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大无量寿经甄解卷第十八

发布时间:2023-08-17 11:47:44作者:楞严网

大无量寿经甄解卷第十八

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十方国土诸佛如来.常共称扬赞叹彼佛无著无碍.

第四称赞功德中有三,其第一(显示横超胜益)、第二(重显安乐国德)上已明竟,已下第三分别胎化二生中文有六段:一命阿难礼,二承命礼佛,三弥陀光照,四彼此相见,五所见问答,六正辨得失。

此命阿难礼,此中初劝礼,「十方国土」下明所由也,自下诸译皆有。

《唐译》下(十三右)说安乐菩萨功德竟,次有此文,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此是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汝应从坐而起,合掌恭敬,五体投地为佛作礼,彼佛名称遍满十方,彼一一十方恒沙诸佛皆共称赞无碍无断。」(文)

《宋译》下(六左)亦次菩萨功德云:「阿难,汝起合掌,面西顶礼。」(文)

《汉本》(四之十三)云:「佛告阿难:我哀若曹,令悉见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所居国土,若欲见之不?阿难则大喜,长跪叉手言:愿皆欲见之,佛言:若起更被袈裟,西向拜,当日没处为无量清净佛作礼,以头面著地,言南无无量清净平等觉。」(文)《吴本》(下廿八左)同之。

与今经对见,文互有具略,可合捡此文来由。

了惠引义寂云:「上来广说阿弥陀佛身土因果,众皆得闻,胜智上流虽皆信解,劣慧下辈未能决定,又耳闻不如眼见,是故此下加弥陀威神力,令此大众皆得眼见彼国之事,信上所闻决定不虚(初义);又欲令见彼国庄严净土,各各勤修往生之业(二义);又欲令见胎化二生,舍犹豫心,决定修因。(三义)」

此中三义,初义下流通文「为诸众生说此经,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等文意也;(《略笺》、《会疏》与初义同)次义下文「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等文意也;(嘉祥同初、二义)后义下文「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等文意(净影、憬兴与此义同)。私按经意,释迦教初广约十方世界明三辈往生,(三愿机类在于此中)他方佛国为恶者少故,虽其下辈而非纯恶。次「佛告弥勒」已下就此娑婆造恶世界明三辈不同相,于中先劝「远离众恶择其善者」等,又云「勿得在人后」者,寄弥勒劝上辈也。五善多是在家,即其中辈也。前三业作罪及五恶是其下辈也,至于此则三辈同九品,应知。然上中辈善人恃己福,下辈恶人恐己罪,俱信罪福堕疑悔,不了佛智不思议,则不得具足无上功德,恐失大利,是故我佛世尊至此分别胎化得失,欲使一切依行之者不由废恶修善自力小路,正由本愿一实大道,故此文来由此义,故第三义为正,兼通余义,故科云「分别胎化二生得失」,此意也。

「佛告阿难」等者,问:前后之文皆告弥勒,至此复告阿难者,有何意也?答:峻公二解(十之十一左),前解为正,《要解》用此义,后解有妨。(阿难《小经》疑他方者非也,上文云「我不疑此法」故,思之)私按:阿难是小圣,佛意寄此欲彰本愿正意,故告阿难礼见。又依下文云为诸众生令见等,此处自含普告苦众生意,可知。又至其辨得失者并告弥勒(阿难、弥勒)。所以然者,上文佛诫疑悔云勿入七宝宫殿,弥勒受旨云「不敢有疑」,以故至于此告胎化得失(告二人者为广自利利他),此亦「人能自度转相拯济」之意也,读者思之。

「汝起更整」等者劝恭敬礼,《汉》、《吴》两本作礼称名并说,如前引文。《魏》、《唐》两译唯劝恭敬合掌礼耳。龙树〈易行品〉专据此文而云「无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合掌稽首礼。」龙尊必应阅斯梵本,深考经旨,不言称名而以礼自处。既其然,则《魏译》之文正顺佛旨欤。况复礼拜是本愿如实行相,(举身业则口业不离故)故天亲同依行之,其义如常所明。此之礼拜乃开韦提作礼之基,从此而末世凡夫亦莫不皆蒙其泽,二尊慈悲方便不思议于是乎究矣,深可敬信焉!

「十方国土诸佛」等者,《汉》、《吴》两本缺此文。净影云:「举诸佛共赞成其顶礼。」望西、《略笺》从之。峻公解云:「引他激劝。」今谓:上文承十方诸佛皆共赞叹而说「闻其名号」,此乃为彰本愿如实闻名也。(简自力闻名)由此思之,合掌恭敬礼是从诸佛称赞而入,故知本愿如实行相,举一则三必矣。

「无著无碍」者,峻公引《菩萨藏正法经》(第二十一)、《秘密大乘经》(第三卷)。今按《佛性论》(第三)云:「又此二智(根本、后得)有二种相,一者无著,二者无碍。言无著者,见众生界自性清净名为无著,是如理智相。无碍者,能通达观无量无边界故,是名无碍,是如量智相。」(文)准此论判,此文叹弥陀二智,下文开为五智,其佛智者今「无著」也,不思议等四智今「无碍」也,此之二智即是名号,故上文云「威神功德名号」,其义即同焉。

于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白言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大众.

二承命敬礼中二:初敬礼,二「白言世尊」下愿见。旧解「恭敬」即意业,「白言」是口业,余皆身业也云云,未可。

龙树云:「我今身口意,合掌稽首礼。」(文)举礼具三,何须别配乎!况白言白释迦,恭敬礼于弥陀,境既别,何合为三业相应耶?又异译明作礼而言南无阿弥陀等,今译不明之。

旧解云:「愿见彼佛即名号,但是名义开合异也。」今谓:弘愿如实礼拜,举一即三,由是义故,唯说恭敬礼耳,然就「愿见彼佛文」而强会者未可也。私按:「愿见」二字即是无上信心也,何以知之?既愿见三种成就愿心庄严之土,岂非清净愿往生心乎!此愿往生心即愿作佛心,故曰「若人(阿难等)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为现身。」思之。

「白言世尊」者,阿难乞加释迦神力也。《大论》第八(五)证此经云:「亦如佛说阿弥陀佛世界种种严净,阿难言:唯愿欲见佛时,即令一切众会皆见无量寿佛世界严净。」(文)

「愿见彼佛」等者,愿见三种成就愿心庄严之土也。

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诸有皆同一色.

三弥陀光照中有法、譬、合,此初法说也。

《吴译》云云,《唐译》云云。(旧引)

「说是语已」者,阿难说愿见彼佛语时,不隔时在于此见彼佛放光,此明由愿力故应时为现也,如〈定善义〉云:「二者如弥陀之意,五眼圆照,六通自在,观机可度者,一念之中无前无后,身心齐赴等。」今说云「即时」,盖亦此意也。

「无量寿佛放大光明」者,此显光寿具足觉体,善导所谓「一坐无移亦不动」,巍巍独坐度众生相也。《唐》、《宋》两译说手掌放光者,手掌有摄持义。《华手经》亦云「摄一切善根经」故,此乃彰摄取念佛光明也。(然机法犹杂,不如今译法真实纯一无杂。)有判此佛身云「即时无量寿佛」等者是净土须现尊特身云云。今谓不然,释云「一坐无移亦不动,彻究后际放身光」,但是十劫正觉佛体,不共诸佛之佛身,岂复望机论须现不须现之为耶!龙树云:「无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金色妙光明,普流诸世界,随物示其色」等,岂其尊特身耶!

问:今经放大光明佛身与《观经》住立空中佛身同异云何?

