千实相,以究尽故。尚非等觉心眼观见,况乎下地及凡小耶?通则三教果头之相,及以圆教,凡圣所见,虽分粗妙,皆名佛身。然是随机,应现之相,是其事识。或是业识,之所见故。虽是佛身而通二乘菩萨界摄,经文从通,故云现十。今文从局,故云九道。」

  ○二处有下真身德。

  ﹝智者疏﹞处有不永有,寂入不二之文。

  ﹝知礼记﹞通以九界名之为有,以其皆有业报故也。应身虽乃处在其中,而其真智自冥极理,故云寂入不二之旨。前即真身而垂应相,此即应相而示真身。

  ○二是以下,明两用摄生。

  ﹝智者疏﹞是以三业致请,蒙脱苦涯,四弘为誓,使沾上乐。

  ﹝知礼记﹞上明真应两用既然,今示与拔摄生之相。初二句明真身拔苦,次二句示应身与乐。佛答前问三业,显机感乎冥应,七难二求,及以三毒,尽诸苦际,故云蒙脱苦崖。佛答后问三业,显应赴其冥机,三土众生,十重获益,终归秘藏,故云使沾上乐。然其四誓,非专与乐,虽在此明,实通上句。以上三业,即能感之因。此明四誓,是能应之本。上下互显,彼此无亏,应知三业亦通冥机,现在虽无,宿生须具。

  ○二故娑下,兼明本迹二,初示诸名二,初今昔因名。

  ﹝智者疏﹞故娑婆世界,受无畏之名,宝藏佛所,禀观音之目。

  ﹝知礼记﹞今堪忍土,称无畏者,此经两出。怨贼难中,一人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乃至云称其名故,即得解脱。又劝供养中,佛自叹云:「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宝藏等者,《悲华经》云:「过去散提岚界,善持劫中,时有佛出,名曰宝藏。有转轮王,名无量净,第一太子。三月供佛及比丘僧,发菩提心:『若有众生,受三途等,一切苦恼,若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耳天眼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无上菩提。』宝藏佛云:『汝观一切众生,欲断众苦,故今字汝为观世音。』」

  ○二已成下,过未果号。

  ﹝智者疏﹞已成种觉,号正法明。次当补处,称为普光功德。

  ﹝知礼记﹞已成等者,《千手眼大悲经》云:「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作菩萨。」又《观音三昧经》云:「先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释迦为彼佛作苦行弟子,次当等者。」《观音授记经》云:「观世音菩萨,次阿弥陀后,当成正觉,名普光功德山王如来。」补处者,犹储君之义也。

  ○二其本下,结难测。

  ﹝智者疏﹞其本迹若此,宁可测知,方便随缘,趣举一名耳。

  ﹝知礼记﹞如上经说,或已成如来,或现为菩萨。往世正法曾作释迦之师,今日观音,仍补弥陀之处。亦如妙德,元是能仁九代祖师,孙已果圆,祖犹因位。本迹高下,安可测量?然须用其高下四句,以显诸圣,难思之相。

  ○二今言下,叙人法标题二,初叙人兼经字二,初叙人二,初对梵翻名。

  ﹝智者疏﹞今言观世音者,西土正音,名阿耶婆娄吉低输,此言观世音。

  ﹝知礼记﹞诸神咒经,先称梵名,今文稍略,而其华语,名多互出。此云观世音,余云观自在,唯《千手眼大悲经》中云「观世音自在菩萨」,其义似足。然约境智而明别应,则今三字,诠显无亏。若依今解,已彰自在。

  ○二能所下,约华释义二,初别释二,初释二,初释观字二,初中边妙达。

  ﹝智者疏﹞能所圆融,有无兼畅。

  ﹝知礼记﹞能所圆融,中智也。有无兼畅,二智也。只于一心,双遮双照。于照中时,即达二谛,故云兼畅。是则十界言音,即起即观,常遮常照。

  ○二照穷下,修性俱明。

  ﹝智者疏﹞照穷正性,察其本末,故称观也。

  ﹝知礼记﹞照穷正性,见性德也。察其本末,见修德也。此约妙境,显其妙智。本具三千,虽即三谛,对修故合,但云正性。修中缘了,各有本末。合掌低头,缘之本也。福德庄严,缘之末也。一句一偈,了之本也。智慧庄严,了之末也。顺修既尔,逆修亦然。造恶之时,慧数诸数,岂非其本?受苦之时,习果报果,即是其末。若以修性论其本末,义复臻极。性德三千,语本方尽。修起三千,论末乃穷。非上三智莫照斯境,非此妙境莫发其智,函盖水乳,聊可方之。

  ○二释世音。

  ﹝智者疏﹞世音者,是所观之境也。万像流动,隔别不同。类音殊唱,俱蒙离苦。

  ﹝知礼记﹞即十界众生,遭苦求救,称名等音也。是所观境者,上之境智,皆是能观,可譬槌砧。此之世音,可譬淳朴,非前境智。观此世音,焉令十界,俱脱三障?又复应知,前之境智,即是菩萨难思体用,即能应也。世音之境,乃是众生由苦成机,即能感也。此即境智,及以感应,三字之中悉得成就。万像等释世,类音殊唱带世释音,俱蒙离苦,致感获益。

  ○二菩萨下结。

  ﹝智者疏﹞菩萨弘慈,一时普救,皆令解脱,故曰观世音。

  ﹝知礼记﹞可见。

  ○二此即下,总示。

  ﹝智者疏﹞可见此即境智双举,能所合标。

  ﹝知礼记﹞观等三字,境智也。能所者,感应也。能即能应,所即所应,岂可重云能照所照?

  ○二叙经。

  ﹝智者疏﹞经者由义,文理表发,织成行者之心,故曰经。

  ﹝知礼记﹞此品既已,别行于世。本多题云《观世音经》,或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故今叙人名后,略释经字。言由义者,《净名玄义》云:「经由圣人心口,故称为经。悉檀致教,经由如来心口,故名经也。」又云:「前圣后圣莫不经此悉檀所说之教,而得成道。文理等者,取经纬义,法喻参明,文经理纬,互相表发,织成行者观智之心也。」

  ○二普门下,叙法兼品二,初叙法二。

  ﹝智者疏﹞普门者,普是遍义,门曰能通。

  ﹝知礼记﹞初消二字。

  ○二用一下,示十普。

  ﹝智者疏﹞用一实相,开十普门,无所障阂,故称普门。

  ﹝知礼记﹞实相者,三千皆实,相相圆融。而言一者,不二义也。万德总称,一乘异名,下文十义,以示其相。一无缘慈悲,二无作弘誓,三圆修之行,四不断之断,五圆入法门,六无记神通,七体内方便,八施开说法,九普供诸佛,十普益众生。从愿立行,自因之果,全体起用,上供下益,原始要终,摄诸法尽。十皆实相,互通遍摄,无所障碍。

  ○二叙品。

  ﹝智者疏﹞品者,类也。义类相从,故名为品也。

  ﹝知礼记﹞虽顺别行,立乎经目。然是法华流通一品,故今叙之,不忘本也。《中阿含》云:「跋渠,此翻为品,取义类同者,集为一章也。」

  ○二大部下,释正文二,初例部大。

  ﹝智者疏﹞大部既有五章明义,今品例为此释。五意者:一释名,二出体,三明宗,四辩用,五教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知礼记﹞妙玄五章,解释甚委。经之一品,妙义岂殊。彼但正明五字通目,今之所释一品别题,况复坑行,故须自立五义分别。虽复自立,还须符彼开权显实圆妙之文。故释名则纯妙人法,显体则不二理智,明宗则难思感应,论用则无缘与拔,判教则终极醍醐。此之五章,名总三别,教判总别(云云)。

  ○二释名下,释今文五,初释名四,初列章。

  ﹝智者疏﹞释名为二,一通释,二别释。

  ○二通者下,示相。

  ﹝智者疏﹞通者,人法合明,别者,人法各辩。

  ○三何故下,对根。

  ﹝智者疏﹞何故尔,缘有利钝,说有广略。

  ﹝知礼记﹞通既是略,一往对利。别解则广,一往对钝。若其二往,须明二持。闻持则以广说为利,义持则以略说为利。钝可意得,槃特名钝,是就闻也。目连称钝,盖约义也。今之二释,对乎两根,须约义闻,互论利钝。

  ○四今就下,正释二,初通释二,初标列。

  ﹝智者疏﹞今就通释为四:一列名,二次第,三解释,四料简。

  ○二一列下,正释四,初列名三,初略标示。

  ﹝智者疏﹞一列名者,十义以为通释。

  ○二立名意二,初明理超名数。

  ﹝智者疏﹞所以者何?至理清净,无名无相,非法非人,过诸数量,非一二三。

  ﹝知礼记﹞大师虽用十种义门,通释题目。而深体达观音至人,普门妙法。本离言说心缘之相,故云至理清净等也。故《起信》云:「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

  ○二但妙下名数显理二,初约义示。

  ﹝智者疏﹞但妙理虚通,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故立无名之名。假称人法,虽非数量,亦论数量。

  ﹝知礼记﹞上言至理清净,无名相等,盖约自证绝乎言思也。今云妙理虚通,假名相说,乃据被物设教而谈也。言虚通者,此明妙理。无坚住性,虽无名数,而能遍应一切名数。故荆溪云:「性本无名,具足诸名,故无说而说。说即成教,是则离言。依言,皆顺至理。圣默圣说,俱有大益。」故《起信论》问曰:「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今亦如是,以十种义,无说而说,意令学者,无念而念。

  ○二故大下,引文证。

  ﹝智者疏﹞故《大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异字。」

  ﹝知礼记﹞般若无相,即是一法;悉檀为物,立种种名。

  ○三今处下,正列名二,初明中当。

  ﹝智者疏﹞今处中说,略用十义,以释通意也。

  ﹝知礼记﹞今立十义,离于太广,及以太略。广则令智退,略则义不周。我今处中说,令义易明了。

  ○二十义下,正标列。

  ﹝智者疏﹞十义者:一人法,二慈悲,三福慧,四真应,五药珠,六冥显,七权实,八本迹,九缘了,十智断。

  ○二第二下次第三,初标示两意二,初正标示。

  ﹝智者疏﹞第二次第者,此有两意:一约观明次第,二约教明次第。

  ﹝知礼记﹞约观约教,各有生起,次第不乱。

  ○二约观下,明总该。

  ﹝智者疏﹞约观,则总、初、中、后心,因圆果满。约教,则该括渐、顿、小、大诸经。

  ﹝知礼记﹞若观若教,能总能该。观总三心:人法、慈悲、初心也。福慧中心,真应至八,皆在后心。缘了极性,示因方圆。智断究尽,明果方满。教约五时,无不该括。华严顿也。三时渐也。复于渐中,三藏唯小,二酥部大,若论法华,出前四味。以非兼但,对带故也。已备诸说,故今略之。

  ○二约观下解释两意二,初观次第十,初人法二,初能冠九双。

  ﹝智者疏﹞约观以人法为初者,欲明观行,必有其人,人必秉法。譬如人受一期果报,揽阴成人,虽具无量德行,必先标名字。故以人法居初,意亦例此。

  ﹝知礼记﹞慈悲等九,皆以人法而为所依,是故品题,特标此二。故以凡夫假实为譬,先有揽阴所成众生,方可论其种种德行。人法冠九,义岂不然?

  ○二人法下,当科次第二,初疑。

  ﹝智者疏﹞人法居九义之初可尔?何意乘以人法为次耶?

  ﹝知礼记﹞何意乘以人法为次者?法是所乘,人是能乘,理合先说本性所乘,方论始觉能乘。今何反此?

  ○二此须下,释。

  ﹝智者疏﹞此须据经,经云:「以是因缘名观世音。」即前辩人,后云方便之力。普门示现,即却论于法。人能秉法,故言人法也。

  ﹝知礼记﹞能乘所乘,先后无在。今有二意,先人次法。一据经文,二从义便。人能秉法,即其义也。

  ○二慈悲二,初十中次第。二二法前后,下去诸科,例有此二。

  ﹝智者疏﹞二次慈悲者。良由观音之人,观于实相普门之法,达于非人非法实相之理。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故《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理圆足,无有缺减。云何众生理具情迷,颠倒苦恼?既观是已,即起慈悲,誓拔苦与乐,是故明慈悲也。复次,若就言说为便,初慈后悲,亦是就菩萨本怀。欲大慈与乐,既不得乐,次大悲拔苦,故初慈后悲。若从用次第者,初以大悲拔苦,后方以大慈与乐。又就行者先脱苦后蒙乐,故先悲后慈,今从前义次第也。

  ﹝知礼记﹞次于人法,论慈悲者。大士既观本性普门之法,乃达生佛无差之理。而闵迷者,枉受众苦失于本乐,故起誓愿,永期与、拔。观境发心,正当其次。先慈次悲者,文有四释。今从语便,及以本怀,不从用次,及以行人,故结示云:「今从前义。」

  ○三福慧中。

  ﹝智者疏﹞三福慧者。初则人法相成,此据其信。次则慈悲与拔者,此明其愿。欲满此愿,必须修行。修行不出福慧,慧即般若,福即五度。互相资导,以行填愿,事理圆足。若智慧增明,则大悲誓满,拔苦义成。若福德深厚,则大慈誓满,与乐义成。故福慧居三也。复次言说为便,先福后慧。若化他本意,先欲实慧利益,如其不堪,方示福德。又资故先福导故先慧。

  ﹝知礼记﹞人法据信者,愿行之前,人观圆法,止且成信,依乎忍乐,立其四弘。若匪行山,莫填愿海。行即福慧,义当六度。五资于慧慧导于五,其犹目足,不可互阙。五除事障,慧消理惑,此二功圆,则悟理得事矣。是知福慧成前慈悲之心,起后与拔之用。先福次慧,亦从语便,不据本怀,若论资导,复何先后?

  ○四真应者。

  ﹝智者疏﹞四真应者。若智慧转明则契于法性,法性即实相名。为法身,法身既显能从真起应,真显应起,只由福慧开发,故次第四也。又若就方便化物,先用应,后用真,今从前义为次第也。

  ﹝知礼记﹞信愿福慧,皆在于因。因能克果,故成真应。福资于慧,显出真身;慧导于福,显出应用。真应次者,若就渐化,先示应身,接其小器,后令入实,方示真身。亦可先顿次渐,则真前应后。今不从设化,但就真显应起,而立其次,故云从前,亦是语便。

  ○五药珠者。

  ﹝智者疏﹞五明药珠二身者。先明真应,直语证得未涉利人。今明两身,俱能益物。真身破取相,谕如药;应身对万机,类于珠。就两字明次第者,与慈悲相似也。

  ﹝知礼记﹞福慧二行,显发真应。故云直语证得,未涉利人。今明药珠,则示两身益物相也。真身冥理,见则三惑皆消,即差病益也。应身赴物,感则众善普会,即雨宝益也。言真破取相者,既以三智冥理为真,岂但能破见思取相?应知见思取生死相,尘沙取涅槃相,无明取二边相。若次不次,俱有其义。药珠次中,与慈悲相似者。药即同悲,珠可类慈,彼有四义,定乎先后。言说本怀,即先慈次悲从用就机,则先拔后与。今之次第似彼后二。

  ○六冥显者。

  ﹝智者疏﹞六明冥显者。前明二身道理,即能显益。今辩被缘得冥益,或得显益,故次二身后明也。

  ﹝知礼记﹞前明二身,破惑如药,对机如珠。机既破惑,则显见真身,故云二身,即能显益。今辨二身,常普被物。有见知者,俱名显益。不见知者,称为冥益。如是,说者方尽圣人益物之相。二益先后,不可定判。亦从语便,故云冥显。此既易解。故不言也。

  ○七权实中。

  ﹝智者疏﹞七明权实者。前缘得益,何意不同?良由权巧无方,赴机允当,不失其宜,二智之力,故以此为次也。先权后实者,此就浅深为次也。若依文者,先以实益次以权度,此随物为次。若就佛本意,先只为一大事因缘,先显实益,众生未堪,后用权度。

  ﹝知礼记﹞前缘不同者,盖所被之机,根性差别也。权巧无方者,即能鉴之智,无定方所也。或冥或显破恶生善,深浅不同,广狭有异,皆由二智,逗会无差。故于益后,须论权实。二智前后虽有三义,且据浅深为次。

