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凡情迷执的涌动下,一次又一次地调整自己的方向,但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宣告失败。就像一只猴子最初它所得到的只是一只玉米,然而当它看到了西瓜之后就去追求西瓜,最后它看到了野兔之后,竟也撒手抛下西瓜而去追求野兔,野兔跑走了,它就只能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得到,真是如梦幻泡影。其实人生又何其不是如此呢?每一次成功之后就是叹息,每一次荣誉之后就是警觉,因为,每次的付出都远远超过了获得,而每次得到的东西,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不稳定的、杂乱的、不自主的、轮回生死之中,最大的原动力就是欲望。如果没有了欲望,人就会像是树没有根一样,慢慢的枯萎,乃至死亡。可以说,一切凡夫众生没有无欲地生活的,只是欲望也有两类:一是杂乱无绪不能自主的恶欲,二是天伦之常长幼有序的善欲。恶欲使人迷惑颠倒心智狂乱,丧失人伦之纲常,影响自他之身心,使人烦恼痛恨堕落无奈;善欲则令人意志坚强身心愉悦,倍感责任重大,努力护卫自他,令人开心快乐感恩积极。
佛法就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的缓兵善诱法,首先认识到恶欲的可怕坚决加以消灭,从而达到善欲的人间和乐境界;其次还要认识到善欲的局限狭隘坚决加以超越,从而达到了无欲则刚的解脱圣境;最后又从无欲的世界里出来,秉持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菩萨完全依赖于“愿力”来到人间,示现弘化普渡众生!这三种情况其实都是以欲望作为根基而展开的。
我们放弃了世俗的荣耀和光辉,于是拥有了真善美慧的心灵感受;我们舍弃了世间的真善美慧,于是解脱了无始劫来的那份蠢动与不安!在回望来时路的刹那,欲望就像魔鬼一样,装扮着各种角色,佩戴着各种面具,又在那里一一向路人表演它那些独特的绝技。而我们,走过来的人啊,多么庆幸看到了只会生长智慧和慈悲的地方,那就是菩萨的心肠,那就是欲望被转化之后的安祥!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