答:按《大》、《观》二经说相有七异三同:

谓《观经》二尊二教,故二尊许应不必同,故〈定善义〉云:「娑婆化主为物,故住想西方,(观门)安乐慈尊知情故,则影临东域(弘愿)。」彼经是二尊二教。今经命阿难敬礼,阿难承命礼,彼佛应念即时放光,此是二尊一教。(是异之一也)

《观经》为弘愿专心一向机,分身遣化来此使见,兼起九品来迎之本;今经十劫正觉,一坐无移亦不动尊在彼不来。(是异二也)

又《观经》明机真实,故云「如来别有密意(止)」,立撮即行,不及端坐赴机也;(此正简今经端坐佛)今经则明法真实,一切诸佛智慧唯赴弥陀佛智一法门。(是异之三)

又《观经》二大士侍立左右,正定业念佛犹论助伴;今经巍巍端坐独立,不见二大士,独一嘉声,不藉助业。(是异之四)

又《观经》虽言「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犹存相对门,对诸佛显光明故;今经约绝对门,故云「一切所有皆同一色」,岂有所对乎!(是异之五)

又《观经》彼佛现时夫人心开悟忍,此对要门,教生后得忍以明弘愿胜益;今经唯说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异译说即时阿难悉见彼佛菩萨及其国土己心大欢喜等,更不说余事。(是异之六)

又《观经》第七观住立空中尊原是从释迦光台中弥陀本国垂影像子也,然弥陀本国之中虽具依正因果等三种功德,其说未著;今经是根本修多罗,故具见三种功德,心大欢喜。(是异之七)

又辨其同者,今经说无量寿佛放大光明,《观经》说无量寿佛住立空中光明炽盛,俱是光寿无量方便法身,是一也。(是同之一)

彼此二经佛身净秽相别,坐立虽不同,其不舍本愿而应大悲者无以异也。(是同之二)

《观经》韦提垢凡女质,今经阿难有学圣者,凡圣虽异,而同见本愿成就佛体,故齐得往生大益则一也。(是同之三)

七异三同略述如是。

「普照一切诸佛世界」者,无碍光明普照无障碍也。《吴本》云:「威神则遍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国。」《唐译》云:「遍照百千俱胝那由他刹。」(文)

「金刚围山」等者,明其十方一切诸佛世界中所有悉以佛光照见故。《吴译》云:「诸无数天地须弥山(止)即皆大明,悉大开辟。」《唐译》云:「诸佛刹所有大小诸山(止)及诸宫殿天人等物,以佛光明皆悉照见,譬如有人以净天眼观一寻地,见诸所有(此显使过十万亿之安乐得近见也),又如日光出现万物。」(此显由彼光见彼严丽之事了了分明也)「金刚围山」者,望西云:「即铁围山也,如前已辨。」《略笺》云:「金刚围山者,七金山也,彼山围绕须弥,故云『围』也。」

「皆同一色」者,旧解云:「佛光所照处同一色无异也。」(望西、《略笺》)有说:皆一色无量光明土相。(《要解》)今谓:此显尽十方不可思议光威德,非谓光明土之相也。(《正信要解》云:金刚围山须弥山者标二乘菩萨,大小诸山者标大小诸位,一切诸有皆同一色者标三乘诸位皆会念佛。(已上))

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

次譬说。《唐译》云:「譬如大地洪水盈满,树林山河皆没不现,唯有大水。」(文)。此言「洪水」,与今「劫水」别,今所谓「劫水」者,大三灾中水灾是也。如《颂疏》云:「第三静虑为水灾顶,此下为水所侵润故。」(望西)

「滉漾」者,滉亦作潢,(《琳音》及义寂)瀁,古文作漾亦通。(《琳音》)孙愐云:滉漾,大波貌也。

「浩汗」者,《广韵》:浩汗,大水貌也。义寂云:「又潢漾广荡,不见其际。浩汗者,漫漫不可分别。」(已上)言喻一切世界所有万物悉光明所照映,而不见余物相,唯见同一金光色也。

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明见佛光明曜显赫.

后合法。《唐译》云云。上法说文云「大小诸山」,次譬说中言「其中万物」,此合法文云「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故不惟彼国声闻菩萨隐蔽,所照十方佛国中所有皆悉为佛光所融,唯见佛光显赫而已。

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曜.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四彼此相见,初至「一时悉见」此见彼土,「彼见」下彼见此土,净秽互见者,由无量寿佛光明神力。

《吴本》云:「即时阿难诸菩萨阿罗汉等诸天帝王人民,悉皆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国土七宝,己心大欢喜踊跃等。」

《唐译》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悉见无量寿如来,如须弥山王照诸佛刹,乃至令诸有情悉皆得见,彼极乐世界菩萨声闻人天众等,一切皆睹娑婆世界释迦如来及比丘众围绕说法。」(文)

今经愿见彼佛之人,故阿难初举云「阿难即见」等,次云四众悉见。

「如须弥山王」等者,诸经中亦有此喻。《维摩经》一(十六)云云。《净影疏》一本(三十八)云:「下明如来于众独胜,譬如须弥显于大海,喻说显胜,高显独出在于大海,显于大海蔽于诸众合以显胜。」(文)峻公明须弥十德者本《清凉大疏》十六上(初)〈升须弥山顶品〉释。今谓:此中喻光明威神高出高显胜于一切诸佛等,以《唐译》可为证焉。

「此会四众一时悉见」者,上从普贤文殊等,下至诸天人民,弘愿有缘机不问凡圣悉见也。

「彼见此土亦复如是」,旧说云:「由两尊垂范内鉴一如,此彼二土无封疆。」(文)两尊内鉴可然,此彼二土无封疆者似言净秽不二,此义不然。有云:「彼见此土亦复如是者,是彼此融即净秽不二妙净土云云。」今谓:净秽不二融即是非净土门教义,若不然者,何得言厌秽求净从此往彼而证入耶!由是义故,此文不说融即不二,文云「彼见此土」,彼此净秽判然相分,故知此文明净秽差别相,唯是由佛光故,阿难等在此见彼三种庄严功德,彼土圣众亦见此灵山一会相例明之,故云「亦复如是」耳。又《汉》、《吴》两本此中广明三途苦恼休息等益,此是彼佛光明德相,与《大论》第八(十六纸)文合勘。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阿难对曰.唯然已见.

四问答所见亦二:一见真土,二见化土。初见真土中亦三:一国土庄严,二听佛说法,三人民自在,所谓三种庄严也。

此初,就见国土功德问答也。

《唐译》云:「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汝颇见具足清净威德庄严佛刹,及见空中树林园苑涌泉池沼不耶?汝见大地乃至色究竟天于虚空中散花,树林以为庄严?」(文)

《宋译》云:「尔时,世尊告慈氏菩萨言:汝见极乐世界功德庄严宫殿楼阁园林台观流泉浴池不?慈氏,汝见欲界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种种香花,遍满佛刹作庄严?」(文)《汉》、《吴》两本无此问答。

「告阿难及慈氏」者,兴云:「弥勒是影向众之主,阿难为当机宜之首,故佛唯对此二大圣劝物令修净土之因。」(文)今谓:阿难者,愿见彼佛当机故,及告慈氏者,如教奉行之人故。

「从地已上至净居天」者,兴云:「诸说净土无天地之异者违此文云云。」又云:「虽有无色天而依欲色住,更无别处故,今问乃至净居所有庄严。」(文)《笺》云:「顺对斯土故曰净居天耳,胜过三界之净刹,何论欲色等之名。」(文)今按:为显虚空之义云「从地已上」等,犹如愿文言「自地已上至于虚空」。(是一)又净居是圣者所居,于三界中为胜,今因顺余方以显其最胜也。《正理论》二十一(二十三)曰:「或此天中无异生杂,纯圣所止故名『净居』。」(文)《大论》一曰:「过五净居有十住菩萨住处亦名净居,号大自在天王。」(文)

「其中所有」等者,宫殿、楼观、池流、花树等一切万物皆无漏无生涅槃庄严,故云「微妙」等。

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对曰.唯然已闻.