  ○八本迹中。

  ﹝智者疏﹞八明本迹者。虽复益物权实之巧,而巧有优降,必是上中下智。本迹之殊,权实略而且横。今欲细判高下,以明次位,若其本高所作,权实之迹则妙,是故次总略之后,辩其细妙之能也。非本无以垂迹,故先明本;非迹无以显本,应先迹也。

  ﹝知礼记﹞巧有优降者,谓智有高下也。上中下者,以妙觉为上,等觉为中,降此为下。前权实鉴机,必须双用,故云横也。今本迹约位,既论高下,人必从本,方乃垂迹,故云竖也。二法前后可见。

  ○九缘了二,初指前顺论自他。

  ﹝智者疏﹞九明了因。缘因者,上来行人发心修行,从因克果,化他利物,深浅不同。从人法至真应,是自行次第。药珠至本迹,是化他次第。此乃顺论,未是却讨根本。

  ﹝知礼记﹞如上八双,从微至著,皆是顺论,仍未分配。今揖流寻源,须明性德,而为诸法生起之本。

  ○二明今却讨种子。

  ﹝智者疏﹞今原其性德种子,若观智之人,悲心、誓愿、智慧庄严,显出真身,皆是了因为种子。若是普门之法,慈心誓愿,福德庄严,显出应身者,皆是缘因为种子,故次第九也。

  ﹝知礼记﹞则逆推真身智慧,悲誓观音之人,元以性德了因为种。若应身福德,慈誓普门之法,元以性德缘因为种,自行既然,以例化他。本证实智,冥益药王,属乎了种。迹化权智,显益珠王,功归缘种,乃以顺论却讨为次。

  ○十次缘了论智断者。

  ﹝智者疏﹞十明智断者,前明缘了,是却讨因源;今明智断,是顺论究竟。始则起自了因,终则菩提大智;始则起自缘因,终则涅槃断德。若入涅槃,众行休息,故居第十也。

  ﹝知礼记﹞前既逆推,尽乎因德之始;今更顺说,至于果德之终。即以始终而为其次,过荼无字,故十后不论矣。

  ○二二约下,明教次第二,初牒章立门。

  ﹝智者疏﹞二约诸教明次第者,又为通别。

  ○二通义下,依门释义二,初通者。

  ﹝智者疏﹞通义可解。

  ﹝知礼记﹞五时四教,各可论十。随法义立,不可深穷。且如三藏立十双者:人法,则揽阴成人,谛缘度法;慈悲,则声闻法缘,菩萨生缘;福慧,则声闻三学,菩萨六度;真应,则五分法身,作意通应;药珠,则治四住病,雨三乘宝;冥显,则众生获益,有见闻不见闻;权实,则称真之实,随情之权;本迹,则自证之本,示现为迹;缘了,则一句了因,微善缘种;智断,则声闻四果,菩萨顿成。三藏尚备,通别可知。

  ○二别今下别二,初五味二,初释五,初乳二,初明具前六义。

  ﹝智者疏﹞别今当说。如华严顿教,教名大方广佛华严。依题初明人法,此人秉法,必具慈悲。菩萨修因居然福慧,既入地位,必证真应。既能利物,则辩药珠。物得其益,有冥有显。

  ﹝知礼记﹞乳即部顿,故指华严。六字别题,具法人喻大方广法也。佛是舍那,果人也。华严,喻诸地因华严果德也。只就一题,已含六义。以慈悲乃至真应,不出自行因果。药珠冥显,只是化他能所。即就中道,别论六义也。

  ○二而未下,明阙后四义二,初明通别二,初明无别。

  ﹝智者疏﹞而未得别论权实本迹,缘了智断者。

  ○二通义下,许有通。

  ﹝智者疏﹞通义则有,别意则无。

  ﹝知礼记﹞若以别圆对权实,体用论本迹,微因之缘了,大觉之智断,亦有理存焉?

  ○二何故下,明阙具二,初约化始明阙。

  ﹝智者疏﹞何故尔?佛一期化物,明于顿渐。顿教虽说,渐教未彰,故不明四意也。

  ﹝知礼记﹞权实等四,说出世意,示久远成。却讨三因,终归秘藏。初成设教,别接大机。既匪终穷,故阙斯意。

  ○二所以下对具明阙二,初对法华。

  ﹝智者疏﹞所以不明者,彼经明小隔于大,如聋如哑。覆于此权,未显其实,故云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故言无权实也。言无本迹者,彼经未发王宫生身之迹,寂灭道场法身之迹,未弹指謦欬,发久远所得生法二身之本,故言无本迹。

  ﹝知礼记﹞言小隔于大者,旧经三十七云:「时舍利弗,祗园林出,不见如来自在庄严变化。及生意念亦不乐说,不能赞叹,以声闻人出三界故。」此即如聋如哑之文也。以未说为实施权,开权显实故也。言无本迹者,《华严》初云:「于菩提道场,始成正觉。」今《法华》云:「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斯是《华严》被废之文也。言弹指謦欬者,如神力品:「释迦牟尼与分身诸佛,出广长舌相,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无量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满百千岁,然后还摄舌相。一时謦欬,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地皆六种震动,乃至佛告地涌诸菩萨:『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等。』」此乃本门为嘱累地涌菩萨通经,现斯神力也。疏云謦欬者,通畅之相,弹指者,随喜也。盖表如来远本之意,已获通畅。随喜菩萨,闻于远本,增道损生也。

  ○二言无下对涅槃。

  ﹝智者疏﹞言无缘了智断者,不明小乘根性,及有心之者,本自有常住之因,当克智断菩提本果,故言无也。

  ﹝知礼记﹞言不明小乘根性等者,不如涅槃明二乘之人,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悉当作佛。故阙后二双。

  ○二次约下,酪二,初大师明阙具二,初正明阙具。

  ﹝智者疏﹞次约三藏教,但明人法、慈悲、福慧三义,无真应等七种。

  ○二何故下,明阙具所以。

  ﹝智者疏﹞何故尔?二乘教中,但明灰身灭智,那得从真起应?既无真应,将何益物?

  ﹝知礼记﹞言二乘教者,以三藏菩萨果同二乘。如《大论》中,通指阿含为声闻经耳。此教不谈妙有之真,故身智灭,不能起应。既无真应,岂有药珠等邪?

  ○二私难下,章安私料简二,初正料简二初难者。

  ﹝智者疏﹞私难:通论备十,别语但三,此三若约真谛,则随通义,乃具十意,何止但三?若言是别,别应约中道,既得有中道人法三种,何意无七?

  ﹝知礼记﹞恐人不了大师立今通别之义,故设兹难,作说示之由。乃约真中设通别难,由此二是通别理故。

  ○二私答下,释者。

  ﹝智者疏﹞私答:通论十意。此约三乘,别语三科,的据菩萨。三藏菩萨,得有慈悲、福慧、伏惑之义。既伏而不断,故无真应七法。

  ﹝知礼记﹞不以真谛通,对中道别。盖约三乘通,对菩萨别。若三藏三乘,从因至果,可就真谛通论十义。今释观音,须在因位。此教菩萨因中唯有求佛人法,四誓慈悲,六度福慧,伏惑未断,故不得论真应等七。岂唯无于中道之七,亦乃未有真谛之七。

  ○二师云下,指师意。

  ﹝智者疏﹞师云:「齐教止三。」

  ﹝知礼记﹞只齐三藏,别论菩萨。前之三义,异于二乘,不就中道别论三义。

  ○三生酥。

  ﹝智者疏﹞若约方等教,对小明大,得有中道,大乘人法,至冥显两益等六意,然犹带方便调熟众生,故不得说权实等四意。

  ﹝知礼记﹞部虽四教,今对偏小明圆中道人法等六,未开权迹及却讨等,故无别四。

  ○四熟酥。

  ﹝智者疏﹞若明般若教,虽未会小乘之人,已会小法,皆是摩诃衍。但明人法等六意,亦带方便,未明权实等也。

  ﹝知礼记﹞虽会小法,未开小人。同前二部,但明六意。

  ○五若约下醍醐二,初法华二,初明部彰八意。

  ﹝智者疏﹞若约法华教,则会小乘之人,汝实我子,我实汝父。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开权显实,发本显迹。了义决定,不相疑难。故知法华得明中道人法至本迹八意,前诸教所不明,法华方说,故云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今所说者,即是今当为汝说最实事也。

  ﹝知礼记﹞六虽同前,不无小异。前是隔偏之圆,此乃开粗之妙。故人理教行,咸会一乘。权实本迹,唯彰此典。若约自他,及以偏圆。论权实者,前部非无。今所论者,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会权归实,废权立实。此之权实,余部永无。若理事理教,教行体用,四重本迹。不独今经,诸部容有。若尘点劫前,最初成佛,而为实本。中间今日,示现成佛,皆为权迹。是名权实本迹,本门开竟,此身即本迹门已说,及诸部谈皆名为迹,是名今已本迹。此之二重,诸经绝议,故云诸教不明,法华方说。

  ○二三世下,明化满一期。

  ﹝智者疏﹞三世诸佛,调熟众生,大事因缘,究意圆满,备在法华。故二万灯明,但说法华。息化入灭,迦叶如来,亦复如是。

  ﹝知礼记﹞方便品中,五佛章内,皆先施方便,后显种智,方便即四时三教,种智是法华一乘,是知诸佛,化终此典。灯明迦叶出于净土,故至法华,即入灭度。今佛释迦,现于秽土,故说涅槃,以为赎命。

  ○二若约下涅槃二,初明摄机罄尽。

  ﹝智者疏﹞若约涅槃,即有二种,所谓利钝。如身子之流,皆于法华悟入,八义具足,不待涅槃。若钝根弟子,于法华未悟者,最为此人,却讨源由。广说缘了,明三佛性。

  ﹝知礼记﹞渐化已来,法华入者,望前已钝。复有未入,待至涅槃,法华犹利。然法华破大阵,涅槃收残党;法华为刈获,涅槃是捃拾。大化之功,在乎灵鹫。余机未尽,故至双林。极钝既昧法华八义,须为此人,委明佛性。一代之机,终穷于此。

  ○二若论下,明示法无遗。

  ﹝智者疏﹞若论性德了因种子,修得即成般若,究竟即成智德菩提。性德缘因种子,修得成解脱,断德涅槃。若性德非缘非了,即是正因。若修得成就,则是不纵不横。三点法身,故知涅槃所明,却说八法之始,终成智断,十义具足。

  ﹝知礼记﹞涅槃既摄钝机,故始穷本性,终显极果。十义整足,故以性三起于修三。既修性各三,则因果不二。双非缘了,即是中道正因之体。而此正体,必具双照之德,故至修成三点法身也。例知缘了,亦各具三修德,须云三点般若,三点解脱等也。当知今文为顺经题人法二义,故立十门始终皆二,二即不二,中在其中,数有亏盈,法无增减。故《止观》云:「首楞严偏举一法,具一切法,亦不减少,名秘密藏。」乃至涅槃三法具足,法亦不多,亦名秘密藏,盖诸经赴缘不同故也。

  ○二此历下结中。

  ﹝智者疏﹞此历五味,论十法次第。

  ﹝知礼记﹞云此历五味论十法次第者,问:「前约观明十法,自行化他,原始要终,实成次第,生起不乱。今历五味,但明诸部,具法多少,何名次第生起耶?」答:「前约观中,正论修证次第。今约教中,乃论用与次第。明其十法,随于部味次第被机。前之四味,但三但六。后至醍醐具八具十,岂非用与次第邪?应知前明诸教观法次第,今明观法随教次第,虽乃约修约用不同,而皆得名十法次第也。」

  ○二约四下四教者。

  ﹝智者疏﹞约四教则可解。

  ﹝知礼记﹞通论则随真随中,各有十双。若别论者,三藏别就菩萨,唯有人法、慈悲福慧三双,以未断惑,故无真应等义,具如前说。例此通教,亦就菩萨而可别论真谛六双。以第七地去,誓扶余习,神通托生,双流化物,得有真应、药珠、冥显之义,二乘无此,故名为别。若其别教,行虽次第,而可就中明乎六义凡三、圣三,其相可见。法华前圆,亦只有六涅槃四数,皆知十双。然约重绝,不无进不,前历五味,已含教义,故云可解。

  ○三故知下,结叹两意二,初结叹。

  ﹝智者疏﹞故知十法,收束观教,结撮始终,商略大意,何观而不摄?何教而不收?意气宏远,义味深邃,前后有次第,粗细不相违,以释生起意也。

  ﹝知礼记﹞观论此十,则因有愿行,果有力能。教论此十,则论法有始终,被机尽利钝。故禀教修观者,何莫由斯道也?商略,犹较量也。以此十义,较量一代教观,摄无不尽。该修德之极,故云意气宏远。彻性德之本,故云义味深邃。又横收四教,故云宏远。竖摄五味,故云深邃。人法至真应自行之前后,药珠至本迹化他之前后,缘了与智断。修性之前后三义为粗,六义为细,乃至八义犹粗,十义最细。此就略广以辩粗细,若以粗妙释粗细者,诸味纯杂,可以意得。

  ○二问法下料简。

  ﹝智者疏﹞问:「法华前教,同有六意,云何为异?」答:「华严六意,于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乳。三藏中三意,于利人密去,于钝人成酪。方等六意,于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生酥。般若六意,约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熟酥。若法华八意,于钝人成醍醐。」

  ﹝知礼记﹞问意者法华之前,别论华严、方等、般若,同有六义,有异意否?虽问三味六意同异,答中委出酪味中三,及醍醐八。以五味中根有利钝,利人部部得入醍醐,钝者随味次第转改。故华严六义,高山王机,即入地住。穷子迷闷,见思全在,三藏但小,故无显露得大益者。若八万诸天,获无生忍,故云密去。二乘之人,方破见思,故但成酪。方等中六,有褒有贬,利者闻褒,即得圆益。小人被贬,冥入通门。般若中六,意在淘汰。利闻圆空,得不共益。声闻转教,密破尘沙。法华八意,调机已熟。开彼权门,即示实理。复废近迹,令见本身。钝人皆得一乘,利者复增圣道,涅槃同味,故略不言。但为捃拾,具说十双。于极钝根,亦获常益。故知四味,虽谈圆顿,机悟浅深,至第五时,益无差降。不禀山门,焉知一化机教之相。

  ○第三解释三,初略标。

  ﹝智者疏﹞第三解释者。

  ○二人即下广释十,初人法三,初立。

  ﹝智者疏﹞人即假名所成之人也。法即五阴能成之法。

  ﹝知礼记﹞所言人者,阴中主宰也。略论四名,所谓我人、众生、寿者。具论十六,即于四上,加其十二。谓命者、生者、养育者、众数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言假名者,自无实体,但藉五阴和合而成。如揽五指,假名为拳,是则拳由指得,指非拳成,拳如于人,指如于法。能成是实,所成是假。此之假实,就大小教,辩常无常,小明人法,终归无常。大说假实,究竟常住,如藏通教,始从凡地,至有余涅槃,皆有假实。若入无余,身智既亡,假人安寄。若别圆教,三惑二死,尽净之时,人之与法,常住自在。假人,是尊极众生;实法,名常住五阴。以要言之,若云惑尽,人法永无。斯是小乘,亦称权教。若言惑尽,人法不灭,斯是大乘,亦称实教。凡言别圆初后知常,盖知人法,不可灰断,藏通反是,故曰不知。又复应知假人之号,多从依正实法而立。如世人称谓,或从形貌,或从德业,即正报实法立名也。或从住处,或从统摄,即依报实法立名也。今观世音为假名者,观是观智,世音是境,此是自他正报,岂非实法?但以名为观世音菩萨,故判属人。普门既是此人所乘,故判属法。若云普门法王子观世音者,即须却判普门属人,观音属法。盖由今品以观智目人,是故释义,皆用智慧而对人也。须知观智,体是实法,既以观智目人,则九双中,悲、慧、真、药、冥、实、本、了、智,皆是实法。目其假人,于今知已,释下诸文,则皆可见。