二就佛功德问答。

《唐》、《宋》云云。(《会疏》引)

《论》云:「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正觉大音响十方,即是如来尊号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故云「宣布一切世界」。若然,此土众生何不闻其音声耶?答:《大论》三十(卅二):「问曰:若佛音声常能遍满,今众生何以不得常闻?答云:众生无量劫以来所作恶业覆,是故不闻。譬如雷电霹雳,聋者不闻,雷声无灭。佛亦如是,常为众生说法如震大雷声,众生罪业自不得闻,如今世人精进持戒者,于念佛三昧心得定时,罪垢不障,即得见佛说法音声清了。」(文)准知此中如来口业大音即是正觉大音所响流,即尊号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故佛说、菩萨说、众生说等三世一切说亦皆莫非如来口业说法音声,故《唐译》众鸟作佛声,《宋本》说菩萨声闻作佛声等,当知阿难已闻正觉名,故云「唯然已闻」也。

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有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不.对曰.已见.

三就菩萨功德问答。

《唐译》文。(《会疏》引)《宋译》云:「汝见百千俱胝众生游处虚空,宫殿随身不?慈氏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一一皆见。」(文)

「彼国人民」者,虽言「人民」,实法身地菩萨,如《法华》说:「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今亦因顺余方云「人民」而已。

「乘百由旬宫殿」等者映对下胎生有障碍不自在,能供养诸佛如来,可知。

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对曰.已见.

二见化土中二:初人民,后宫殿。此初也:

《唐本》云:「佛告弥勒:汝见极乐世界人住胎不等。」《宋译》缺此问答。

盖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等,准次下「胎生文」,当「胎生文」矣。于前真土中则明三种庄严,今化土中但说人民宫殿而不论佛身,只云「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故知此中自含不见三宝义。凡化土名义所说不一准,含华未出故言「胎生」,不见三宝故言「边地」,如不见闻佛法处为边地难,疑惑不信之人所止故名「疑城」,疑惑中悔之果故名「懈慢界」(中悔是懈怠缓慢之义故),皆亦总名「化土」也。

《愚秃钞》上云:「弥陀化土有二种:一疑城(《汉》、《吴》两本三辈中说)胎宫,(《大经》云「胎生宫殿」,《唐译》云「处花胎中,犹如园苑宫殿之想」,〈定善义〉「堕宫胎」。)二边地(《大经》)懈慢。(《处胎经》云云)由此言之,今家疑城胎宫为一,边地懈慢为一,如宗藏中。然了惠等引《略论》,未见今家所引,其释相非亦无疑,故不复引之。

又今经胎生与《观经》九品同异,古来所论,西山、镇西存异义,今家古老亦用分异义,然今家同义为正,何者?《和赞》云:说历年岁(《大经》五百岁)劫数(《观经》九品),此则胎生、九品合为一,岂非同义耶!又〈散善义〉三种障即不见三宝障,又〈定善义〉云「修因正念不得杂疑,虽得往生,含花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此《大》、《观》二经合说,故知同义为相承义,此等所论不暇具述,具如别记。

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

二明所居不同。《唐译》云云。

「所居宫殿有大小」者,了惠云:「『或百』等者,疑有轻重,致使所居有大小也,例如憬兴云:百旬下辈疑生,五百由旬中辈疑生。」(文)今谓:化土业因不同,故使所居不同,虽业因不同,疑惑佛智则一也。由业异,故或五百、或百由旬有碍不得自在,不同于真土宫殿自在无碍。

「受诸快乐」者,《笺》曰:「前边地云『受诸厄』,似不同也,谓不见三宝为受诸厄,不与受诸快乐也。」(文)

「如忉利」者,近设喻示处宫内欢乐自然如忉利天上,故《唐译》云:「譬如三十三天、夜摩天等,入百由旬若五百由旬,宫殿之内游戏欢乐,我见极乐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处于宫殿等。」(文)

上来真化问答及得失《汉》、《吴》两本推之三辈章不复明之,但广明弥陀现光之利益,及结真土广大不能究尽而止焉。《魏》、《唐》、《宋》三本并于此处具辨得失,合勘可知。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

第六正辨得失有二:初分别胎化有二:初弥勒请问,二如来开说。此初也:

「何因何缘」者,以亲生助发解者未可也。《探玄》九曰:「『何因何缘』者是疑怪之辞也,通释是一,盖是世人疑之常辞,于中分别,『何因』对彼说者,『何缘』对彼听者。」(文)因缘者所以义,即第五转声。

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

二如来开说中有三:一正辨胎化,二判其得失,三双结得失。初辨胎化亦二:初辨胎生,后辨化生。初胎生中亦三:一举因,二明果,三结名。此初,举其因也:

《唐译》(《会疏》引)云云。

净影云:「『若有众生以疑惑心』略明其失,『修诸功德,愿生彼』略明其得,『不了佛』下广明其失,『于彼佛智疑惑不信』,是其失也。」(文)于胎生因分其得失者未详也。今谓:「若有众生」者,上中下辈五恶五善之人也,「以疑惑心」等三句总标,「不了佛智」已下别释也。「以疑惑」者有通别,如峻公解云云。「修诸功德」者通摄三辈九品行业,「愿生彼国」者回向愿求也。

次别释中,从「不了佛智」至「疑惑不信」八句释前「以疑惑心」句,谓疑惑者何不了达佛智乃至胜智而疑之也,「然犹信」等者释「修诸功德」等二句,上中辈善人信福之心强,下辈恶人信罪之心强,故云「犹信罪福」。又前修诸功德中摄名号故,重加「修习善本」句以显之,不尔则下三品唯恶者无可回向愿生善故,愿生其国者显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也。

今释五智义,三门分别:一评诸师异解,二明诸经异说,三正释今文。

初评异解者,净影云:「初『不了佛智』是总,『不思』等别,别中,佛智渊深,余不能测,名『不思智』。佛智众多,非言能尽,言『不可称』。于诸法门知之究尽,名为『广智』。位分高出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文)法位、元晓明总别同净影,别中,净影不配四智,位、晓、兴等配当四智,是亦不同,谓法位不思议智为圆镜智,不可称智为平等智,大乘广智为观察智,无等伦智为成事智。晓法师意如次成事(不思议)、观察(不可称)、平等(大乘广)、圆镜(无等伦)。然憬兴破总别义,五智别立,清净法界名为「佛智」,四智配当全同法位。又义寂师更有别义云云。(已上望西)了惠专依《略论》。(《贯思》三(四十五左)具引《略论》)今详:四智原是权教所明,净土门中无言之者,何用彼释此之为耶?

二明诸经异说者,或说一智,《华严》云:「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尔。」(文)或说二,《佛性论》等云如理智、如量智。或说三,《大品经》云:「三智一心得,谓一切智,一切种智、道得智。」或说四智,如《佛地论》等。或说为五智,《大集经》第六说佛智、无碍智、无上智、平等智、一切智。或说为六智,《如来会》云:「佛智、普遍智、不思议智、无等智、威德智、广大智。」(文)或说为七,如《大集贤护经》第三(三右)。或说为十智,《力庄严三昧经》(廿四):「如来智、自在智、不可思议、不可量智、无等等智、不可数智、阿僧祇智、大智、佛智、名一切种智。」(文)如是诸说不同也。

三正释今文者,前文云「彼佛无著无碍」者,此叹二智(如理、如量)也。《赞佛偈》云「深谛善念诸佛法海,穷深尽奥究其涯底」者,无著根本智也;「功勋广大,智慧深妙」者,无碍智也。弥陀因位愿取二智,(愿我作佛,齐圣法王)今既成二种法身,无著故法性法身,无碍故方便法身,此二相即一名号也。闻其名号即明信佛智也,此智慧功德回施十方众生,使信心求念,此之信心能与佛智相应,故入智愿土,彰二智圆满之证果,如佛得二种法身,此是诸佛不共之利益也。今说五智者,为破众生五恶,拔生死五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也。虽说五智,唯是二智,初一是根本智,后四是后得智也。「佛智」者如来如实观第一义之法,即如理智也。「不思议智」已下如量智也,此之如量智,甚深故云「不思议智」,无量故云「不可思议胜智」,广大故云「大乘广智」,无上上故云「无等伦最上智」。广说不罄,于此略说粗尔。

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

二明其果

《唐译》云:「以此因缘,于五百岁住宫殿中,不见佛,不闻法,不见菩萨及声闻众。」(文)

「此诸众生」者,指疑惑佛智人。

「生彼宫殿」者,上所谓「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修诸功德愿生,故得生宫殿果也。

五百岁不见闻三宝者,由疑惑佛智之咎,故得不见三宝之厄也。

兴云:「五百岁即此方年数,故余本云『于是间五百岁』也。」

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

三结其名

虽言胎生,非实胞胎之所生,虽生彼而无见佛闻法事,如在胎中,见闻觉知不自在,故名「胎生」也。

义寂云:「于其见佛闻法之事不得自在,如在胎藏无所见闻,是故名彼『胎生』」。(文)

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

二明化生有二:一约此界,二约他方。初此界中亦二:初举其因,二明其果。此初也:

旧解分为凡夫往生、圣人往生者恐有妨,今改约此界、他方,于此界则凡夫为本,圣者为兼,此界造恶者多故。然上辈中摄菩萨,其义如上对弥勒辨出要中明;于他方中亦举圣兼凡。若此界中无菩萨者,明信佛智等唯局凡夫,为不通圣者乎?龙、天二大士既同凡夫明信佛智愿生,岂此界无圣者乎!可知矣。

「若有众生」者举能信人,即是上中下辈及五恶五善人也。

「明信佛智」者,「明」谓明了,对不了佛智;「信」谓信乐,对疑惑佛智。「佛智乃至胜智」是所信法,名号即佛智,高祖言为「佛智不思议誓愿」也。

望西云:「『信佛』等者举唯信人,即三辈也,但三辈中设不别缘如来五智,总信佛有度生神力,不疑称念归依修善而往生者当了五智,故云『明信』。『作诸功德』者通念佛余善,翻疑可知。」(文)呜呼!彷彿而似,非明信矣。

峻公云:「『作诸功德』者信上之大行也。『信心回向』者他力回向,是即不回向之回向。若配愿文,『明信佛智』至心信乐也,『作诸功德』者乃至十念一念也,摄诸善本,具诸德本故。『信心回向』者欲生我国也。」(文)

今谓:「明信佛智」者本愿三信,成就闻名信喜,《论》主「一心」是也。不作功德而得诸功德,不须回向而有回向之义,本愿力回向功德故,今示信心具德云「作诸功德,信心回向」。若约行相,则「我说彼尊功德事,众善无边如海水,所获善根清净者,回施众生生彼国」是也。若约五念门,则「作诸功德」者前四念门功德也,「信心回向」者回向门,贯一心故云「信心回向」也。

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二明其果

《唐译》云:「此人于莲华内结伽跌坐,忽然化生,瞬息而出,譬如他国有人来生,而此菩萨亦复如是,余国发心来生极乐,见无量寿佛,奉持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文)

「此诸众生」者指明信佛智人。

「于七宝华中」者,《论》曰:「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文)七宝华即正觉华,从正觉华所生即无生,得至莲华藏世界,即证真如法性身。今且约二十九种说为生,莲华化生即是报土之生,彰非胎宫生,以愿力使生故云「自然化生」。

「跏趺而坐」者,于莲华中趺坐而生也。

「须臾之顷」者,简胎生五百岁,显真土速疾。

「身相光明」等者,偈云:「安乐声闻菩萨众,人天智慧咸洞达,身相庄严无殊异」等。

「如诸菩萨」等,「如」者同也,同旧住菩萨,此乃彰平等证果也。

复次慈氏.他方佛国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

二约他方明化生中亦二,初举其因也:

《唐译》「余国发心来生极乐」等是也。

「他方佛国」者,对西方通指十方,下十四佛国往生从此出,可知。

「诸大菩萨」者通地前、地上,亦总指念佛行者为菩萨,下「次如弥勒」言念佛众生故。望西云:「大菩萨者广可通于地前地上。」(文)

「发心」者,明信佛智作诸功德也。

「欲见无量寿」等者,欲愿见佛供养即是愿生彼国,此乃回向愿生也,故知信心回向也。由此言之,与前「此界文」互显,向此界之因言「明信佛智」等,影显「欲见」等。今明他方因中言「发心欲见」等,影显「明信佛智信心回向」,故《唐译》说此界化生中云「譬如他方有人来生」以可见。

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次明其果:

望西云:「『命终』等者,地前菩萨必可命终,地上不定。或有直往诣,如十方往诣,或有命终,如龙树等,今取命终,成化生义。」(文)

《笺》曰:「其大菩萨者唯是往诣,非命终得生,故云『彼菩萨』,不言『大』也。又设大菩萨舍此诣彼,即命终得生之义也。」(文)

初义甚凿矣。今按:命终得生是净土门之教义,是以普贤、文殊愿生云「愿我临欲命终时」等,大菩萨岂非命终得生乎!不然者化生之义不可成也。他方菩萨与此界凡夫同莲华化生,故云「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论注》释天亲菩萨愿生云「愿莲华化生之生」,思而可知矣。

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又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二判其得失有二:一正明,二譬说。此初也:

《唐译》云:「阿逸多,汝观殊胜智者,彼因广慧力故受彼化生,于莲华中结跏趺坐,汝观下劣之辈,于五百岁中不见佛,不闻法,不见菩萨及声闻众,不知菩萨威仪法则,不能修习诸功德,故无因奉事无量寿佛,是诸人等皆为昔缘疑悔所致。」(文)

初二句判化生胜,「其胎生者」下明胎生失。

望西等依净影、憬兴意,初三句属上,为结文。嘉祥属下,结胎化得失,《会疏》从之,今亦从后。

初,「彼化生者智慧胜故」者,但标智胜故而无辨别,此中隐「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供养无量寿佛及声闻菩萨众」之文,盖翻胎生失,可知。准前化生文,可知,故文略而已,《唐译》文备,可对见。了惠三义未可,贯思「此智胜为宿善」亦非也。

今谓:不论凡圣,以明信佛智为化生因,名号即佛智故,闻其名号即明信佛智,所信即能信故,信心为智慧,故云「彼化生者智慧胜故」,胎生之人反之,故云「皆无智慧」。

「于五百岁中」者明受厄久也。

「常不见」等者,由疑惑佛智故得常不见三宝之咎,一体三宝故疑佛智即疑三宝也,开三失为六失,不知法式、不修习功德从不闻经法出,不见佛及菩萨故无由供养佛,此失自利。

「不知菩萨法式」者,望西云:「上求下化谓之『法式』,不知之故不行六度,故云『不得修习功德』。」《宝积经》云:「不知菩萨威仪法则」(文),《维摩经》第五云:「一切菩萨法式悉知」,什曰:「神通变化诸威仪也」。(文)「不知法式」者,在宫中不自在,何有神通游化之义乎!此失利他;已不见三宝,又不能至诸佛所供养,岂有修功德乎!此失自利。二利全阙,其失莫大之焉!