  ○二此之下释二,初总示二,初示通凡圣。

  ﹝智者疏﹞此之人法,通于凡圣。

  ﹝知礼记﹞虽漏无漏,偏圆因果,优劣不同,而其假实,终无暂阙。

  ○二若色下,各明假实二,初凡。

  ﹝智者疏﹞若色受想行识,是凡鄙法,揽此法能成生死之人。

  ﹝知礼记﹞庸常曰凡,弊恶曰鄙,即六道五阴,唯成分段生死人也。

  ○二戒定下圣二,初示相。

  ﹝智者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出世法,揽此成出世圣人。

  ﹝知礼记﹞既革凡成圣,即转五阴而为五分。三乘四教,虽权实异,皆能转阴而为法身,随位揽法,成其假人。

  ○二故大下引证。

  ﹝智者疏﹞故《大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法无上者,涅槃是。」

  ﹝知礼记﹞妙觉极位人法二执究竟尽处,假名一千,皆成四德,名无上众生。依阴二千,一一四德,名无上实法。故偏小及圆因位,无非本性无上人法。但二执未尽,而其修得,不名无上耳。

  ○二虽通下,委释二,初凡。

  ﹝智者疏﹞虽通凡圣,不无差别。上中下恶,即成三途之人法。上中下善,即成三善道之人法。故有六趣阶差,若更细论,百千万品。

  ﹝知礼记﹞善恶为因,人法是果,各论三品此约总示。其中别业,交互感果,非算数可及。

  ○二圣人下,圣。

  ﹝智者疏﹞圣人人法,亦复不同。若三藏有门,观众生我人,如龟毛兔角毕竟不可得。但有五阴之法,此即人空法不空。观此法无常,生灭不住,发生暖顶等位,即是揽方便之法,成似道贤人。若发真成圣,生方便有余土,揽法性色识等成彼土行人。

  ﹝知礼记﹞性德人法,何尝改变。但以随机教门示观,致有小大共不共异,故于圣中分别其相。此二,初小三,初就有门释。即毗昙中人法观也。言人空法不空者,非全不破。实法,盖此门观行,破假人时未破五阴且云不空。以此二空,前后观故。而前后相,两途不同。若观假人,如兔角等。惑落见谛,即于修道,观阴无常。破彼思惑。若其人执,虽被穷逐,见惑不破,而更度入实法之中。于阴生见,即须观阴无常无我,破此见惑。故法空观,能破二惑。乃于节节,各有人法。若见惑未伏,即有漏人法。其能伏者,即方便人法。发真断结,及生有余,皆无漏人法。然小教中,不说生处。今约跨节,故生界外。如《大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国土。声闻缘觉出生其中。」以大乘说,身智不灭,无漏业牵,生彼五阴。

  ○二若空下,就空门释。

  ﹝智者疏﹞若空门明有实法之体,揽此实法,得有假名之人,观三假浮虚,会入空平。暖顶即揽方便法,成似道贤人。若发真成无学,生方便土,揽法性五阴,成彼土行人。

  ﹝知礼记﹞即成实中二空观也。揽阴成人,不同有门阴中求我三假浮虚。且异实法生灭,人既揽阴而有,观乃即法观人,从始至终,假实双破。言三假者,谓因成。相续相待,名不殊大,义归小乘。大观三假,生即不生,亦复无灭。令观三假,因缘和合,体性不坚,大若空华,此如云霭。由此观故,会入真空平等之道。

  ○三余两下,例二门释。

  ﹝智者疏﹞余两门人法,例此可知。

  ﹝知礼记﹞亦有亦空门,即昆勒论之所申也。非有非空门,未见论来。有人言犊子阿毗昙申此门意,未可定用。然假人不有四门是同,唯论实法,四相有异。若毗昙明析色,存于邻虚;成实析色,破于邻虚;昆勒说色,亦有亦无。第四门意,例应双遣,然此四门,诠法虽殊,谛理是一。若不得意,四门成诤。故《大论》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入阿毗昙,即堕有中,入空门即堕无中。」又大师云:「数存邻虚,论破邻虚,此与邪无相滥等。若得意者,色若粗若细。」总而观之,无常无我,破于见爱,得入空平;双亦双非,语似中道,理只在空。但能从容,会入空理,节节人法,例前可知。

  ○二摩诃下衍三,初明体空通三教。

  ﹝智者疏﹞摩诃衍中明人法者,亦不言人空法不空,亦不言体有假用。但观假名阴入等,性本自空。故《大品》云:「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始从初心,终于后心,常观人法俱空。」故《大论》云:「菩萨常观涅槃行道。」

  ﹝知礼记﹞不言人法空不空者,异彼毗昙,观人空时,未破实法;不言体有假用者,异彼成实,揽实法体成假人用。但观人法本自不生,今亦无灭。色是五阴之首,我是十六之初,故各举一以例其余,人法即空故曰如也。观此二空始因终果,若人若法,不生不灭,名为涅槃。常修此观以行正道,应知《大品》谈空义含深浅何者?若钝根者谓但空有,即入偏空证其通理;若利根人一闻于空,知空二边名见中空,属后二教。又此中空复分二种:离边而解,此当别理;即边而解,乃属圆理。如来巧智善谈于空,能被三根断证不等。又复应知,彼经空义虽通三教,今之人法非前二种,唯用最后即边之空,净其二执成圆假实。若不尔者,非今人法。

  ○二以观下明缘了通别圆者。

  ﹝智者疏﹞以观人空,即是了因种子者。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佛者即觉,觉是智慧。始觉人空,终觉法空,故知观人空是了因种也。」

  ﹝知礼记﹞前明二空未明缘了,意虽在圆,通人有分。今约二空,明二佛性,故在圆别,不涉通门。今文既以观人法空,明二因种。一言于空须分二种:若毕竟空,观于人法,显圆二因;若次第空,观于人法,即别二因。文以无上人法为缘了种,亦须善别百界假实。为佛涅槃,斯为圆观,若唯佛界,故属别也。文意在圆,别人有分,释此为二,初了因中。以观人空,即了因种者。大乘空观荡情显德,今经既以智慧目人,故人执空则智人显,况观本空乃显本智。本智即是性德了因,故引论文果佛为证,则因果不二,修性一如。故知今文正明圆观,言始觉人,空终觉法空者,人是觉智,不独自空人执,复能空于法执。虽云始终,非次第观。此由大乘观性相二空,破生法二执,显真俗二谛,观虽不次说有始终故也。如《大本》疏》云:「真谛即法空,俗谛即生空,俗假真实。」《辅行》云:「若有性执,世而非谛,破性执已,乃名世谛。」故云世谛破性,性执破已。但有名字,名之为假,假即是相,为空相故。观于法性,观理证真,名真谛破相,空非前后二谛同时,为辩性相前后说耳。思之思之!不见此意徒谓即空。(上皆《辅行》)此明觉智一念之中空人法执,有始终义,勿迷此语定判属别说。时非行时,斯之谓也。

  ○二缘因中。

  ﹝智者疏﹞观法空是缘因种者。《大论》云:「法无上者涅槃是,以生死阴断涅槃阴兴。」《大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识亦如是。」《大品》云:「菩萨行般若时,得无等等色,无等等受想行识。」当知涅槃是无上法也,揽此法成无上之众生,号之为佛。故知观法空,是缘因种也。

  ﹝知礼记﹞观法空即缘因种者。由觉智故法执既亡,五阴清净,乃以净阴而为缘因。况了本空乃阴本净,本净之阴名性缘种,故引《大论》《大经》极果法空,及《大品》真因法空,以显缘因相。当知真因极果,既十界圆融,则百界五阴皆无上之法,揽此等法称之为佛。若以三千言之,则众生一千皆佛之假名,阴土二千皆佛之实法。故荆溪云:「三千果成,咸称常乐。」又云:「一佛成道,法界无非此佛之依正。修德既尔,性德本然。」问:「文中缘了,【立+立】云种者,其义何耶?」答:「夫言种者,凡有二义:一敌对论种,如三道是三德种。二类例论种,如缘了是智断种。性德法身为修德法身种,此二皆取能生之义也。若以二空为种即类例义,若以二执为种即敌对义,今文既云观人法空即缘了种,是类非对。若就觉智,观于二空为二因种,则取修二类于果二。若就性德本自二空,为二因种,则取理净类于已净。故圆论性种有对有类,别无对种,学者审思。圆教反是,学者思之。」

  ○三以观下,明即离唯圆顿二,初约六法示三因二,初引经标即离。

  ﹝智者疏﹞以观人法空即识三种佛性,故《大经》云:「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

  ﹝知礼记﹞众生佛性者,性德三因也。六法者,五阴神我也。斯盖本觉常寂常照常非寂照,寂是缘因,照是了因,双非是正因,此三于六不即不离,乃不思议不生不灭之六法也。立门既妙,故别初心,不能造趣。

  ○二不即下,据理明即离。

  ﹝智者疏﹞不即者,此明正因佛性非阴非我。非阴故非法,非我故非人,非人故非了,非阴故非缘,故言不即六法也。不离六法者,不离众生空而有了因,不离阴空而有缘因,故言不离六法也。

  ﹝知礼记﹞正因不即者,正非寂照,故不即一切。迷时不即我阴人法,解时不即修中缘了,良以始终无变改故也。缘了不离者,性德二因,既当而寂而照。寂是百界实法,照是百界假人。此之假实,能迷能解。迷故举体,而为一界假实。即非局而局,是故二因不离六法。若即迷成解,转成修中缘了,破于二执,显本寂照百界假实,名为二空即非遍而遍,故云不离众生空,而有了因。不离阴空,而有缘因。结云:不离六法者,不动我阴,而成二空故也。只一觉性,具三种德,名为三因。即三而一,即一而三,非一非异,不纵不横。欲彰秘藏,绝乎思说,故对六法,言非即离。人见文中,正因不即,缘了不离,不达妙旨,分对而已。应知一王一数,一根一境,随迷随解,从因至果,但趣举一,皆名佛性不可谓是,不可谓非。故云不即六法,不离六法,亦名一念,即空假中,中故不即空假故不离。义非异途,故此观唯属圆教。

  ○二佛从下,约三性明分证。

  ﹝智者疏﹞佛从初发心,观人法空,修三佛性,历六即位,成六即人法。今观世音,未是究竟之人法,即是分证之人法。

  ﹝知礼记﹞言佛从者,欲对观音明分满故。佛于三性六即究满,良由初心,能以三观,观于六法。应知三性,即是性中三德三观。初发心时,须于性三,起于修三。六位虽殊,三性无别,是则六即,皆是无上人法。故下结云:二番问答,是分释无上人法也。

  ○三前一下,结文有二,初结指经文。

  ﹝智者疏﹞前一番问答,是分释无上之人,称观世音,后一番问答,分释揽无上之法,故称普门。

  ○二当知下,结归题目。

  ﹝智者疏﹞当知人法因缘故,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知礼记﹞可见。

  ○二慈悲,三初标示。

  ﹝智者疏﹞二释慈悲者,悲名愍伤慈名爱念。愍故拔苦,念故与乐。

  ○二菩萨下,解释二,初约四誓论功二,初明须誓三初须誓意。

  ﹝智者疏﹞菩萨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故须发弘誓,加持使坚。

  ﹝知礼记﹞所言慈悲,弘誓者简于凡小,无誓慈悲,显今菩萨有誓慈悲。

  ○二譬如下,举喻显。

  ﹝智者疏﹞譬如工匠造物节廨,虽复相应,若无胶漆,则有零落。

  ﹝知礼记﹞慈悲摄生,如节廨合,无誓胶漆,拔与不长。

  ○三誓愿下牒,喻结。

  ﹝智者疏﹞誓愿如胶,亦复如是。

  ○二悲心下,示运心二,初二誓明悲。

  ﹝智者疏﹞悲心愍伤,拔于世间苦集因果兴两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量誓愿断,此两誓愿,从大悲心起。

  ﹝知礼记﹞今既通示世间之言,兼两三界,后出世间,亦当例此。

  ○二以慈下,二誓明慈。

  ﹝智者疏﹞以慈爱故,欲与道灭,出世因果之乐,兴两誓愿。所谓法门无边誓愿知,无上佛道誓愿成,此两誓愿,从大慈心起。

  ﹝知礼记﹞前拔苦中,果重因轻,故先拔重。今与乐中,因显果密,故先与显。斯是菩萨,利物之心,则与声闻,知苦断集,慕果修因不同故也。若璎珞中,明四誓云:「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未得灭谛,令得灭谛。」彼经所立,四皆利他。今文所列,三通自行。应知语有自他,意必双具。

  ○二但前下,约四教辩相。

  ﹝智者疏﹞但前明人法,凡圣不同,今辩慈悲,大小亦异。

  ﹝知礼记﹞以其立誓,须依四谛,若不依谛,名为狂愿。何者?四既称谛,则能审实迷解之相,苦乐之际,依此起誓,方有拔苦与乐之理。傥于法不谛,徒兴与拔之心,终成狂简之愿。此有二,初例前科。

  ○二若三下,明四教依谛立誓。

  ﹝智者疏﹞若三藏行人,观分段生老病死八苦,即起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若观分段颠倒结业,而起誓愿:烦恼无量誓愿断。欲令众生观此因果,无常生灭,念念流动,修于道品,即起誓愿:法门无量誓愿知。若观真谛,无为之理,即起誓愿:无上佛道誓愿成。如此慈悲,缘有作四谛所起也。

  ﹝知礼记﹞须知权实,各有事理,故以四教明乎谛相、生灭、无生、无量、无作,皆明菩萨依之起誓初三藏。此教为于迷真重人,说世出世二因二果,不即真理故互生灭菩萨观此。兴有作誓,有生可度,有惑可断,有法可知,有佛可成,四皆有作谛使然也。问:「三藏所谈,灭非真谛,今文依灭,起第四誓,那云真谛无为理耶?」答:「灭谛之体,是二涅槃,虽非真谛,能冥于理。故云因灭会真,道是灭因,苦集违理,佛既契真,故成佛誓,观真而发。」

  ○二复次下,通教。

  ﹝智者疏﹞复次通教,观老死八苦,如幻如化,众生颠倒,谓为真实,即起誓愿。观贪恚痴等,如幻如化,众生颠倒,为之受恼,即起誓愿。观即色是空,即识是空,即贪痴等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空亦不可得,而众生不能即色是空,即起誓愿。又观涅槃,若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化,而众生谓有佛道可求,即起誓愿。是约无生四谛,起慈悲誓愿也。

  ﹝知礼记﹞所拔所与,二因二果,大同前教,但以此教所被之机,迷真轻故。事皆即理,四【立+立】如幻,不生不灭。所谓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灭相,观此四谛而起四誓。谛既如空,誓亦如幻,言若有一法过涅槃等者。《大论》第五十,先引经云:「诸天子心念,应何等人,听须菩提所说。须菩提知诸天子心念,语言如幻人听法,无听无闻,无知无证,乃至云佛亦如幻化,涅槃法亦如幻化。」论释云:「一切众生中佛第一,一切法中涅槃第一,闻是二事如幻惊疑。谓须菩提错说,为听者【忏-千+吴】,是故更问须菩提。须菩提言:『以二法皆从妄法生故,法属因缘,无有定实。』须菩提作是念,假令有法过胜涅槃能令如幻,何况涅槃!」

  ○三别教。

  ﹝智者疏﹞别教观假名之法,森罗万象,应须分别,导利众生。那得沉空取证,观此苦果,非止一种,即起誓愿。无量之苦,由无量集,集既无量,治亦无量,灭亦无量。如此誓愿,缘界内外苦集因果,无量四谛,而起誓愿也。

  ﹝知礼记﹞此教为迷中重者,虽谈无作,果不通因。故初发心,但依无量所诠森罗万像之法,皆为迷于如来藏性而起。然此藏性,虽不具九,而能随缘变造诸法。性随染缘,则起世间无量苦集。性随净缘,则起出世无量道灭。故妙玄明别教如来藏者,名为妙有,为一切法,而作依持。从是妙有出生诸法等,但由苦集,定能为障。故须别缘道灭,对而翻之。先以生灭四谛,伏于通惑;次以无生四谛,断于见爱;中以无量四谛,破于尘沙;后以无作四谛,断于无明。此四四谛,在于别教,皆名无量,故云缘界内外苦集因果,无量四谛而起愿也。所以然者,盖知一切迷解之本,皆是佛性。性无量故,谛称无量。前教不尔,故不受名。圆教虽有无量之义,三皆即实,故云无作。

  ○四圆教二,初示四誓二,初明誓相。

  ﹝智者疏﹞圆摄(编者注:按大正藏《观音玄义》,「摄」字当为「教」字。)观法界圆融,本非违非顺,非明非闇。无明闇故则违,违之则有苦集因果;智慧明故则顺,顺之则有道灭因果,缘此违顺因果,而起慈悲。

  ﹝知礼记﹞法界者,即十法界也。圆融者,总论百界,别语三千。既生佛依正,互具互遍,故曰圆融。非违等者,以性夺修,千法皆性,何修不泯?破戒比丘,不入地狱,清净行者,不入涅槃。岂唯地狱涅槃即性,抑亦破戒净行非修。非违非顺,泯苦灭也;非闇非明,泯集道也。无明闇故则违等者,上示全修即性,是故俱非。今论全性起修,是故俱立。荆溪云:「性无所移,修常宛尔。」既观不违而违,故起悲愿拔其二苦。既观非顺而顺,故起慈愿,与其二乐。由知法界圆融,故非违顺,亦由法界圆融,故有违顺。有违顺,故起誓,非违顺故无缘。

  ○二譬如下,明无缘二,初喻。

  ﹝智者疏﹞譬如磁石,不作心想,任运吸铁。

  ﹝知礼记﹞不得前意,此喻莫销。

  ○二令此下,法。

  ﹝智者疏﹞令此慈悲,不作众生,及以法想。任运拔苦与乐,故名无缘慈悲也。

  ﹝知礼记﹞正以三慈,分缘无缘。若依生法,则缘有空。心若即中,方绝缘念。以绝念故,乃能周遍法界,任运与拔。《大经》十四梵行品初云:「慈有三种:一缘众生,二缘于法,三者无缘。众生缘者,缘一切众生,如父母亲想。法缘者,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大论》二十亦云:「慈有三种:众生缘者,谓缘十方无量怨亲中人。法缘者,谓缘无漏罗汉、支佛、诸佛圣人,破吾我相,但观四缘,空五众法。无缘者,不住有无,唯诸佛有。」此与涅槃文意大同。又《大论》第五明悲,亦有众生等三。故知将三慈悲,以对三谛,义甚显了。今从胜说,但云无缘。若得无缘,必具生法。

  ○二菩萨下,明六即。

  ﹝智者疏﹞菩萨从初发心,修无缘慈悲,历六即位。今此观音,是分证慈悲。

  ﹝知礼记﹞皆由理具,方有事用。今全理慈,起修德五。而观世音,未臻究竟,犹处分真,欲令众生知理慈悲,修成五即。故兴两问,以生二答,槌砧相扣,器诸淳朴。

  ○三若前下,结归二,初结指经文。

  ﹝智者疏﹞若前一番问答,明无缘大悲拔苦,一心称名,即得解脱。后一番问答,从无缘大慈普门与乐,皆令得度。

  ○二故知下,结归题目。

  ﹝智者疏﹞故知以大慈大悲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知礼记﹞可解。

  ○三福慧三,初标示异名。

  ﹝智者疏﹞三释福慧者,亦名定慧。

  ﹝知礼记﹞福中之胜,不过于定。举胜摄劣,则五度备矣。

  ○二定名下,依名释义二,初明二法功能四,初定慧之功。

  ﹝智者疏﹞定名静爱,慧名观策。《大论》云:「定爱慧策。」

  ﹝知礼记﹞静爱观策者,由寂静故能爱摄诸行,由观照故能策进诸行。爱而不策,则生凝滞之心;策而不爱,则成散越之慧。爱策具足,方有趣果之功。

  ○二寂照下,福智之德。

  ﹝智者疏﹞寂照之智,无幽不朗,如明镜高堂,福德禅定,纯厚资发,如明灯净油。

  ﹝知礼记﹞寂照之智者,即权实二智也。无幽不朗者,即无三惑之暗也。福德禅定,必含诸度,及大小诸禅,以福资智,如油助灯也。

  ○三亦称下,目足之称。

  ﹝智者疏﹞亦称为目足备得,入清凉池,池即涅槃。

  ﹝知礼记﹞清凉池即涅槃者,涅槃必须三德具足,极在妙觉分通初住。

  ○四涅槃下,庄严之名。

  ﹝智者疏﹞涅槃称为二种庄严,庄严法身。

  ﹝知礼记﹞二严属修,法身是性。性有阙具,故使二修,有真缘之异,如下所辩。

  ○二释此下,约四教解释二,初明四教。

  ﹝智者疏﹞释此定慧,自有多种。三藏以无常观理为慧,以事中诸禅定为福,以定资慧,发真无漏。天然之理,名为法身。若通教但以体法,异于析法尔。若别教以缘修智慧,与诸禅定,助开中道法身也。圆教以实相观为慧,实相寂定为福,共显非定非慧之理,名实相法身。

  ﹝知礼记﹞三藏菩萨,虽云观理,伏而未断。且举诸禅,实兼余度,发真必在三十四心。若通菩萨,体法巧慧,理度助之。因即发真,至佛方竟。别人虽信能造之心,即是佛性,性不具九,为惑所覆。故须别缘,真中二理。破通别惑,是故名为缘修智慧。乃以俗谛诸禅三昧,助显法身。圆谈性恶了惑实相,即为能观,名实相观。定亦如是,名实相定。复以实相,名所显身,即一而三,名定慧身;即三而一,同名实相。若昧性恶,何预初心。

  ○二今圆下,示圆六即。

  ﹝智者疏﹞今圆教菩萨,从初发心,修此不二定慧,历于六即。

  ﹝知礼记﹞如文。

  ○三观音下,结指经题二,初指经文。

  ﹝智者疏﹞观音所以用智光照苦者,苦是颠倒迷惑所致,智慧是破惑之法,故智慧能拔苦。《华严》云:「又放光明名智慧,又放光明名无恼。」《思益》亦然。《请观音》云:「普放净光明,灭除痴闇暝。」故知前问答,应机拔苦,是从慧庄严以得名。后问答,住首楞严普现色身,不起灭定。现此威仪,安禅千偈,赞诸法王。故知普门示现,从福德受名。

  ﹝知礼记﹞言智光照苦者,经无此文,而有其义。无量众生遭苦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是智照,照即光也。观音妙智,即是众生三道之体。众生迷故,颠倒乃生。观音照之,解脱斯在。频引三经放光文者,若非色者,安得云放?若定是色,那名智慧?故知色心,其体不二。色性即智,智性即色,岂惟光然。一切色然,普现色身,义准可识,又岂独果事。实存因理,良由理具。方有事用。

  ○二良以下,结归题目。

  ﹝智者疏﹞良以福慧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四真应三,初标名示义。

  ﹝智者疏﹞四释真应者,真名不伪不动,应名称适根缘,集藏名身。

  ﹝知礼记﹞二身皆有集藏之义,真集一切智慧,藏于一心;应集一切神通,藏于一色。色心不二通慧一如,唯色唯心,斯之谓也。

  ○二若契下,对拣是非二,初约法示三,初法。

  ﹝智者疏﹞若契实相不伪不动之理,即能称机而应。

  ﹝知礼记﹞实相之体,即是法身。能契之智,即自受用报。此二于今,皆名真身。法报既冥,则能称机起胜劣等应。

  ○二譬如下,喻。

  ﹝智者疏﹞譬如揽镜像对即形。

  ﹝知礼记﹞揽镜譬证真,即形譬起应。

  ○三此之下,结。

  ﹝智者疏﹞此之真应,不得相离。

  ﹝知礼记﹞三千俱体为真,三千俱用为应,此之真应,方不相离。无谋之说,义显今宗。诸家所谈,难逃作意。

  ○二若外下,就人简二,初简小外。

  ﹝智者疏﹞若外道作意修通,虽能变化,譬如瓦石,光影不现,岂可以此为应?尚未破四住,显偏真理,那忽有中道真应?若二乘变化修通所得,此亦非应,譬如图画,作意乃成,了不相似。

  ﹝知礼记﹞根本有漏禅境不明,纵少现通,不能益物。此简非应,尚未下,简非真也。若二乘等者,且举二乘,必兼两教,及二菩萨。准妙玄意藏通二教,皆是作意神通,以须灰灭。无常住本,不能起应。若别接通,别惑未断,亦不得应。纵令赴物,皆名粗应。若别初心,亦不能应。初地初得三观现前,证二十五王,三昧法身清净,无思无念,随机即对,是不思议妙应也。

  ○二大乘下,示圆人二,初明二身。

  ﹝智者疏﹞大乘不尔,得实相真。譬得明镜,不须作意,法界色像,即对即应。如镜写像,与真不殊,是时乃名真寂身应。

  ﹝知礼记﹞得实相真者,正语圆住。义该别地,与真不殊者,名质为真圣人应像。同机体质,已证众生本觉之性。用机百界应百界机,体本不二,安得少殊?

  ○二菩萨下示六即。

  ﹝智者疏﹞菩萨从初发心,历于六即。

  ○三今经下,结指经目二,初指经文。

  ﹝智者疏﹞今经前问答,明于真寂而不动,法界大益,观音从真身得名。后问答,明随机广利,出没多端,普门是从应身得名。

  ○二良以下,结题目。

  ﹝智者疏﹞良以真应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五药珠三,初标名示教。

  ﹝智者疏﹞五释药树王身。如意珠王身者,药王疗治苦患,出柰女经。珠是如意之宝。

  ﹝知礼记﹞柰女经者,具云佛说柰女只域经一卷。柰女,即维耶离国梵志家,柰树所生,颜色端正,宣闻远国。因蓱沙王往娉,后生一男,名曰只域。生时手把针筒药囊,至年八岁,广通医术,遍行治病。后逢小儿担樵,只域视之,悉见此儿五脏肠胃,只域心念本草经说:有药王树,从外照内,见人腹脏。此儿樵中,得无有药王树邪?即往问儿卖樵几钱?儿曰:「十钱。」便雇钱取樵,下樵置地,闇冥不见腹中。只域思惟,不知束中何所为是药王。便解两束,一一取之,以著小儿腹上,无所照见。辄复更取,如是尽两束樵。最后有一小枝,裁长尺余,试取以照,具见腹内。只域大喜,知此小枝,定是药王。悉还儿樵,儿既得钱,樵又如故,欢喜而去。只域于国遍治病人,皆以药王照视,悉见病本,然后治之,无不愈者。今取譬真身拔苦,如药王之治病也。珠是如意之宝者,如华严中,得摩尼珠,十种莹治,能雨众宝。今取譬应身与乐,如摩尼之雨宝也。

  ○二广历下,约教辩能二,初略指三。

  ﹝智者疏﹞广历诸教,明治病得宝。

  ﹝知礼记﹞随教浅深,益物广狭,以明治病得宝之相。

  ○二今约下,广明圆二,初释二身二,初药树身二,初喻。

  ﹝智者疏﹞今约圆教明者,如《华严》云:「有上药树,其根深入,枝叶四布,根茎枝叶,皆能愈病,闻香触身,无不得益。」

  ﹝知礼记﹞根深,喻真妙。四布,喻应广。示理行果教,如根等次第。信行修四,如闻获益。法行修四,如触获益。

  ○二菩萨下,法。

  ﹝智者疏﹞菩萨亦如是,大悲熏身,形声利物,名大药王身。

  ﹝知礼记﹞今品初段,专明拔苦,即是大悲熏于真身,与治病义齐也。形声利物,且就通说。若据经文,须在冥益,不以形声,合前闻触,意亦在兹。

  ○二又如下,珠王身二,初喻。

  ﹝智者疏﹞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珍宝,随意而不穷不尽。

  ﹝知礼记﹞如文。

  ○二菩萨下,法。

  ﹝智者疏﹞菩萨大慈熏身,与众生乐,名如意珠王身。

  ﹝知礼记﹞即以大慈熏于应身,普令得乐,与宝义同也。问:「大悲熏真,其相如何?」答:「真是妙智,能破妄惑;悲名愍伤,能拔他苦。同是法身,一清净用耳。欲彰照理,有利他益,故立拔苦之悲,熏于破惑之智,即显有悲之智,普除众生妄惑之苦,例于大慈熏应与乐。同是法身一自在用,一用二能,故有能熏所熏之义。良由应身,本是自行证得之法,以慈熏故,方遍益他,然则慈心非不熏真,悲心非不熏应,真身非不与乐,应身非不拔苦。欲令易解,是故经文。寄两问答分别说也。」

  ○二此亦下,辩六即。

  ﹝智者疏﹞此亦约六即判位。

  ﹝知礼记﹞博地已具治病雨宝二种之理,与佛不殊,名字已上随浅随深,能治能雨。

  ○三就前下,结指经目二,初指经文。

  ﹝智者疏﹞就前问答,遍救幽畑苦难,此从药王身以得名。从后问答,称适所求,雨实相雨,得涅槃乐,此从如意珠王身以得名。

  ○二故知下,结题目。

  ﹝智者疏﹞故知二身因缘,名观世音普门也。

  ○六冥显三,初释名。

  ﹝智者疏﹞六释冥显两益者,冥是冥密,显是彰露。

  ○二大圣下,辩相二,初明二益三,初示相。

  ﹝智者疏﹞大圣恒以二益,利安一切,而众生及以下地,日用不知。

  ﹝知礼记﹞大圣常以真智冥熏妙色显被,无明隔故益而不知。

  ○二譬如下,举譬。

  ﹝智者疏﹞譬如日月照世,盲虽不见,实荷深恩。

  ﹝知礼记﹞两曜,喻二益。盲者,喻无明。凡小全在,下地分隔,眼瞙既有厚薄之殊,故不见之相,不可一揆。

  ○三故药下,引证。

  ﹝智者疏﹞故药草喻云,而诸草木,不觉不知,只同是一地。下品不知上品,冥显两益。如文殊不知妙音神力所作,以不知故,名为冥益。

  ﹝知礼记﹞三草二木,而皆不知一地一雨,下不测上,亦通圆人,故引妙德不知妙音。言以不知故,名为冥益者,此明二身于不知者皆称冥益,即彰真应。于其知者,皆称显益,发智见理,于真显益,见身不识,但荷冥利,真冥应显,可以意思。

  ○二此亦下,明六即。

  ﹝智者疏﹞此亦约六即判位。

  ﹝知礼记﹞理同极圣,此则不论。名字即人所有智行,兼他之益,彼七方便,受而不知,况内外凡。二益非薄,皆知即性,故离我能。

  ○三若就下结指二,初指经文。

  ﹝智者疏﹞若就前问答,不见形声,密荷深祐,名为冥益。圣人之益,虽不可知,圣欲使知【虫+昆】虫能知。如后问答,亲睹色身,得闻说法,视听彰灼,法利显然。

  ﹝知礼记﹞前论真应,各有冥显,斯为尽理。今以人法,别对二益,且随文尔。

  ○二故知下,结题目。

  ﹝智者疏﹞故知观音,从冥益得名,普门从显益得名,以冥显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七权实三,初释名。

  ﹝智者疏﹞七释权实者,权是暂用,实非暂用。

  ﹝知礼记﹞暂用则权宜,非暂则究竟。

  ○二略言下辩相二,初泛明三种二,初总示三种。

  ﹝智者疏﹞略言权实,则有三种:一自行论权实,自观中道为实,二观为权。二就化他论权实,他根性不同,或说权为实,说实为权,不可定判,但约他意,以明权实也。三自行化他合明权实者,若自观三谛,有权有实,皆名为实,化他随缘,亦有权有实,皆名为权。

  ﹝知礼记﹞即唯自唯他,及自他共,以诸经论所谈权实,其相不同。或言自行有权有实;或许化他,有权有实;或经论说自行之法,皆名为实,化他之法,皆名为权。是故今家凡论权实,须明此三。若不然者,禀学之徒,则不尽知权实之相,于诸经论,不免生疑。复应了知,权实法相,或约理事,或约理教,教行缚脱,因果、体用、渐顿、开合、通别、悉檀,皆通自他,及自他共。今以中观,对于二观为权实者,似用因果而辩三番,自修三观,为自行权实。若约化他,但随他意,四悉适时,不可定判。若第三番,自行三观,有权有实,以顺智故,只称为实;化他之法,虽有权实,以顺情故,唯称为权。

  ○二用此下,遍历诸教二,初略指四教。

  ﹝智者疏﹞用此三义历四教。

  ﹝知礼记﹞随教浅深,明理事等,约自约他,及自他共义皆不阙。

  ○二复就下,明圆六即。

  ﹝智者疏﹞复就自行权实,明六即判位。

  ﹝知礼记﹞六通三教,即唯在圆,复就自行,明六权实,从因至果,义便故也。

  ○二寻此下,别用第三。

  ﹝智者疏﹞寻此品意,是明自行化他论权实。

  ﹝知礼记﹞前番问答有权实,七难二求在权,永离三毒是实。以由大士,用于自行一心三观,观其音声,今皆解脱,故都判为实。后番问答,十界身说,显有权实。以是大士,随差别机,示种种应,故都判为权。此乃判于自行化他,以为权实,无第三番,如何分经两段而对权实。