「当知此人」等明受失之所由。

「宿世之时」者指前世修因愿生之时也,不明信佛智,无信心智慧,无信智故疑惑佛智,由疑惑所致故失此大利也。

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别有七宝宫室.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旛.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宫中.系以金锁.供给饭食.衣服.床褥.花香.妓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

二设譬显过亦二:初正设譬,二合喻。初中亦二:一佛问,二弥勒答。此初也:

《唐译》云云,《宋译》云云。

「别有宫室」者,置别殿为罪王子设之。《宋本》云「置一大狱」,喻之边地胎生,轮王喻弥陀,王子顺孝者喻明信佛智之人,不顺不孝得罪于王者喻疑惑佛智之人。黑恶业为铁网铁锁,今则作诸功德喻之金锁,供给无乏少喻宫殿中受快乐。

「张设」者,《玉篇》云:「设,置也、陈也。」「床帐」者,床,身所安也。俗作床同。帐,知亮反,帷也、幕也。《释名》云:「帐,张也,施床上也。小帐曰斗(俗云:斗帐,云屏风帐。)形如覆斗也。」(已上)

「床褥」者,《苑音》二(十四)云:「蓐,如欲切。《声类》云:蓐,荐也。《郭璞注尔雅》曰:蓐,席也。按:古者荐席通称谓之蓐也,然今别有厚毡,衣以表里,亦谓之褥云云。」

然《宋译》喻求人天果者宫殿衣服等丰足,而未出三界狱中,常处轮回不自在,与《魏》、《唐》两译别也。

「于意云何」下正问质也。

对曰.不也.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免出.

次弥勒答也:

「不也」者,此王子不敢在于彼七宝室中也,虽有快乐,为金锁得罪,故不乐彼快乐,但方便求诸亲识、宰宦、长者、近臣等力,以慰喻王心,欲自免出耳。《唐译》云云。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

二合法亦二:初正合,二悔责见佛。此初也:

《唐译》云:「佛告弥勒,如是(止)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彼等众生处华胎中,犹如园苑宫殿之相,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一切无有不可乐者。」(文)

望西云:「疑惑佛智」者合得罪王,『生宫殿』者合内宫中,『无刑罚』等合无乏少。如《宝积》云:『饮食时来,亦无自然食具,百味食在前。』(已上)『不见三宝』合系金锁,『不乐彼处』合宁乐彼。『此为苦』者,胎望化生且名为苦,例如下智证望上智证为苦,非是苦受。」又义寂云:「但望胜乐劣乐为苦,如欣上者厌下劣定为粗苦等,虽名为苦,非苦受也。」又云:「问:生彼边地为是疑心果,为是修善果?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间杂故,令所得果不得纯净云云。」

今家意由修诸功德愿生因得生宫殿,由疑佛智故得不见三宝失也。

「不见三宝」等者,略举五失,无「菩萨法式」一句摄供养修善中焉。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善,于此不自在为苦,其余饮食乐事无所乏,故云「有余乐」,岂乐彼宫殿乎!《观经》说「含华未出」,今经说「生彼宫殿」,自内见之宫殿,自外见之华,故《唐译》云:「众生处华胎中,犹如园苑宫殿之想。」(文)《和赞》云「转轮王皇子」等依前譬说文,次赞云「自力称名人皆」等者述此合法文,此诸众生(自力称名人)以疑惑佛智故等意也,次「劣于信心之人」等者合述法譬二段意,可谓巧妙哉!

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修诸功德.

二明悔责见佛

《唐译》云:「然彼众生于五百岁不见佛,乃至彼等于中不生欣乐,不能出现修习善法。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彼于出时,心迷上下四方之所,若五百岁。(华开已后,迷者虽疑罪尽,有残罪故,然时节不同,故云「若五百岁」也。)无疑惑者即(「即」言即时也,华开出即时)当供养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并种无量无边善根。」(文)

「识其本罪」等者,前世疑惑佛五智为本罪,非十恶等。

「深自悔责」者,义寂云:「言『悔责』者,此省察心(自察违佛意之心也)名为悔,非不定地中恶作所收,彼必忧苦舍随一相应故,彼国舍尚不起,况忧苦乎!」(已上)责谓呵责我迷心也。

望西云;「生厌离心谓之『悔责』,非恶作心,厌欣唯是善心所故。」(文)

今按:《唐译》譬说文云:「彼幽絷时,常思解脱,求诸亲识、居士、宰官、长者、近臣,王之太子虽希出离,终不从心,乃至刹帝利王心生欢喜,方得解脱。」(文)此文合「识其本罪」等,今经略耳。由此言之,轮王与罚者非恶其王子,为使改其恶心,慈悲方便耳。此之王子久而后识吾本罪,方深知父王之恩而悔责自心。王于于此心欢喜许其咎,即深自悔责意,合法可知。「自悔」者,示不假他人劝,其自力诸善人由观音、势至等教示深自悔责见佛,今言「自悔」者,若自力称名者由果遂誓故,不假教示而自转入弘愿,故云「自悔」耳。

嘉祥云:「『深自悔责』者明不必一种,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满五百岁。」(文)自力称名人或二七、三七日等,转入时不定故名「不定聚」,今约究竟,故云「五百岁」,说「即得如意」,亦可有二百、三百年或七日等不定也。若约诸行人,必经五百岁而后由教示方回心。

问:《观经》说六劫或十二大劫等,今何说五百岁耶?

答:为示或疑佛五智咎重说五百岁,《观经》修诸功德人(自力念佛亦在此中)虽疑罪灭,有十恶五逆等重罪余僭,故为显造恶重说劫不同,《唐译》云「彼于出时心迷方所」是也,开华已后犹有不如意者为之而已。然高祖于此土言「悔责」,《赞》云「疑佛智罪深」,思知此心则悔心为旨可信佛智,此今家别义而已。今经约彼土转入说,「即得如意」等明转入报土,此即化生见佛闻法供养自在是也。

问:此中何摄自力称名者乎?

答:经说「修习善本」,又《唐译》云:「于自善根(佛智自然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于佛名起自利心),故生彼国。」岂不自力念佛乎!是故高祖此中论自力念佛,可思之。

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第三双结得失

「其有」等三句结失,「是故」下结得,此乃诫疑劝信也。

「菩萨生疑」者,了惠云:「大乘凡夫名菩萨欤,或是纵说劝明信也。」《笺》云:「初心菩萨总言『菩萨』,而意兼一切也云云。」

「为失大利」者对「为得大利」,善导「专杂得失」本此,所谓失见闻三宝、供养诸佛等自利利他之二大利也。

「明信」等者,上云「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今略云「诸佛无上智慧」,集诸佛智慧为弥陀智,全诸佛弥陀故云「无碍光明」,即诸佛智。又弥陀智慧指为诸佛智,经云:「法王唯一法,十方无碍人,一道出生死,虽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尔。」(文)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

上来分别胎化已竟,自下第二,广明十方来生有三:一此界往生,二他方往生,三总结。初中亦二:一弥勒请问,二世尊开示。此其初也:

依净影等,上来摄下人往生,自下摄上人往生中四:一此土菩萨往生,二他方大士往生,三无量生往生,四总结云云。望西、《略笺》等并依之。

《会疏》:明十方来生中初弥勒请问,若尔,为弥勒问十方往生乎?文云「于此世界」等,何为问十方耶?今不依之。

又古师意此科远从下卷初来,亦今之所不取也。若尔,则弥勒请问从何文来?谓此从前「若有众生及他方佛国诸大菩萨」等文来,承向「佛告弥勒」起问,故云「弥勒白佛」等也。上言「若有众生」而略菩萨,今云「菩萨」而略众生,影略互显耳。故知「不退菩萨」者通凡圣,念佛众生总名「菩萨」也,此上所说化生也。其「少功德」者上所谓胎生者也,于于此乎问不退者往生有几耶,少功德者往生有几耶,此今家意也,诸家未得其意,惜哉!