  ○三前问下,结归二,初结指经文。

  ﹝智者疏﹞前问答,从自行化他之实智益物;后问答,从自行化他之权以益物。

  ﹝知礼记﹞前后皆云自行化他者,简异单自行,单化他权实,意云前番是自他相对之实,后番是自他相对之权。

  ○二故知下,结归题目。

  ﹝智者疏﹞故知权实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八本迹三,初名义。

  ﹝智者疏﹞八释本迹者,本名实得,迹名应现。

  ﹝知礼记﹞《净名玄义》云:「所言本迹者,本即所依之理,迹是能依之事,事理合明,故称本迹。]譬如人依住处,即有行往踪迹也。住处是所依,能依之人,有行往之迹。由处有迹,寻迹得处,当知若高若下,实得皆本。若高若下,应现皆迹。

  ○二若通下解释二,初通凡渐。

  ﹝智者疏﹞若通途作本迹者,世智高凡夫,本意难测,乃至别教本迹。

  ﹝知礼记﹞世智高者,诸有施作,但见踪迹,莫知本意。二教贤圣,至别似位。本所证得,下位焉知,节节皆可通论本迹。

  ○二局圆圣二,初局分满二,初略示。

  ﹝智者疏﹞若圆教无始发心,初破无明所得法身者,名之为本。垂形百亿,高下不定,称之为迹。

  ﹝知礼记﹞的论其本,须破无明,证法身体所垂之迹,或九界身,或现八相。

  ○二若一下简判二,初简一往。

  ﹝智者疏﹞若一往判真应,多用上地为真为本,下地为应为迹,地地传作此判,真本唯据于高,应迹唯指于下。此义不可。

  ○二今细下,取细明二,初约义明二,初明本迹通高下。

  ﹝智者疏﹞今细明本迹,则与真应异。本是实得,始坐道场,及初住所得法身,即是其本迹为上地之佛,及作上地菩萨。悉名为迹,不可以上地高故,称之为本,始得初住目之为迹。

  ﹝知礼记﹞若知四句释之方尽。一本下迹高,初住法身,迹为八相。上位菩萨八相,元是妙觉威仪,故云迹高。二本高迹下,妙觉法身,迹为下地,及九界相。三俱高,妙觉法身,迹为八相。四俱下,初住法身,迹为九界。中四十位,本迹高下,可以意知。

  ○二何以下,明实得辩是非。

  ﹝智者疏﹞何以故?实不得上地,上地非本;实得下地,下地非迹。

  ○二故寿下,引文证。

  ﹝智者疏﹞故《寿量》云:「随自意,随他意,是本迹意也。」

  ﹝知礼记﹞自意是本,他意是述。

  ○二就本下,通六即。

  ﹝智者疏﹞就本迹明六即。

  ﹝知礼记﹞五位本迹,理皆具足。

  ○三就前下结归二,初指经文。

  ﹝智者疏﹞就前问答,不可说示,但冥祐前人,从本地得名。后问答,殊形异状,应现度脱,从迹地得名。

  ﹝知礼记﹞前以实本益他,后以垂迹益他。

  ○二故知下,结题目。

  ﹝智者疏﹞故知本迹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九缘了三,初标示名义三,初示名义。

  ﹝智者疏﹞九释了因缘因者,了是显发,缘是资助;资助于了,显发法身。

  ﹝知礼记﹞此之名义,修性皆然。

  ○二了者下,辩流类。

  ﹝智者疏﹞了者,即是般若观智,亦名慧行正道、智慧庄严。缘者,即是解脱,行行助道,福德庄严。

  ﹝知礼记﹞类至极果,节节名异,其体不殊。

  ○三《大论》下,引论释。

  ﹝智者疏﹞《大论》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种。」种喻于缘,耘喻于了。

  ﹝知礼记﹞缘了之相,实同耘种,非此二力,性田不丰。

  ○二通论下,依教解释二,初诸教皆具。

  ﹝智者疏﹞通论教教,皆具缘了义。

  ﹝知礼记﹞藏通义立,全乖性种。别教虽有,初心别修。唯有圆教,修性不二。虽云皆具,须辩此殊。

  ○二今正下,克就圆论二,初克辩二因二,初明二种因果。

  ﹝智者疏﹞今正明圆教二种庄严之因,佛具二种庄严之果。

  ﹝知礼记﹞此中二因,且在修类。

  ○二原此下,讨二种根本三,初总明性德。

  ﹝智者疏﹞原此因果根本,即是性德缘了也。此之性德本即有之,非适今也。

  ﹝知礼记﹞前之因果,犹在修中,今穷其源,性具缘了。《净名》云:「一切众生本涅槃相,不可复灭,本菩提相不可复得。」《起信论》明真如二德,谓如实空,如实不空,当宗明三千即空,三千即假,皆是性德缘了文也。

  ○二《大经》下,别引文释二,初证释了因。

  ﹝智者疏﹞《大经》云:「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亦用菩萨,修习空故。」见诸法空,即了因种子,本自有之。

  ﹝知礼记﹞不明三千,徒消一切。非空假中,莫辩自空。如实空性与一切染,本不相应。一切染者,不出三惑。自非本性,即空假中,岂能不应一切染邪?乃毕竟空为了因性,亦用等者,全性起修。方见本空。

  ○二又云下,证释缘因。

  ﹝智者疏﹞又云:「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思益》云:「一切众生,即灭尽定。」此即缘因种子,本自有之。

  ﹝知礼记﹞经云:「众生即菩提相,及涅槃相。」或谓理中独具佛德,今文众生,有初地味禅,及灭尽定,岂非性具天法声闻法邪?既具此二,余诸法界,那不具邪?又具二定者,从二习果,及报果说,岂不各具性相等邪?不以理具,而消此文,如何欲散,便是灭定,性德缘因,于兹验矣。

  ○三以此下,依性立修。

  ﹝智者疏﹞以此二种方便修习,渐渐增长,起于毫末,得成修得合抱大树,摩诃般若,首楞严定。

  ﹝知礼记﹞以此二种者,性种也。方便等者,智行也。毫末者,类种也。由斯性类,修成智行,乃至二严。

  ○二此一下,不论六即。

  ﹝智者疏﹞此一科,不论六即,但就根本性德义尔。

  ﹝知礼记﹞此科正意,但明理即,非论五位。

  ○三前问下,结指经题二,初指经文。

  ﹝智者疏﹞前问答,从了种受名。后问答,从缘种受名。

  ﹝知礼记﹞明今二严,必有其本,故从二种受名。

  ○二故知下,结题目。

  ﹝智者疏﹞故知了因缘因,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十智断三,初略标。

  ﹝智者疏﹞十释智断者。

  ○二通途下,广释二,初不二而二明智断二,初约通途明二德。

  ﹝智者疏﹞通途意智,即有为功德满,亦名圆净涅槃。

  ﹝知礼记﹞言通途者,此解兼别,以有为无为,对智断故。若唯圆说,苦集尚无作,智断岂有为?然名虽借别,其意唯在圆。以修妙三观,得成圆断功。因时立此能,至果须休息。故将无作行,暂立有为名。断德称无为,别从道后立。此犹教道设,是故曰通途。此文自二,初智德二,初列异名。圆净等者,智极故圆,惑尽故净。不生不灭,名为涅槃。

  ○二言有下,释有为。

  ﹝智者疏﹞言有为功德者,即是因时智慧,有照用修成之义,故称有为。因虽无常,而果是常,将因来名果,故言有为功德满也。

  ﹝知礼记﹞智虽无作有断证功,故借别教,立有为称。因虽无常者,涅槃经中,因外道辈,执因是常,成无常果。佛用别教,以无常因,感常住果,而对破之。故因无常,犹在别教,将因等者,由惑未断,故起智照。一分惑灭,一分智忘,故智无常。既有照用,故名有为,果既惑尽,称理常住。更无为作,将因名果。故令智满,受有为名。

  ○二断即下,断德二,初列异名。

  ﹝智者疏﹞断即无为功德满,亦名解脱,亦名方便净涅槃。

  ﹝知礼记﹞解脱者,不系名解,自在为脱。在染不染,名之解脱。方便等者,机生则生,是生不生。机灭则灭,是灭不灭。权示生灭,不被染碍。故此涅槃,名方便净。

  ○二言无下,释断义二,初简小。

  ﹝智者疏﹞言无为者,若小乘但取烦恼灭无为断,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此乃无体之断德也。

  ﹝知礼记﹞不知三种世间常住,谓烦恼灭。便无身心安能自在,名无体断。但于虚妄见思解脱,未得三千三谛自在。

  ○二大乘下,明大二,初正示。

  ﹝智者疏﹞大乘是有体之断,不取灭无为断,但取随所调伏众生之处,恶不能染,纵任自在,无有累缚,名为断德。指此名无为功德。

  ﹝知礼记﹞妙觉三脱,名有体断。所言断者,任运断也。已有智德了三惑空,故处九道,恶自相离。众生之心,如涂胶手,捉物皆粘。诸佛之心,如净洗手,捉物不粘。已有智水,洗其胶故。致令净用,自然不著。此智断德,说有次第,用无前后。以三千法,究竟即空,名今智德;三千之法究竟即假,为今断德;三千之法,究竟即中,是法身德。道前道后,悉是一心,通教尚是双流,圆果岂当分隔。

  ○二故净下,引证。

  ﹝智者疏﹞故《净名》云:「不断痴爱,起诸明说。」又云:「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品,爱见为侍,亦名如来种。乃至五无间,皆生解脱,无所染碍,名为一切解脱。」即是断德无为也。

  ﹝知礼记﹞证有体断,见爱业报全体即是性恶法门。如富豪人,七宝家业,凡夫生盲,转动挂碍,为宝所伤。二乘热病,见是鬼虎,避走远去。圆人之眼,不盲不病,明见是宝,自在用与,非独不被损伤恐怖,而能以此自给惠他。于此证理,名为自给。以此利物,即是惠他。今之断德,正在惠他,此等皆由体达修恶,即是性恶,今明究竟体达位也。

  ○二寂而下,约寂照简非德。

  ﹝智者疏﹞寂而常照,即智德也。小乘灰身灭智,既其无身,将何入生死?而论调伏,无碍无染,灭智何所照寂?

  ﹝知礼记﹞常住寂照,妙色妙心,方名智断庄严之相。小乘灰断,身智俱忘,将何永度众生?将何常照寂理?

  ○二如此下,二而不二明三德二,初约即三明理极二,初明二三不殊。

  ﹝智者疏﹞如此智断圆极,故法身显著,即是三种佛性义圆也。

  ﹝知礼记﹞而寂而照,即是智断。非寂非照,即是法身。二德既穷,法身乃极,亦名究竟三种佛性。

  ○二法身下,明因果无别二,初别示三法因果二,初法身隐显。

  ﹝智者疏﹞法身满足,即是非因非果。正因满,故云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虽非是因,而名为正因。虽非是果,而名为法身。《大经》云:「非因非果名佛性者,即是此正因佛性也。」

  ﹝知礼记﹞法身一德,体非因果而有隐显者,斯由缘了逆顺故也。缘了逆性而成惑业,故使正因非隐而隐,名如来藏,缘了顺性,而成智断,故使正因非显而显,名为法身。虽有隐显,体无增减。故《大经》云:「非因非果。」

  ○二又云下,二德修性。

  ﹝智者疏﹞又云:「是因非果,名为佛性者,此据性德缘了,皆名为因也。」又云:「是果非因,名佛性者,此据修得缘了皆满。」了,转名般若。缘,转名解脱,亦名菩提果,亦名大涅槃果果,皆称为果也。

  ﹝知礼记﹞是因非果,复名佛性。佛是果称,岂非果法而为因种?是果非因,复名佛性。性是因称,岂非因法而为果德?不以修性缘了销之,此文安解。

  ○二佛性下,总示三法因果二,初约义示。

  ﹝智者疏﹞佛性通于因果,不纵不横。性德时名三因,不纵不横。果满时,名三德。

  ﹝知礼记﹞前虽因果,互是互非,而皆称佛性。验知缘了,通因通果,又言佛性。非因非果,良以正因。不即我阴,故曰非因。缘了,不离我阴,故曰是因。不即,故一点在上;不离,故二点在下。是故性三,不纵不横。又正因不即智断,故曰非果。缘了,不离智断,故曰是果。不即,故一点在上;不离,故二点在下;是故果三不纵不横。故知妙三,贯通因果,方得名修性不二。

  ○二故普下,引文证。

  ﹝智者疏﹞故《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

  ﹝知礼记﹞不达妙三,始终该互。普贤观文,如何可解?

  ○二智德下,复就二符经文。

  ﹝智者疏﹞智德既满,湛然常照,随机即应,一时解脱,断德既满,处处调伏,皆令得度。

  ﹝知礼记﹞若匪智德常照,何能即称即脱?若非断德遍调,安得身说普应?

  ○三前问下,结归二,初指经文。

  ﹝智者疏﹞前问答,从智德,分满受名。后问答,从断德,分满受名。

  ○二故知下,结题目。

  ﹝智者疏﹞故知以智断因缘,名观世音普门也。

  ○三问此下,贴文为证二,初约无文立难。

  ﹝智者疏﹞问:「此十义名字出余经,那得用释此品?」

  ﹝知礼记﹞揽乎别文立其总目,释题十义,名出余经。今经全无此文,何名揽别为总邪?

  ○二答大下,约有义答通三,初明衍义众经共用二,初约法义明。

  ﹝智者疏﹞答:「大乘义通,众经共用。

  ﹝知礼记﹞大乘诸部,皆谈中道,故使义门,可以共用。

  ○二若不下,以人师验。

  ﹝智者疏﹞「若不许此者,『佛性』出《涅槃》,『五住二死』出《胜鬘》,诸师那得浪用,通众经耶?

  ﹝知礼记﹞诸师说释诸大乘经,显理则须论佛性,指惑则莫非五住,岂以当经无文为责!

  ○二此品下,以二问答贴义无亏。

  ﹝智者疏﹞「此品在文,虽无十名,总将二问答,帖十义意,宛然可解。

  ﹝知礼记﹞十种别名文虽不列,以二问答,总贴十义,明如目击,故曰宛然。

  ○三今已下,别点句句证十义二,初结前有义,开后有文。

  ﹝智者疏﹞「今已如前,今更别点句句来证十义者。

  ﹝知礼记﹞前云在文无十名者,但无次第明示十名,若于品中散取诸句,则有文有义也。

  ○二如文下,约句对义。

  ﹝智者疏﹞「如文云:『以何因缘名观世音?』又云:『以是因缘名观世音。』即是据人名也。后文云:『普门示现。』即是明法也。『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即慈也。『愍诸四众』,即悲也。欲知智在说,十九说法,即智慧也。『一时礼拜,得无量无边福德之利』,即福德也。『自在之业』,即法身也。何故尔?法身于一切得自在,智慧契此,故名为业。《寿量》云:『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威神之力,巍巍如是』,如是满足之名,即是真身也。普门示现神通力,即应身也。『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即药树王身也。『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即如意珠王身也。『福不唐捐』,即冥益也。三十三身,即显益也。现佛身,即实智也。现余身,即权智也。观音身即本,余身即迹也。又大威神力是本方便力是迹,闻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若有闻是品者,即证了因。功德不少,即缘因。不肯受,常舍行故,及即时观其音声,观即智,皆得解脱。种种调伏众生,八万四千发心等,是利益即断也。」

  ﹝知礼记﹞自在之业,即法身者。真应二身,亦称色法,应则现色,真则冥法,名从所契,故曰法身。理具一切,一一融通,最自在也。业是德业,即智德也。真身契法,名自在业。巍巍,是重明高累之貌,高明如是,即满足也。此等理智相合,皆真身名义也。若运三业,无显应者,其福不失。须知密有与拔之功,即冥益也。常舍行者,毕竟空智,无所受著,故属智德。又以即观音声属智,皆得解脱为断,此彰二德,同时而用。应知句句证义,不独示其十义有文,亦显十重,二二互具。

  ○四料简二,初别料简十,初简人法二,初问。

  ﹝智者疏﹞第四料简者。问:「人对观音,法对普门者,方等有普门法王子。标于人名,此义云何同?」

  ﹝知礼记﹞彼经具明十法王子,观世音法王子外,自有普门法王子。既以普门而名于人,今释普门,那定属法。

  ○二答二,初立句二,初泛立四句。

  ﹝智者疏﹞答:「此应作四句分别:人非法,法非人;人即法,法即人。

  ﹝知礼记﹞句虽有四,义实唯二:不出相非及相即故。如此二义,皆通大小。今意在大,而论小乘即离句者,欲示名言,须将理定,所辩人法,若其不以二谛中道,甄其权实,但言即离,何能的显,今之相即?

  ○二若约下,以部对句二,初明诸部人法即离四,初《华严》。

  ﹝智者疏﹞「若约《华严》次第意,地前生死行人,未是实相之法,此法亦非彼人。若作不次第意者,人即实相,实相即人,人法不二也。

  ﹝知礼记﹞彼经别教,缘实相法。修次第行,未能即以实相之法为观行人,是故人法互不相即。圆观不次,即以实相为观行人,是故人法更互相即。别则证道方即,圆则始终不二。

  ○二三藏。

  ﹝智者疏﹞「若三藏有门,明无假人,但实法,此法非人。若空门揽实法,成假人,人法两异。若其不离人论法,不离法论人此乃是二谛意非中道之人法也。

  ﹝知礼记﹞此教有门,人如兔角故无,阴有生灭故实。此唯非句,空门两向,揽实为假,假实不同,名互非句,既不相离,复名互即。此教两门虽谈即离,人之与法,俱非中道。

  ○三方等。

  ﹝智者疏﹞「若方等对小明大,论人法者,明小,同三藏;明大,同《华严》。

  ﹝知礼记﹞四教【立+立】谈,藏通唯二谛,别圆同《华严》。

  ○四般若下例余。

  ﹝智者疏﹞「般若、涅槃等例尔。

  ﹝知礼记﹞般若荡相,钝谓但空,同前二谛。利分二种,同前别圆。涅槃四教,虽俱知常。初心用观,不无差别,藏通且须顺于二谛,别初心人,未即圆法。

  ○二今方下,明难。属方等即句。

  ﹝智者疏﹞「今方等中明普门者,即大乘意。

  ○二今明下,通难三,初正约即句通难。

  ﹝智者疏﹞「今明普门是法,何得有法无人?彼明普门是人,何得但人无法?此则人法互举,彼经标人,此处标法尔。

  ﹝知礼记﹞今品前问答观音属人能观,所观岂非法邪?若后问答,既以普门为所证法,此法岂无能证人邪?方等既以普门目人,能目普门,岂可非法?论其大意,观音普门,皆中道法,随悉檀益,将何目人?唯圆始终,即揽实相,而为假人。

  ○二例如下,傍取人物例显二,初以人显。

  ﹝智者疏﹞「例如小乘,明身子智慧第一,余弟子各就余法门论第一。本以智慧断惑,发真无漏,余人无慧,那得入道!既得道果,果知有慧,但各举其初门,别称第一。

  ○二譬如下,举物喻。

  ﹝智者疏﹞「譬如刀刃断物,必藉于背,方有利用。诸数如刀背,慧数如刀刃。

  ○三今普下,以人法互具结示三,初明法具人。

  ﹝智者疏﹞「今普门义亦尔,但以缘因之法,当普门之名,何得无了因之人耶?

  ○二若并下,明人具法。

  ﹝智者疏﹞「若并从观音标名者,此则通漫。欲使世谛不乱,互举别名。

  ○三如身下,以身为例。

  ﹝智者疏﹞「如身具六根,但称为净眼净意,岂得无余根邪?」

  ﹝知礼记﹞皆可见矣。

  ○二简慈悲二,初简慈悲名相三,初明与拔同异二,初与拔相兼问。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智者疏﹞料简慈悲者。问:「若大悲拔苦,苦除即是得乐。大慈与乐,乐至即是拔苦。何意两分?」

  ﹝知礼记﹞苦除即乐,如夕尽即晓;乐至苦除,如灯来闇灭。趣举一种,即有二能,何以慈悲而分两法?

  ○二答通下,与拔不俱答。

  ﹝智者疏﹞答:「通论如此,别则不然。譬如拔罪于狱,未施五尘,身虽免痛,根情未娱,此但拔苦,未名与乐。又如施五尘于狱,耳眼虽悦,不名拔苦,为从别义,各显一边,故别说尔。」

  ﹝知礼记﹞一能兼二,此就通论。对境发心,实须别说,故举二喻,以彰别相。

  ○二明喜舍阙具二,初问。

  ﹝智者疏﹞问:「此中何意不论喜舍?」

  ﹝知礼记﹞二答二,初不二是舍。

  ﹝智者疏﹞答:「四无量心,名虽有四,但是三义。《大经》云:『忧毕叉,毕叉名舍。』舍者,两舍也。即是非慈非悲,不二之意,不二而二,即是慈悲。

  ﹝知礼记﹞四无量心,舍无别体,奢摩他观体既是定,定能与乐;毗婆舍那观体既是慧,慧能拔苦。二观不一,即忧毕叉,亦名平等舍。故不二而二,则立慈悲;二而不二,即是于舍。今既明于不二,慈悲则已含舍。故不别立。

  ○二喜者下,苦在阙喜二,初约法释。

  ﹝智者疏﹞「喜名(编者注:按大正藏《观音玄义》,「名」字当为「者」字。),从乐生喜,初欲与乐,众生苦重,不能得乐,则无所可喜。若拔苦竟,即能得乐,还遂本怀,故乐后加喜。苦后无此,故不开喜。

  ﹝知礼记﹞今明慈悲,是立誓愿,运慈与乐,生既苦重。即须运悲,二俱未遂,何喜之有?福慧满时,药珠功毕,方与众生,生乎庆喜。

  ○二如阿下,引事例。

  ﹝智者疏﹞「如阿输加王,七日应死,虽有五欲之乐,忧苦切心。又如一身少许痛恼,能夺一身之乐,故知苦重,不得乐也。」

  ﹝知礼记﹞阿输加王,即育王弟,不归三宝,见兄饭僧,乃生嫌谤。育王见愍,设计劝之。王入温室,诈言已崩,策之绍位。方登御座,育王出怒,其罪当死,乃令七日受王五欲,使旃陀罗,逐日唱死。过已王问:「受乐否邪?」答言:「我闻几日当死,唯苦无乐。」王言:「沙门观念念灭,虽受供养,宁有著心。」阿输知已,出家修道得阿罗汉。少痛夺乐,近事可验。众生若此,故菩萨心,未生喜也。

  ○三问禅下,明支等前后二,初约前后问。

  ﹝智者疏﹞问:「禅支明喜在前,乐支在后,复云何?」

  ﹝知礼记﹞今论四等,慈悲喜舍,慈能与乐,则乐前喜后,何故禅支喜前乐后?初禅五支,谓觉观喜乐一心;二禅四支,谓内净喜乐一心;三禅无喜;四禅无乐。今约初二,皆喜在前,乐支在后,其意何邪?

  ○二答禅下,约自他答。

  ﹝智者疏﹞答:「禅支就从粗入细,此中庆彼得乐,故喜心在后也。

  ﹝知礼记﹞自证禅支,从粗至细,前喜后乐,利他四等,先与其乐,后方庆喜,故其次异。

  ○二复次下,简与拔有无三,初外道虚想。

  ﹝智者疏﹞「复次外道,修四无量,自证禅定,作想虚运彼无实益,不能令他拔苦得乐,虽自获定,虚妄世法,报尽还堕,不免于苦,自他俱无利益。

  ﹝知礼记﹞四禅四空,及四无量,十二门禅,根本定也。通于内外小大圣贤而修证之。若诸外道及正信凡夫修慈悲喜舍,自证此定,虚想众生,离苦得乐,于他无益,自虽暂益,不免退失。

  ○二若二下,明二乘自利。

  ﹝智者疏﹞「若二乘修四无量,但自拔苦,于他无益。自拔分段,未免变易,灰身灭智,非究竟乐。

  ﹝知礼记﹞二乘修此,虽不益他,自拔分段得小涅槃。

  ○三今菩下,明菩萨遍益二,初明行超凡圣。

  ﹝智者疏﹞「今菩萨不尔,非凡夫行,非贤圣行。非凡夫者,不同自受禅乐;非贤圣者,不同自拔于苦。不同自受乐故,即与他乐;不同自拔苦故,即拔他苦。

  ﹝知礼记﹞不同凡外随禅受生,异小贤圣,但自拔苦。盖非生法二种缘慈,乃以无缘法界与拔,令诸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

  ○二明同时与拔。

  ﹝智者疏﹞「亦是即拔苦是即与乐,即与乐亦是即拔苦,但分别说之,誓愿相对。前明拔苦,后明与乐尔。」

  ﹝知礼记﹞无缘慈悲,不二而二。用不异时,分别令解,故各说耳。言前明拔苦等者,从本怀故,先标于慈,若从用次,先拔后与,是故四誓,从用为次。

  ○三简福慧二,初定福智与拔所以二,初问。

  ﹝智者疏﹞料简福慧者。问:「观音对智称之而拔苦,普门对福见之而得乐,何也?」

  ○二答。

  ﹝智者疏﹞答:「智是光明,正治闇惑,惑是生死苦恼,若治闇惑之苦,岂不用智解之光?故称智慧人名即拔苦也。法是法门,门名能通,通至涅槃安乐之处。初习此法,是得乐因,后证此法,是得乐果。故对此普门,明其与乐也。」

  ﹝知礼记﹞因修福慧,至果则成智断二德。此德与生体性无二,故称观音智德人名,即能显召本性了种,是故能除闇惑苦也。若对普门,断德应身,即能引起本性缘种,是故获于因果之乐,若不尔者,何名感应道交?

  ○二问福下辩福慧一异是非二,初约隔异难。

  ﹝智者疏﹞问:「福慧相须,本不相离,若定而无慧者,此定名痴定,譬如盲儿骑瞎马,必堕坑落堑而无疑也。若慧而无定者,此慧名狂慧,譬如风中然灯摇飏,摇飏照物不了。故知福慧相资,二轮平等,堪能运载也。若尔何意以智慧拔苦,福德与乐邪?」

  ﹝知礼记﹞备举相资,难今隔异。

  ○二自有下,约偏圆答二,初立即离四句。

  ﹝智者疏﹞(编者注:据文意及体例,此处应漏缺「答:」)自有福德是智慧,智慧是福德。自有福德非智慧,智慧非福德。大小乘皆备四句。

  ﹝知礼记﹞大小皆四,故知即离,名同义异。

  ○二如六下,通偏圆诸教二,初明三教即离俱非二,初明小衍二初三藏。

  ﹝智者疏﹞如六度菩萨,修般若,分阎浮提为七分。此是世智不能断惑,此犹属福德摄,即名此福是智故。此智是福,不断惑故。若声闻人,智慧能断,苦者智慧非福德,如饿罗汉也。若福德非世智,亦非出世智者,如白象也。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知礼记﹞菩萨一位,得两即句;罗汉白象,得二离句;虽有即离,同在三藏。

  ○二若大下,大乘。

  ﹝智者疏﹞若大乘四句者,别教地前,三十心行行名福德,慧行名智慧,此慧不能破无明,此慧还属福德摄,不破无明故。此福是智慧方便,治取相故。若地前皆名福德,地上皆名智慧,此智慧非福德,福德非智慧。

  ﹝知礼记﹞约别地前,论于四句,初以行行,对于慧行,而为福慧,不破无明,故俱名福,即此二福,能破取相,复受智名,故此福智,当两即句。又地前福智,无明全在,故皆名福。地上福智,分破无明,故皆名智。此之福智,当两非句,故两四句,非今福智。

  ○二方等下,例二部。

  ﹝智者疏﹞方等般若,带小明大。若带小福慧,如前四句;明大福慧,如向四句。

  ○二今此下,明圆教开合俱是二,初释二,初二而不二三,初明相即。

  ﹝智者疏﹞今此普门,名福慧者,福即是慧,慧即是福,福慧不二。

  ﹝知礼记﹞一心三止为福,一心三观为慧,始从理性,终乎极果,定慧不二,是今两即也。

  ○二故大下,明互具。

  ﹝智者疏﹞故《大论》云:「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此慧那得无定,得首楞严定,何曾无慧?」论云:「健相三昧,能破强敌。」

  ﹝知礼记﹞般若既是尊妙人见,验慧具福。尊妙,即是上定故也。论即《大论》,彼翻首楞严为健相也。三昧既能破彼强敌,验福具慧,强敌即是无明故也。

  ○三《大经》下,明异名。

  ﹝智者疏﹞《大经》云:「佛性者,有五种名:亦名般若、亦名师子吼、亦名首楞严、亦名金刚、佛性等,即是定慧具足之名也。非禅不慧,非慧不禅,禅慧不二。」

  ﹝知礼记﹞五名之中,般若、师子吼是慧,楞严、金刚是定,佛性是通名也。既是异名,弥彰体一,是故此五,皆双具之称,复以无妨禅慧,以结不二。

  ○二不二下,不二而二。

  ﹝智者疏﹞不二而二,分门别说,作定慧二解。故《释论》解般若明十八空,解禅定明百八三昧。

  ﹝知礼记﹞法虽不二,不妨分门,各作名数而为解释。

  ○二此是下,结。

  ﹝智者疏﹞此是二说二,即不二。

  ﹝知礼记﹞论虽分门,别相而说,须知禅慧,毕竟不二。

  ○四简真应二,初正简真应二,初立句。

  ﹝智者疏﹞料简真应者,亦有四句之殊:非真非应,应而非真,真而非应,亦真亦应。

  ○二若非下,简示二,初简前三,句非。

  ﹝智者疏﹞若非真非应,此就理可解。又就凡夫不见理故非真,无用故非应,此亦可解。应而非真者,外道亦得五通,同他施化,通论亦得是应,而不得名真。真而非应者,二乘人入真断结,灰身灭智,不能起应,此亦是通论其真尔。

  ﹝知礼记﹞且简凡小,实兼通别。通教灰断,同藏二乘。地前作意,非不谋应。圆六根净,虽全性发。别惑在故,未名真应。

  ○二亦真下,示后一句是。

  ﹝智者疏﹞亦真亦应者,此则别显中道为真,即真而论用为应,真应不二,不二而二者,故言真应尔。

  ﹝知礼记﹞即真而应,世之常谈,自舍今宗,莫穷其妙。都为他师,不知性恶,致令起应,不得无谋,徒说无缘之慈,不究无缘之旨。

  ○二今依下,兼定常间三,初一往且分。

  ﹝智者疏﹞今依文互举,一往言其真应。前番问答,明真身常益;后番问答,明应身间益。

  ﹝知礼记﹞以经二段,别对常间。

  ○二常间下,二往互具二,初立。

  ﹝智者疏﹞常间不得相离,二鸟俱游,二往为论,真身亦恒亦不恒,应身亦间亦不间。

  ﹝知礼记﹞二鸟者,《大经》第八鸟喻品云:「善男子!鸟有二种,一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舍离。」此品答前云何共圣行。娑罗迦邻提,旧解或云娑罗一双,邻提一双,或云娑罗一只,邻提一只,或云娑罗翻为鸳鸯。章安云:「然汉不善梵音,只增诤竞。意在况喻,取其雌雄共游止息,以喻生死涅槃中俱有常、无常,在下在高,双飞双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广如彼疏。今喻二身,常间两益,不得相离者,乃是观音分证,涅槃中常,无常二用也。

  ○二若小下,释二初小。

  ﹝智者疏﹞若小乘明义,例如善吉,石窟观空,见佛法身,莲华尼则不见。此岂非小乘中真身,恒益不恒益义?丈六之应亦有见不见,此岂非应身,有间有不间义?

  ﹝知礼记﹞真理天然,是佛法体。善吉观见,常无间然。于莲华尼,似如有间。故于二圣,明常、无常,斯乃真身自有二益。丈六之相,于有缘者常得睹之;若其无缘,同处不见。岂非应身,亦有二益?