《汉本》(四之十五右)云:「阿逸多菩萨则长跪叉手问佛言:今佛国从是间当有几(何,《吴本》)阿惟越致地菩萨往生无量清净佛国,愿闻之。」(文)《吴译》下(三十左)全同之。

《唐译》下(十七右)云:「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国界不退菩萨当生极乐国者其数几何?」(文)

《宋译》下(九左):「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娑婆世界及诸佛刹有几多菩萨摩诃萨得生极乐世界,见无量寿佛,成就阿耨菩提?」(文)

此弥勒请问此界及他方往生人数,余译并就此界请问而影显于他方也,诸译合考可知其意,皆是问真土往生人多少也。

祥云:「问往生多少,意欲劝物同此流胜矣。」(文)今谓:问真土往生多少者,为于现生速舍少功德,归入弘愿念佛,横川就报化辨得失者正据此经意。

了惠云:「『此世界』者指此娑婆,即限释迦一代所化,非论前佛后佛所化。」

峻公曰:「不论已生,问今当生也,或夫然乎!」

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

二世尊开示亦二,初不退菩萨:

《汉本》云:「佛言:从我国当有七百二十亿阿惟越致菩萨皆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一阿惟越致善萨者,前后供养无央数诸佛,以如弥勒,皆当作佛。」(文)《吴译》同之。

《唐译》云:「佛告弥勒:此佛土中有七十二亿菩萨,彼于无量亿那由他百千佛所种诸善根,成不退转,当生彼国。」(文)《宋译》大同之,但云「七十二俱胝那由他菩萨」,数量不同,译者别见而已。

此文中,初列数,「一一菩萨」下明不退宿因,「次如弥勒」成不退也。

「不退菩萨」者,望西云:「广明三贤已上诸位云云。」

依今家意,不问凡圣,闻名一念住不退转念佛众生名「不退菩萨」。《信卷》末(九左):「王日休云:我闻无量寿经,众生闻是佛名,信心欢喜,乃至一念,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不退转者,梵语谓之阿惟越致,《法华经》谓弥勒菩萨所得报地也,一念往生便同弥勒,佛语不虚。此经寔往生之径术,脱苦之神方,应皆信受。」(已上)次引今经文及《唐译》文竟,云:「律宗用钦师云:『至如《华严》极唱,《法华》妙谈,且未见有普授众生一生皆得阿耨菩提记者,诚所谓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已上)真知:弥勒大士穷等觉金刚心,故龙华三会之晓当极无上觉位;念佛众生究横超金刚心,故临终一念夕超证大般涅槃,故曰『便同』也。」(文)准此引意,「不退菩萨」者,与凡夫同得横超金刚故,藉不可思议本誓故,一生成佛如弥勒,应知。

「往生彼国」者,记一生成佛也。

「一一菩萨已曾供养」等者,明由宿因深厚故今住不退位,《会》引《念佛三昧经》等。

「次如弥勒」者,「次」顺次义,「如」者同义,谓此不退菩萨顺次到大涅槃,同于弥勒次生成佛,故云「次如弥勒」。《赞》「依念佛往生之愿,得至等正觉之人,与补处之弥勒同,了悟大般涅槃也」等。《要解》云:「便同弥勒者,不退菩萨乘本愿,故与凡夫同,凡夫亦生死最后身,故与弥勒同。」(文)

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二明小行菩萨:

《唐本》云:「况余菩萨,由少善根生彼国者不可称计。」(文)

《汉本》云:「及其余诸小善萨辈者,无央数不可复计,皆当往生。」(文)《吴本》亦同。

「小行菩萨」者,望西云:「十信菩萨名为『小行』,对不退故。」(不退之余菩萨故)义寂云:「小行菩萨已入十信(已上),薄地微善名小功德。」(文)今家意不尔,对前不退菩萨名「小行」,诸行自力念佛行者也。

「修少功德者」,修定散三福九品行者名「少功德者」,《小经》云「少善根福德因缘」,《唐译》云「由少善根」是也。何以云之者?《化身土卷》(六本四左)引「胎生文」次,「大经言: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次引《唐译》文,「光明寺释云: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文)当知化土行人名「小行」、「少功德者」。

「不可称计」者,前真土行者言「六十七亿」者犹有限,今化土行者无量,故云「不可称计」。《化土卷》次文引《要集》云:「又报净土生者极少,化净土生者不少」者,是斯之谓乎。

佛告弥勒.不但我刹诸菩萨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

二记他方往生中二,初总标也:

《汉本》云:「佛告阿逸菩萨:不但我国诸菩萨当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他方异国复有佛亦复如是。」(文)《吴本》同之。《唐》、《宋》两本无此总标文,盖《宋本》前弥勒请问有之,故今答之也。由此思之,今译亦今请问中含问他方往生之意,是故佛开示之也。

其第一佛名曰远照.乃至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次正列亦二,一别列十三,二广明无数。此初也:

诸译同列十三佛国,于中《唐》、《宋》两译不言「第一」、「第二」等,《汉》、《吴》两本并言他方异国第一乃至第十三。

今经云「其第一佛」等,此为约诸佛出世前后耶?将为约方所前后耶?

望西云:「此义难知,《宝积经》中虽云东北方宝藏佛,而于余佛未说方处,其文犹暗。又出世前后未得文证,岂辄定耶!若是欲举数而云一二欤。」(文)

有云:「实是不审,准梵本脱略乎?盖此十三就于一方显度生连续,故后言不但十四乃至十方佛国往生无数等欤。」(贯思)此释难思。

《要解》云:「十四佛次第出世佛者,宜言第一第二,皆现在佛,何言第一第二等?答:此由说次第,不分第一第二说杂乱故,例如光台现国中云『复有国土』也。」(文)此解稳当也。

已下佛号及菩萨数诸译不同,《吴本》佛名存梵,余译皆汉语,今略示其纲概:

第一远照(《吴本》四:楼和斯,《汉本》:光远炤,《唐》、《宋》:难忍。)

第二法藏(《吴本》:罗邻那阿竭,《汉》、《魏》、《唐》、《宋》并同。)

第三无量音(《吴本》:朱蹄彼会蔡,《汉本》:儒无垢,《唐译》:无量声,《宋》:火光)。

第四甘露味(《吴本》:阿密蔡罗萨,《汉本》:无极光明,《唐本》:光明,《宋》云:无量光)。

第五龙胜(《吴本》:楼波黎波蔡,《汉本》:于世无上,《唐》云:龙天,《宋》云:世灯)。

第六胜力(《吴本》:那惟于蔡,《汉》云:勇光,《唐》:胜天,《宋》云:龙树)。

第七师子(《吴本》:维黎波罗潘蔡,《汉》云:具足交络,《唐》、《宋》今同。)