  ○二大乘下,大。

  ﹝智者疏﹞大乘法身亦尔,于理为恒益,于情为不恒益。应身亦尔,此缘灭彼缘兴无有断绝,是不间义。同质异见,是其间义。

  ﹝知礼记﹞佛法界身,未尝不益,于情执者,而成间灭,真具二也。佛应化身,随机生熟,出没无间,应身常益也。见不见异,令应不常,又成间益也。故知二身,各具二益。

  ○三而今下,顺文别对。

  ﹝智者疏﹞而今分别,一往前问答,属恒益;后问答,属不但(编者注:按大正藏《观音玄义》,「但」字应作「恒」字。)益也。

  ﹝知礼记﹞前文即称即感,别对真身常益之义。后文现相生灭,别对应身间益之义。

  ○五简药珠二,初依义互具。

  ﹝智者疏﹞料简药珠二身者,药有差病拔苦之功,亦有全身增命致宝之用。故经云:「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也。如意珠王,非但雨宝,亦能治病。大施太子,入海得珠还治父母眼。」《大品》云:「若人眼痛,珠著身上,病即除愈。」故知通具二义。

  ﹝知礼记﹞但就譬说,即显真应。各能与拔,斯为尽理矣。

  ○二若别下,就文别对。

  ﹝智者疏﹞若别据一边,约除患以譬药,证乐以况珠尔。

  ﹝知礼记﹞前文除苦,名为药身;后文与乐,名为珠身。且顺经文,作斯别对。

  ○六简冥显。

  ﹝智者疏﹞料简冥显两益,凡有三十六句。

  ﹝知礼记﹞三十六句者,冥显机应,各论四句。冥机者,过去善能感也。显机者,现在善能感也。亦冥亦显机者,过现善业共能感也。非冥非显机者,过现无善,当能生善,而能感也。冥应者,法身也。显应者,应身也。亦冥亦显应者,二身俱应也。非冥非显应者,亦法身。但以不见不闻,而知而觉为冥应。不见不闻,不知不觉,即双非应。故此二应,皆果中法身也。识此八已,相对互对,具足而言,成十六句。约机感应,约应赴机,各成十六。加根本四,即三十六。若解此意则无生不感,无时不应,除诸邪见,深荷圣恩,亦知一切众生,无一不成佛也。

  ○七简权实二,初定文立难。

  ﹝智者疏﹞料简权实二智者。前问答,实智照真,而众生得脱;权智照假,而众生得度。度为度权,亦度于实;脱为脱真,亦脱于假。

  ﹝知礼记﹞真即是实,假即是权。答文备见四种相也。

  ○二立句答通二,初详论互具。

  ﹝智者疏﹞答:「此亦具四句:或因真智解脱于权,七难消除,二求愿满是也;或因真智解脱于实,三毒皆离是也;或因权智得度于实,三十三身得度是也;或因权智得度于权,于怖畏急难之中,得无畏是也。或二俱度脱,或二俱不度不脱。

  ﹝知礼记﹞真智冥应脱有浅深。七难二求,免事中之苦,脱权也。离三毒根,成佛无疑,脱障实惑也。权智显应,得度不同。见身闻法,破惑显理,度实也。事中怖难,得无畏者,度权处也。机熟之者,对此二智,得权实理名俱度;离浅深障,名俱脱。机生返此,是故俱名不度不脱。

  ○二据说且分。

  ﹝智者疏﹞今依文判,互出一边,前文脱权,后文度实。」

  ○八简本迹二,初本迹俱与拔二,初各具二用。

  ﹝智者疏﹞料简本迹者,通论本迹,俱能拔苦与乐。故《寿量》云:「闻佛寿无量,得清净无漏无量之果报,即是从本得乐。」《请观音》云:「或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此是从迹拔苦,众生不达本源,故流转苦恼,若识本理,即于苦而得解脱也。众生若不见迹中施化,不能三业种福,则无功德之因,焉致乐果。

  ○二非本下,相由贴文。

  ﹝智者疏﹞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前问答,是明迹本;后问答,是明本迹。

  ﹝知礼记﹞非脱众苦之迹,不显一真之本,故前问答,是明迹本。非证千如之本,莫垂十界之迹,故后问答,是明本迹。

  ○二问本下,本迹异真应二,初问。

  ﹝智者疏﹞问:「本迹与真应云何异?」

  ○二答。

  ﹝智者疏﹞答:「真应就一世横辩,如诸经所明;本迹就三世竖论,如《寿量》所说。」

  ﹝知礼记﹞诸经所说,始从地住,终至等妙。一分真明,一分应起,岂唯一世,实居当念,是名横辩,别明本迹,如《寿量》品,即今说久远为本。诸经及迹门,名已说近成为迹,既约久近,是故名就三世竖论。前明观音多就体用,而论本迹,今彰部故,约久近而明本迹。

  ○九简缘了二,初约当宗问答四,初明善恶法门性德皆具二,初问。

  ﹝智者疏﹞料简缘了者。问:「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

  ﹝知礼记﹞缘能资了,了显正因。正因究显,则成果佛。今明性具缘了二因,乃是性德,具于成佛之善。若造九界,亦须因缘。九界望佛,皆名为恶。此等诸恶,性本具不。

  ○二答。

  ﹝智者疏﹞答:「具。」

  ﹝知礼记﹞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诸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故摩诃止观,明性三千,妙玄文句,皆示千法彻乎修性。其文既广,其义难彰,是故此中略谈善恶明性本具,不可改易。名言既略,学者易寻,若知善恶,皆是性具。性无不融,则十界百界,一千三千,故得意者,以此所谈,望止观文,不多不少。

  ○二明提佛但断修中善恶二,初问。

  ﹝智者疏﹞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

  ﹝知礼记﹞一阐提者,此翻无欲,以于涅槃,无乐欲故。又翻信不具,以其不信善恶因果。故既无欲无信,名断善尽。佛已永离五住二死,名断恶尽,善恶既是理性本具,则不可断,是何善恶提佛断尽?

  ○二答。

  ﹝智者疏﹞答:「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

  ﹝知礼记﹞夫一切法,不出善恶,皆性本具,非适今有。故云法住法位,世间相常。若因修有,安得常住?《大经》云:「十二因缘,非佛修罗人天等造。」不是性具,何得非造?《起信》云:「一切法真,不可遣故。」若非性具,那得皆真?以皆本具,故得名为性善性恶,复以性具染净因缘,起作修中染净因缘,乃有所生世出世法。若具言者,本具三千为性善恶,缘起三千,为修善恶。修既善恶,乃论染净逆顺之事。阐提是染逆之极,故云断修善尽。佛是净顺之极,故云断修恶尽,若其性具三千善恶。阐提与佛,莫断纤毫。

  ○三明性中善恶不断所以二,初问。

  ﹝智者疏﹞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

  ○二答二,初约理答。

  ﹝智者疏﹞答:「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

  ﹝知礼记﹞善恶是性,性不可改,安可断邪?既不可改,但是善恶之法门也。法名可轨,轨持自体不失不坏,复能轨物,而生于解。门者能通,可出可入。诸佛向门而入,则修善满足,修恶断尽。阐提背门而出,则修恶满足,修善断尽。人有向背,门终不改。

  ○二譬如下,举譬类。

  ﹝智者疏﹞「譬如魔虽烧经,何能令性善法门尽?纵令佛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门尽。如秦焚典坑儒,岂能令善恶断尽邪?」

  ﹝知礼记﹞魔烧佛经,如提断修善,性善不尽,以法合也。佛烧恶谱,如断修恶,恶法门存,即是合也。焚典坑儒,双喻二人断修善恶,岂能等合也。

  ○四明提佛迷达起不起异二,初问。

  ﹝智者疏﹞问:「阐提不断性善,还能令修善起?佛不断性恶,还令修恶起耶?」

  ﹝知礼记﹞二人善恶,既皆断修而存于性,何故阐提后起修善?如来何故不起修恶?

  ○二答二,初以了达故不起实恶。

  ﹝智者疏﹞答:「阐提既不达性善,以不达故,还为善所染。修善得起,广治诸恶,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

  ﹝知礼记﹞提以邪痴,断于修善,既不能达性善本空,故为善染,修善得起。佛以空慧,断于修恶,了达性恶,本来清净,恶不能染,故泯修恶。

  ○二以自下,以自在故能起权恶。

  ﹝智者疏﹞「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阐提为例耶?若阐提能达此善恶,则不复名为一阐提也。

  ﹝知礼记﹞佛能达恶,于恶自在,现恶摄生,不染不起,阐提若尔,则名佛矣。

  ○二若依下,破他义显正二,初叙他非义二,初明他得修失性。

  ﹝智者疏﹞「若依他人,明阐提断善尽,为阿梨耶识所熏,更能起善。梨耶即是无记无明,善恶依持,为一切种子。阐提不断无明无记,故还生善。佛断无记无明,尽无所可,熏故恶不复还生。若欲以恶化物,但作神通,变现度众生尔。」

  ﹝知礼记﹞他即陈梁已前,相州北道,弘地论师也。又有摄大乘师,亦同地人之解。他明梨耶,是无记无明,善恶所依,能持一切善恶种子。阐提但断现行之善,后为种子熏起于善。佛断此识无恶种熏,永不起恶仍释伏难。佛断恶种,如何现恶,化诸众生?故释云但以神变现恶,化众生耳。

  ○二问若下,难他作意同外。

  ﹝智者疏﹞问:「若佛地断恶尽,作神通以恶化物者,此作意方能起恶。如人画诸色像,非是任运。如明镜不动,色像自形。可是不可思议,理能应恶。若作意者,与外道何异?」

  ﹝知礼记﹞断恶既尽,神变现恶,全是作意,非同明鉴,无念而形。虽相州南道弘地论者,以法性为依持,然不明性具诸恶法门,现恶度生,亦未能逃作意之咎。

  ○二今明下明今妙旨二,初正明由性具善恶起权实善恶二,初正示今义。

  ﹝智者疏﹞(编者注:据文意及体例,此处应漏缺「答:」)「今明阐提,不断性德之善,遇缘善发。佛亦不断性恶,机缘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恶事化众生。

  ﹝知礼记﹞阐提成佛,诸佛现恶,若非不断,性善性恶,则义不成。

  ○二以有下,结成妙旨。

  ﹝智者疏﹞「以有性恶,故名不断,无复修恶名不常,若修性俱尽,则是断不得为不断不常。阐提亦尔,性善不断,还生善根。

  ﹝知礼记﹞断常名通,别人缘理断九,以定断九,故昧性恶,名为断见,不能忘缘,是存修恶,名为常见涅槃已前,皆名邪见,斯之谓欤。断修存性,既离断常,乃绝一切边邪之义,及种种思,斯是妙旨,庶去滞情。

  ○二如来下,重明由达不达,故自在不自在。

  ﹝智者疏﹞「如来性恶不断,还能起恶,虽起于恶,而是解心无染,通达恶际,即是实际。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缚不脱,行于非道,通达佛道。阐提染而不达,与此为异也。」

  ﹝知礼记﹞现恶达恶,岂能染恶?恶际实际,缚相脱相,非道佛道,以了达故,无有挂碍。阐提不尔,故永异也。

  ○十简智断二,初明二德同时二,初举一法难与拔二用。

  ﹝智者疏﹞料简智断者,此是一法异名,不得相离。如人一体,何故从智拔苦,从断与乐?

  ﹝知礼记﹞既是一法,而立异名,必无所局,何故拔与,定属智断。

  ○二然而下,约身心从二严立称。

  ﹝智者疏﹞然而慧解之心称智,无缚碍身称断,譬如人被缚,运力属智,萧然附外属断。运力属心,故名智慧庄严;附断体散属色身,名福慧庄严。

  ﹝知礼记﹞名从义立,不无亲疏,心解通融属智,身力自在属断,心则智慧庄严,身则福德庄严,此之二严,宜对拔与。

  ○二今经下,示两文互举。

  ﹝智者疏﹞今经文言说,不得一时,故互举智断。

  ﹝知礼记﹞智断二德,何曾相离?今且各说,互相映显,前段明智,后段明断。

  ○二若深下,总结益。

  ﹝智者疏﹞若深得此十义意者,解一千从,广释观世音普门义,则不可尽也。

  ﹝知礼记﹞举此十双,以为义例,庶乎行者,遍通一切。若其然者,释今题目,无边际也。

  ○第二别释二,初标列。

  ﹝智者疏﹞第二,别释名者为二,先明观世音,次明普门。

  ﹝知礼记﹞谓分文人法,各自解释也。

  ○二以何下,解释二,初释观世音二,初结前生后二段。

  ﹝智者疏﹞以何因缘,名观世音?通释如前,别者则以境智因缘故,名观世音。

  ○二云何下,依别委释二,初简示境智二,初标科。

  ﹝智者疏﹞云何境智?境智有二:一思议境智,二不思议境智。思议境智又二:一约理外,二约理内,理外为四。

  ﹝知礼记﹞思议中,理外理内者,此与余文所说有异。若四教义,以藏通二谛为理外,别圆二谛为理内。盖约真谛,非是佛性,故云理外。若《净名玄义》,以衍门三教,皆为理内二谛,盖由通教真谛含中故也。今文通以外道,及四教起见之徒,皆名思议理外境智,故引《中论》以为能破。若思议理内境智者,既破四性,观理证真,正在通教。义兼三藏,若不思议境智者,正唯圆教,亦兼别教,圆该六即,别在后心。

  ○二一天下释相二,初明思议二,初约理外二,初立四。

  ﹝智者疏﹞一天然境智。只问此境:为当由境故境?由智故境?此智为当由智故智?由境故智?若由境故境,此境是境,境即自生境,若智由智故智,亦是自生智,自生名性自尔,非佛天人所作,照与不照,恒是境智,故名天然境智。

  ﹝知礼记﹞谓天然、相待、因缘、绝待,此四即是四性异名。用此名者,略有二意:一示名言,通于邪正,须以理惑,定其是非。且如然天,及以绝待,本圆极名,今在理外,故知不可以名定理。二名理外不全外,外意令内人勿于正法,生于性计,故立此名,定其见过。又四句中,皆双捡者,盖以境智俱有自生等过故也。初天然中。言由故智境,由境故智者,借彼相待,显此天然。

  ○二相待者。

  ﹝智者疏﹞二明相待者,若境不自境,因智故境;智不自智,因境故智。此即他生义,何故尔?境自生境,既称为自;以境望智,智即是他。今境从智生,岂非他境,智亦如是,故名相待。

  ﹝知礼记﹞境待智成,智待境立也。

  ○三因缘者。

  ﹝智者疏﹞次明因缘境智者,若境不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智境因缘故境,智亦如是。此即境智因缘共生义,共生有二过,堕自他性中。

  ﹝知礼记﹞非是单自单他,而成于境。乃自他和合,方成于境。因缘即是自他故也。智亦如是,此即共性。

  ○四绝待者。

  ﹝智者疏﹞次绝待明境智者,非境非智,而说境智,此即离境离智。无因缘而辩境智者,此是无因缘绝待。从因缘尚不可得,何况无因缘。一往谓绝,理而穷之,不成绝待。

  ﹝知礼记﹞单自单他,及自他共。此待皆绝,约无三句。情谓一往,立绝待名,全非绝理。

  ○二【立+立】是下破二,初总约性执斥三,初约理外斥。

  ﹝智者疏﹞【立+立】是理外行心,妄想推计。

  ﹝知礼记﹞上之境智,既属四性,不入三谛,故云理外。

  ○二故中下,引《中论》斥。

  ﹝智者疏﹞故《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那得如前四种。

  ﹝知礼记﹞法离四性,那计四邪。

  ○三计执下,约起过斥。

  ﹝智者疏﹞计执是实,余妄语,性实之执,见爱生著,九十八使,苦集浩然,流转不息。

  ﹝知礼记﹞理外妄想,于四计中,自执者是实,他语者皆妄。见惑既盛,爱使亦增,见爱相添,即九十八。因兹造业,受苦无穷。

  ○二云何下,别示四性过二,初自生二,初举过二,初约能迷所迷二,初能迷诸惑。

  ﹝智者疏﹞云何执此,而生苦集?随执一种境智,谓以为是,随顺赞叹,心则爱著,而生欢喜,即是贪使。若人违逆责毁,心则忿怒,而生嗔恚,即是嗔使,贪恚既起,岂非痴使我解此境智?他所不解,以其所执,矜傲于人,岂非慢使?既执此为是,今虽无疑,后当大疑,岂非疑使?我知解此法,法中计我,岂非身见?六十二见,随堕一边,岂非边见?如此妄执,不当道理,岂非邪见?执此是实,计为涅槃,岂非见取果盗,谓此为道,依之进行,岂非戒取因盗?十使宛然,皆从所执境智上起,将此历三界四谛,则有八十八使。就思惟历三界,则有九十八使。

  ﹝知礼记﹞随执一种,即生十使,利中有钝,即背上使,历三界四谛,成八十八。虽遍三界,及以四谛,随生一见,即能具起。一处理显,顿能除灭,是名通名利,使烦恼若思惟惑。界系不同,既非迷理,不对四谛,但历三界,而成十使。足前乃成九十八使。

  ○二此则下所迷诸法。

  ﹝智者疏﹞此则集谛结业,颠倒浩然,方招苦果。生死不绝,于其境智,不识苦集,何处有道灭?既不识四谛,则破世间出世间因果;无世出世法,故无法宝。不识出世果,无佛法,不识出世因,无僧宝。贤圣之义,一切俱失。

  ﹝知礼记﹞即四四谛,四三宝也。

  ○二若作下,约能执所执二,初能执性计二,初正判属计。

  ﹝智者疏﹞若作如此执自生境智者,只是结构生死,增长结业,过患甚多,若非理外境智,更将何等为理外耶?

  ﹝知礼记﹞纵学佛法,若执境智,自天而然。若照不照,常是境智。我见不忘者,唯增生死,惑业既盛,与彼外外轮回一等也。

  ○二故大下,引《大论》证。

  ﹝智者疏﹞故《大论》云:「凡夫三种语见慢名字,圣人但一种语名字。」

  ﹝知礼记﹞彼论明三种我义。云凡夫,三种我、谓见、慢、名字。学人二种,无学一种。见即利使,初果顿断,故云学人二种。慢即钝使,四果方尽,故云无学一种。但随世俗分别彼此,有名字我,言三种语者,即三种语我不同也。

  ○二今凡下,所执正教。

  ﹝智者疏﹞今凡夫见慢取著,谬用佛语,介尔取著,乖理成诤,虽傍经论,引证文字,如虫蚀木,偶得成字,寻其内心实不能解,是字非字。口言境智,不解境智,以不解故,如服甘露,则以境智起见,伤命早夭,故为龙树所破。

  ﹝知礼记﹞以见慢心,用经论语,如虫蚀字,不知是非,唯增见慢,即不知非。以此障理,名不知是昧。是非故服,不死药而致早夭。

  ○二今不下,结非。

  ﹝智者疏﹞今不取此为境智,以释观世音。

  ○二自生下,例三。

  ﹝智者疏﹞自生境智既尔,余三句亦然。

  ﹝知礼记﹞若增见慢,于百千句起过皆然。

  ○二二明下,约理内二,初示相二,初明理内。

  ﹝智者疏﹞二明思议理内境智者。亦作上四门,名字虽同,观智淳熟不生执见,毕故不造新,成方便道,发生暖顶,乃至十六心,眼智明觉,豁然得悟,破诸见惑,与理相应。譬如盲人,金錍抉膜,灼然不谬。此之真观,名之为智,所照之理,名之为境,以发无漏,故称理内境智。

  ﹝知礼记﹞于上四种境智之中,随用一种,而知本为除于见慢,遂加精进。研境成智,于惑能破,名为毕故。于智不著,名不造新。乃成似解,而发真证,譬如盲人等者。《大经》如来性品云:「譬如百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抉其眼膜,以一指示之,问言:『见否?』盲人答言:『我犹未见。』复以二指三指示之,乃言少见。」彼经所譬,具示三谛,方云少见。今文但喻,抉见思之膜,示真谛之指。虽非佛性,且约见空,得称理内。

  ○二虽见下,斥作意。

  ﹝智者疏﹞虽见此理,终是作意入真,故名思议境智也。

  ﹝知礼记﹞斯境智者虽灭惑证真,非唯境唯智,思议不绝,非今所论。

  ○二今明下,结非。

  ﹝智者疏﹞今明观世音,亦不从此境,智因缘得名也。

  ○二次明下,不思议二,初据前破性难。

  ﹝智者疏﹞次明不思议境智者。若自他共无因等四句,俱非境智者,今诸经论所明,或从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等,若不尔者,云何辩境智耶?

  ﹝知礼记﹞四句境智若非,云何立于境智?况诸经论所明境智,不过此四。

  ○二答经下,离性四悉答二,初辩相二初四悉檀相二,初明赴机四悉二,初明四相。

  ﹝智者疏﹞答:「经中所明,皆是四悉檀赴缘。假名字说,无四性执。若人乐闻自生境智,即说境是自境,智是自智,以赴其欣欲之心。或时宜闻自境自智,闻必生善。或时对治说自生境智,说必破惑。有时说此,令即悟道,若无四悉檀益诸佛如来,不空说法。」

  ﹝知礼记﹞圣人境智,永袪四执。若其众生,于自然境智,有欢喜、生善、破恶、入理机者,圣乃随机,说言境智自天而然。众生若于相待境智、因缘境智、绝待境智,有四悉檀机,圣人一一随彼机缘,为作相待等三种说也,各令获益。是故经中,作此四种说境智也。

  ○二虽作下,辩离情。

  ﹝智者疏﹞虽作四说,无四种执,无执故无见爱。众生闻者,如快马见鞭影,即破惑入道,故名为智。此智所照,名之为境。

  ﹝知礼记﹞圣说境智天然等相,永无四执,爱见不生,故令闻者破惑入道,得真境智。三悉境智,亦复如是。

  ○二如是下,明能显正法。

  ﹝智者疏﹞如是通达,则识苦集道灭,三宝四谛,宛然具足。

  ﹝知礼记﹞若知四种执著过患,名识苦集。若知四悉被机获益,名识道灭。四谛既明,三宝则立,诸佛之法无不现前。

  ○二若以下,不思议相二,再明思议。

  ﹝智者疏﹞若以智照境,入空取证,成真谛理内思议境智。如前说。

  ﹝知礼记﹞于四境智,离计而修,四性既空,入空取证。虽成理内,未泯言思。

  ○二若不下,正明不思议三,初约义示。

  ﹝智者疏﹞若不以果为证,知此境智,但有名字。名为境智,是字不在内外中间,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无所有故。虽作四句明境智,实不分别四句境智。虽作四句闻境智,实不得四句境智。虽体达四句境智,实不作四句思量境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四句思惟图度,故名不思议境智。

  ﹝知礼记﹞问:「摩诃止观,破见思假,节节皆明性相二空。不思议境中,约法性无明,捡四性过。荆溪云:『本自二空为性德境,推捡二空为修德境。』是则思议及不思议各须性相二空之观,今文何故顿乖诸说,乃以二空,分对两处?」答:「通别二惑,同障中道,委论观法,皆须二空,今既略谈,名有存没通惑破处。虽具二空,小人得之,住涅槃相,是故且没相空之名,若破别惑,从胜而说,但存空相,而于其中,含二空义。何者?以观四种境智名字,不住四句,亦不不住四句属性。不住属相,既了四种境智之名,无说无闻,不起分别,不作思量,岂于别理,犹计性实?今分二空,破通别惑,且顺诸论教道之说。小但人空,大得二空,先人后法。良由今文,未论观法,且寄次第示妙境智也。」

  ○二金光下,引经证。

  ﹝智者疏﹞《金光明》云:「不思议智,照不思议智境。」

  ○三此具下,指《大本》。

  ﹝智者疏﹞此具如《大本玄义》境智妙中广说。

  ○二龙树下,引类。

  ﹝智者疏﹞龙树先破一异时方,然后释如是我闻等义。今类此先破理外境智,后明不思议四悉檀,悉檀义如《大本玄义》。

  ﹝知礼记﹞《大论》释经,皆先破计,后方示义。今明境智,亦类彼文,先破理外见慢惑心,次斥小乘思议之证,后方显示不可思议四悉境智。

  ○二夫依下,正释境智二,初定前后。

  ﹝智者疏﹞夫依名字为便,应先明观智,次辩世境之音,若解义为便,前明世境,次辩观智,如先有境,可得论观,若未有境,何所可观?譬如镜鼓,后方映击。今从义便,先明世音,后论观智也。

  ○二世者下,依义释二,初释境二,初释世二,初释名义二,初示世分三种二,初直列三种。

  ﹝智者疏﹞世者为三:一五阴世间,二众生世间,三国土世间。

  ﹝知礼记﹞《大论》释百八三昧中,至释能照一切世间三昧云:「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种世间。」谓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阴世间。故一家用义,准彼论之三世。演《法华》之十如,妙谈三千,固非常情之所企及。

  ○二既有下,义须至三。

  ﹝智者疏﹞既有实法,即有假人假实正成,即有依报,故名三种世间也。

  ○二世是下辩三通十界二,初约依正明世间。

  ﹝智者疏﹞世是隔别,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种五阴、十种假名、十种依报,隔别不同,故名为世也。间是间差,三十种世间差别,不相谬乱,故名为间。

  ○二各各下,约因果明法界。

  ﹝智者疏﹞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为法。各各有界畔分齐,故名为界。

  ○二今就下,示妙境二,初示妙义二,初明三千缘起。

  ﹝智者疏﹞今就一法界,复有十法,所谓如是相性究竟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相互,则有千法。如是等法,皆是因缘生法。六道是惑因缘法,四圣是解因缘法。《大经》云:「无漏亦有因缘,因灭无明,即得三菩提灯。」

  ﹝知礼记﹞界有相性,至究竟等,因果方备。十界皆尔则成百法,十界互具,既成百界。则使因果,成于千法。如是千法,不出解惑因缘,及以所生世出世法。小说无漏因缘,但能灭法,故令四圣,终归灰断。大说无漏因缘,则能显法,故使四圣,终归常住。故引《大经》证大乘义,须了缘起,修性皆然。皆由理具,方有事用故也。然复应知,今明千法,即是三千,以约三种,释世间故。且一界报,须论依正,正复假实。又如初相如世日者,记于此世,夭寿贤愚,实法也;僧俗仕庶,假名也;衣食田宅,依报也;岂非初相,能表三邪。初后既尔,中可例知。故千法三千,但广略尔,今文前明三种世间,今说一千因果之法,前后相显,其义圆足。

  ○二是诸下,示三谛妙境。

  ﹝智者疏﹞是诸因缘法,即是三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故明十种法界,三十种世间,即是所观之境也。

  ﹝知礼记﹞以三千法,皆因缘生,是故一一,即空假中三谛互具,非纵非横。故荆溪云:「三德三谛三千,皆绝言思,是为妙境。」

  ○二此境下,该三法二,初约三人分二境。

  ﹝智者疏﹞此境复为二,所谓自他。他者,谓众生佛,自者即心而具。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由心造。」

  ﹝知礼记﹞一家明观,不出二境,四念处心对阴色而分内外。此文心对生佛,而分自他。十不二门,以心对彼依正色心,而分内外。则依报生佛,及己色阴,皆名为外。荆溪特会两处之文立外境也。应知生佛依正,及己色心皆是法界,无不具足三千三谛。故内外自他,皆是妙境。但为观境,近而复要,莫若内心。故诸经论,多明心法,遍摄一切。须知遍摄,由乎不二。故《四念处》云:「唯是一识唯是一色,万象之色,既许心具。千差之心,何妨色具?众生成佛,是依报成。国土废兴,岂是他事!」有不达者,但执唯心,不许色具而立难云:色具三千,应自成佛,何处曾见草木受记?是何言欤!是何言欤!以说心具,义则易明,于色示具,相则难显。故使教文,多明心具。欲禀教者,因易解难,以心例色,乃显诸法,一一圆具,故云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况唯心之说,有实有权,唯色之言,非权唯实。是故大师为立圆宗,特宣唯色,乃是吾祖独拔之谈。固隐圆宗,唯同他说,其意何邪?唯心之义,今非不谈,以明自心,及依正色。此之三处,各具诸法。则令唯心,不与他共。何者?忽若不明万法互具,如何可立心具三千?《金光明》云:「于一切法,含受一切。」斯之密义,深可依凭,问:「大意云:『色由心造,全体是心。』何教文云,心由色造,全体是色?又《义例》说:『心具三千。』是于无情,立佛乘义,亦是心摄,何关色邪?」答:「约能造心摄法易解,故顺经论,以心摄法,而为观境,故云色由等也。大师既云:唯是一色,而分二种,谓有分别色,无分别色。意指识心为分别色,此色造心,有何数量,那云一向色不造心?既云唯是一色,那云不云全体是色,又至果时依中现正,正中现依,刹说尘说,因果理同,依正何别?理性名字,已有依正不二之相,何缘坚执一边具邪?无情佛乘,约心具说,元是一体,从易而观,勿引此文,证色不具。大师此说,令知皆具,而今据此,唯局在心,是得意邪?为失意邪?欲人生解邪?为符我见邪?

  ○二问自下,引二经明各具二,初问。

  ﹝智者疏﹞问:「自他那得各具十法界?」

  ﹝知礼记﹞前以十界,而为世境。次明世境,有自有他,他即生佛,自即己心。乃引《华严》心如画师,造种种阴。种种之言,岂非生佛?故据此文,而设今问。能造之心,可具十界,所造生佛,云何各能具十界邪?以知世人不解, 三法无差之义,谓心为理,生佛是事,理能造事,心随解缘造佛,心随迷缘造生。三不相离,名无差别。此解违经,隐覆圆义,故兴此问,以生后答。

  ○二答。

  ﹝智者疏﹞答:「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华严》云:『心然佛亦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岂不各各具三谛境邪?

  ﹝知礼记﹞先引《净名》实相者,即诸法实相也。约今经意,十界诸法,皆实相也。观身观佛,实相既然,岂不各具十法界邪?复引《华严》三无差文以证各具,彼经如来林菩萨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经文先示心造一切,便以此心,而例于佛,示佛权造,同心实造。次复以佛,而例众生,示生实造,同佛权造。权实虽异,因果暂殊,三皆能造一切世间,故得结云三无差别。云何却谓一是能造,二为所造,何得此三无差别邪?此是今家消彼经文,若明其义更匪他知。以今经说因缘果报,即是实相。因缘是能造,果报是所造,此之造义,既在实相。是故造义,理本具足。以此理造,方有事造三法皆尔,是故得云,理事不二,本末相映。理既互融,事宁隔异。三法互具互变互摄,深有所以,圆顿之旨,终极于斯。荆溪叹云:「不解今文,如何消偈?」心造一切,三无差别,前问那得自他,各具十界。今答岂不各具三谛。故知十界,若通若别,皆是三谛。

  ○二释音二,初约口业正释。

  ﹝智者疏﹞「音者,即十法界口业之机也。界既不同,音亦有异。」

  ﹝知礼记﹞十法界中佛者,今既明机,须除极果,自分证还但是圆机,皆名佛界,悉可称名。

  ○二问下,明三业俱机二,初问起。

  ﹝智者疏﹞问:「众生各有三业,何意但观音?」

  ○二然通下,答释二,初正明俱通。

  ﹝智者疏﹞然通论,皆得常念恭敬,得离三毒,即是观世意礼拜供养。所求愿满,即是观世身。

  ﹝知礼记﹞真寂常照,岂简身意,唯赴口机。

  ○二而今下,对偏显圆二,初明古偏局六初趣举。

  ﹝智者疏﹞而今但言观世音者,旧释此义为六。一趣立者,诸名不可累出,举一趣以标名。若称为观世身者,已复还问,此言何意?不名观世音,此则非问。

  ○二随俗。

  ﹝智者疏﹞二随俗者,释迦所说,以音声为佛事,故言观世音,若游诸国土,随彼所宜。

  ○三互举二,初正释。

  ﹝智者疏﹞三互举者,能观所观。所观即众生色心也。今从能观,故但言观。能闻所闻,能闻是圣人耳识,所闻是众生音声。今取所闻之音声,举所闻得能闻,举能观得所观,从此为名,故言观世音。

  ﹝知礼记﹞圣标于观,必照生之色心,即身意也。生标于音,必对圣之耳识,既闻音声,复观色心,则是圣应三业机也。

  ○二旧问下,通难二,初他难。

  ﹝智者疏﹞旧问:「能所既尔,何不取所观之色心?能闻之耳识,以标名,称为闻色心菩萨耶?」

  ﹝知礼记﹞一等互举,何不名为闻色心耶?

  ○二旧答下,古通三,初叙古通。

  ﹝智者疏﹞旧答云:「菩萨一观于色心,此是应广;众生之一音,此是机狭。若从难者,则机有两字,应但一字,便是应狭机广,故不如所难。」

  ﹝知礼记﹞举观为应,既色心两字,则彰应广举音为机,音但一字,则是机狭,机狭应广,深显圣德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