第八离垢光(《吴本》:和阿蔡,《汉》云:雄惠土,《唐》云:离尘,《宋》云:无垢光)。

第九德首(《吴本》尸利群蔡,《汉》云:多力无过者,《唐》云:世天,《宋》云:光明王)。

第十妙德山(《吴本》:那他蔡,《汉》云:吉良,《唐》云:胜积,《宋》云:吉祥峰)。

\

第十一人王(《吴本》:和罗那惟于蔡,《汉》云:慧辨,《唐》今同,《宋》云:仁王)。

第十二无上华(《吴本》:佛霸图那蔡,《汉本》今同,《唐》云:胜华,《宋》云:华幢)。

第十三无畏(《吴本》阿呵阅祇波多蔡,《汉》云:乐大妙言,《唐》云:发起精进,《宋》云:得无畏)。

于第十二佛中具举菩萨德,云:「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文)

《唐译》云:「具大精进,发趣一乘,于七日中能令众生离百千亿那由他劫生死流转。」(文)

了惠云:「准之解今,『皆不』已下举自行胜,『于七日』已下明化他胜,大士所修利物为怀,利物不退谓之『坚固』。又解:今经别说自行超越,故云『摄取百千劫』等,例如释迦超越九劫,地上超越如愿中辨。」(文)

峻公:「彼约利他,今约自利,实通二利。」(文)

《笺》曰:「『已曾』等举宿善也,『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等显利根精进,『大士所修』等即是自利利他六度等之法也,所谓六坚法,故云『坚固』。」(文)

今谓:「已曾供养」彰最胜宿善得不退,「于七日中即能摄取」显勇猛精进,「百千亿劫大士所修」者是所摄法,何所摄法?今谓:于百千亿劫大士所修之法即是法藏菩萨于兆载永劫所修行业,终成至德尊号,是名「坚固法」,今此菩萨于七日中修此大行,能摄取永劫行故,此乃法藏菩萨利他大行,故《唐译》约利他,菩萨摄取此利他行为自利,故今经约利他,应知。

问:于第十二佛中别叹菩萨德,有何意耶?

答:旧解有三义:一赞一土令例诸土故(《笺》同此义);二彼土德行自胜余土故;(望西同之)三若约十方三世,则此即当现在,须知以现例过未故。(此乃峻公自义也。此义不然,十二佛皆约现在,岂第十二佛处乎!)今谓:此界及第十三无畏佛国纯杂二众并居,从第一至第十二菩萨纯一乘众,故于最后无上华佛处有此德文也。于第十三佛中大菩萨小行菩萨杂列,准娑婆界可知,亦是念佛、诸行二行也。

佛告弥勒.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

二广明无数:

《汉本》云:「不独是十四佛国中诸菩萨当往生也,都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诸菩萨辈各各如(《吴》无)是,皆当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其(甚,《吴》)无央数都共往会无量清净国,大众多不可复计。」(文)《吴本》同之。

《唐译》云:「阿逸多:我若具说诸方菩萨生极乐世界,若已到今到当到,为供养礼拜瞻仰无量寿佛等者,但说其名究劫不尽。」(文)此二科合说。

旧解云:「初牒别后开广,合此界及十三为十四佛国,众生闻前说恐生局见,故重示其无量也。」(文)今谓:前约现在,于十方佛国中仅列十四佛国,今广明十方世界已今当往生甚多无数,故《唐译》此下说「已今当往生」,峦师赞偈「十方佛国往生者无量无数,已今当往生亦然」者正据此文。

我但说十方诸佛名号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尽.我今为汝略说之耳.

第三总结也:

《汉本》云:「我但复说(诸,《吴》有是字)佛国诸比丘僧众菩萨当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人数,说之一劫不休止尚未竟,我但为若曹摠揽都小说之耳(尔,《吴》)。」(文)《吴本》同之。

《宋本》云:「佛告慈氏:如是功德庄严极乐国土,满彼筭数无量之劫,说不能尽。」(文)

旧解云:「斯乃明十方诸有愿成就相,近结一章,通结一部正宗也。」(文)

今谓:说十方往生盛以结释迦教之宗,第十七、十八愿成就是释迦教宗趣也。今以此终于正宗,若于十方世界诸佛不称说弥陀功德,则十方佛国诸菩萨众何得闻,不闻则何可得往生乎!既说十方往生,明十方诸佛同赞同劝也。

上来明第四称赞功德分竟,正宗分终于此焉。已下第五叹经嘱累分、第六欢喜奉行分,此流通分也。

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上来正宗分竟,已下流通分,六分中第五、第六二分是也。第五叹经嘱累分有四:一叹法付属,二当来留经,三结示难信,四时会得益。初中又三:一叹名号至德,二设难劝闻法,三教人请决。此初也:

《汉本》云:「佛语阿难、阿逸多菩萨等,其世间帝王人民,善男子善女人,前世宿命行善所致相禄乃当闻无量清净佛声,慈心欢喜,我代之喜等。」(此下明有宿善闻佛名,此乃具述踊跃欢喜之相。)《吴译》亦同之。

《唐译》云:「阿逸多!汝观彼诸菩萨善获利益,若有闻彼佛名,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属于汝,应当爱乐修习。」(文)

《宋本》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无量寿佛名号,发一念信心,归依瞻仰,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文)

吾祖名之「弥勒付属之文」,黑谷《集》名「念佛利益之文」,何者?黑谷专显废立故,约相对门唯彰念佛一行,其付属名待《观经》废立竟,与阿难付属一致,于于此则亦立弥勒付属之名。(《语灯录》出)今家专约绝待门,故立付属之称,与黑谷废立竟之后同,是以无上功德为名号法德,是曰「大行」。由此言之,则今文十七、十八不二信行不离大行也。《大经释》云:「上本愿成就文虽明但念佛,上来迎等愿中及次三辈文明助念往生、诸行往生,依之诸往生行者于但念佛、助念佛、诸行怀疑网未决,故至流通初废助念、诸行二门,但明念佛往生。」又云:「上逗机缘,且虽明助念往生、诸行往生之旨,准本愿故,至流通初废诸行归但念佛,助念犹废之,况但诸行哉。」(文)

《选择集》〈念佛利益章〉引此经及礼赞文:「私问云:准上三辈文,念佛之外举菩提心等功德,何不叹彼等功德,唯独赞念佛功德乎?答云:圣意难测,定有深意,且依善导一意而谓之者,原夫佛意正直,虽欲说唯念佛之行,随机一往说菩提心等诸行,分别三辈浅深不同。然今于诸行者既舍而不叹,置而不可论者也,唯就念佛一行既选而赞叹,思而容分别者也。」(文)

今家名「弥勒付属文」者,文语弥勒说一念大利,云「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者,正付属之义故。《唐译》云:「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属于汝,应当爱乐修习。」又《汉》、《吴》两本云:「我持是经,以累若曹,当坚持,无得为妄增减。」(文)岂不弥勒付属乎!所以付属弥勒者,为使后后出世佛传传相续而此法永无断绝也,佛佛出世本意故。

「其有得闻」等者,「其」者指物之辞,谓通指上三辈五恶五善凡夫及十方诸大菩萨等为能闻机,故云「其」也。

「得闻彼佛名号」者,「闻」者闻信,故《一多证文》云:「言『得闻彼佛名号』者,释尊说应信本愿名号言也。」(文)即是与上「闻其名号」及「明信佛智」同焉。「本愿名号」者即是诸佛赞叹名号也,如诸佛所赞闻而信之,与名号法体相应名「真实信心」,故云「得闻」也。

「欢喜踊跃」者,《一多证文》云:「言『欢喜』者,先预喜当得事定可得意也,『踊』谓踊天,『跃』谓跃地,庆心之无究貌也,彰庆乐相也,此获正定聚位貌也。」(文)谓喜爱所得法心发动身口喜无究貌也。又欢喜踊跃显宿殖善本,《汉》、《吴》两本广说其义云:「佛语阿难、阿逸多等,若善男女人,前世宿命行善所致相禄,乃当闻无量清净佛声,慈心欢喜,一时踊跃,心意清净,衣毛为起泪出者,皆前世宿命作佛道,若他方佛故菩萨非凡夫。其有人民男子女人,闻无量清净佛声,不信有佛者,不信佛经语,不信有比丘僧,心中狐疑无所信者,皆故从恶道中来生,愚朦不解宿命,殃恶未尽,未当得度脱,故心中狐疑不信向耳。」(文)

「乃至一念」者,《行卷》:「经云『乃至』,释云『下至』,『乃』、『下』其言虽异,其意惟一也。『乃至』者,一多包容之言。」《一多证文》云:「『乃至』者,显称名遍数无定。」(文)

「一念」者,《行卷》有二释:一约遍数,《行卷》云:「凡就往相回向,有行、信,行则有一念,亦信有一念。言行之一念者,谓就称名遍数显开选择易行至极,故《大本》言等。」(文)意云:闻信处既获得法体不可思议功德,寄之称名遍数显之。「一念一无上,十念十无上」等,此意一念称名显不可思议功德全体而无余,声声念念皆如是。《一多证文》曰:「一念者功德至极,一念万德悉备,万善皆摄也。」(文)信行一念一宗公论,非可尽于此,具如别章。

二约德相,「一」者专一义,《行卷》曰:「光明寺和尚云:一声一念,又云专心专念。乃至释云专心者即一心也,形无二心也,云专念者,即一行形无二行也。今弥勒付属之一念即是一声,一声即是一念,一念即是一行,一行即是正行,正行即是正业,正业即是正念,正念即是念佛,念佛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也云云。」

望西云:「『乃至一念』者,为是安心?将为起行?答:依大师意,校愿成就及本愿文,定是起行。故《选择》云:『言一念者,是指上念佛。』(已上)异译皆为安心一念者,异译不同,非适今也。」(文)今谓:于信行不二中今行为表,何者?《选择集》此「一念」指上愿成就及下辈一念,前二文未说功德大利,至此「一念」说为大利,故知三处「一念」同是信行具足。上成就「一念」明往生正因决定故,于信行不二中信为表,故为「信一念」,于其「信一念」显具无上功德者今付属「一念」也,故此中于不二中行为表显无上功德,故今为「行一念」,应知。

「当知此人」者,《一多证文》云:「显信心人言也。」(文)

「为得大利」者,依《一多证文》意,当得涅槃为大利,此约究竟益,理实自利利他往还现当不可思议广大利益为大利,序所谓「真实之利」是也。今「得大利」之言应前「得失文」,可知。

《选择集》云:「此『大利』者对小利之言也,然则以菩提心等诸行而为小利,以乃至一念而为大利也。又『无上功德』者是对有上之言也,以余行而为有上,以念佛而为无上也云云。」

《行卷》(卅五左)云:「言『大利』者对小利之言,言『无上』者对有上之言也,信知大利无上者一乘真实之利益也,小利有上者则是八万四千之假门也。」(文)

「则是」者,依《一多证文》意,「则」言彰法德自然之言,文云:「信如来本愿,一念必不求得无上功德,不知得广大利益也云云。」

「具足」者,成就圆满无缺减之义,喻之如大海。

「无上功德」者,不可思议功德也,谓一念具足圆满不可思议功德者,实是一乘真实之利益,圆顿至极之法门也。《论》主释云:「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偈云:「一心专念速满足,真实功德大宝海。」(文)《一多证文》曰:「言『功德』者名号也,『大宝海』者,万善根功德悉充满喻之海,使知速疾满足此功德于能信人心中也。然则金刚心人不知不求,功德大宝充满其身,故喻『大宝海』也。」(文)《行卷》曰:「大行者则称无碍光如来名,斯行即是摄诸善法具诸德本,极速圆满真如一实功德宝海。」(文)一声处速圆满真如一实功德大宝海,实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也,本愿圆顿一乘之唱正出于此经文,可知。

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

二设难劝闻信亦三:初正举难劝,二明其所以,三结劝信受。此初也:

此之三段正付属文,故曰「是故弥勒」等。旧解:上赞所诠宗,此赞能诠经法。今谓不尔,上所叹名号即为闻是经法,不可分释能诠所诠。《礼赞》云「直过闻佛名」,故经法即名号,可知。

「设有大火」等,正假说设难。上偈云:「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彼约诸佛国中,今为此会说,其义别也。《唐译》云:「阿逸多!是故菩萨摩诃萨,欲令无量诸众生等,速疾安住不退转于阿耨菩提,及欲见彼广大庄严摄受殊胜佛刹圆满功德者,应当起精进力,听此法门,假使经过大千世界满中猛火,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读诵受持书写经卷,乃至于须臾顷为他开示,劝令听闻,不生忧恼,设入大火,不应疑悔。」(文)

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二明其所以中亦有二:

初此法难闻,故多菩萨欲闻此法,经多劫求之而难得,以此法最胜要故,如旧解引《般舟经》云云。

《唐译》云:「何以故?彼无量亿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是故汝等应求此法。阿逸多!彼诸众生获大善利。」(文)

「若有众生」下后明有不退胜益,故应求此法。

《信卷》(末十右)云:「律宗用钦师云:至如华严极唱,法华妙谈,且未见有普授众生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诚所谓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已上)

「无上道」者即是阿耨菩提也,闻此经者一生不退转阿耨菩提,此经即不退风航者也。既云「若有众生」,明知普授一切众生于一生不退记别者,有此胜利,可求此法也。《唐译》「菩萨欲令无量众生等,速疾安住不退转于阿耨菩提者,应当起精进力听此法门」是也。

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三结劝信受:

此文正明付属流通。

《唐译》云:「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属汝,应当爱乐修习,乃至经一昼夜受持读诵,生希望心,于大众中为他开示,当令书写执持经卷,于此经中生导师想。」(文)彼于文初说之,今经为结劝,其意是同矣。

佛言.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

三佛哀请决。

《汉本》云:「佛言:我语若曹,若曹所当作善法,皆当奉行信之,无得以(疑,《吴本》)我般泥洹后故,若曹及后世人无复言我不信有无量清净佛国,我故令若曹悉见无量清净佛国土,所当为者若自(各,《吴》)求之,我具为若曹道说经戒顺法。」(文)《吴本》同之。但「无得以」之「以」字作「疑」,「若自」二字作「各」,「顺法」之「顺」字作「慎」,余同。

《唐本》云:「阿逸多!如来所应作者皆已作之,汝等应当安住无疑,种诸善本,应常修学使无疑滞,不入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文)

「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者指正宗所说,「令见」等者指向现土令见,「一切所有」者向真化胎生化生等相也,「所当为者」等者教人请决。

上文既云傥有疑意可具问佛,今文意谓今吾有汝等所当为者,吾当具说之,汝等问可以取决求之,是劝信也。

「无得以我」下诫疑心,勿疑滞入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也。佛慈哀丁宁,深可感戴焉!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叹法付嘱已终上,已下第二当来留经。

《吴本》云:「我般泥洹去后,经道留止千岁后,经道断绝,我皆慈哀特留是经法止住百岁,百岁中竟乃休止断绝,在心所愿皆可得度。」《汉译》同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