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略论佛教“缘起”思想的生态价值

发布时间:2023-09-12 12:38:45作者:楞严网

略论佛教“缘起”思想的生态价值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征文作品 )

  主题词:佛法缘起生态无我不二平等

  内容摘要:佛教的“缘起”思想是佛陀所证悟的自然法则,它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宝藏;“缘起”思想在现实中的修学实践更是与现代生态思想相契合,具有超越历史时空的生态价值。对“缘起”思想及其实践方式的发掘,会给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全新的启示和一定的帮助。本文主要内容就是从这些方面对“缘起”思想与现代生态思想的相互关系所进行的探讨。

  一、引言

  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危机是我们所居住这个星球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问题。面对自然灾害的频繁产生与不断扩展,人们不停地进行防控与治理,试图从外在解决这个问题,可是顾此失彼,效果微乎其微,人类生存环境的总体状况还在持续下滑,人类与地球的未来不容乐观。

  环境问题的切实改观,不能只是外在的治理,而是要从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入手,必须确立新的生态价值理念,彻底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这种意识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也有所觉察,他们同样认为人类需要一个新的生态理念。[1]

  在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思想中,尤其是它的“缘起”思想中蕴藏着极具生态价值的思想宝藏。开发这些宝藏,必定会给我们的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全新的启示和一定的助益,故此本文尝试从佛教“缘起”思想的角度出发,来论述相关佛教的生态价值。首先,让我们来认识“缘起”思想的名、义。

  二、“缘起”思想的名义

  缘(梵 pratyaya),狭义是指引起事物结果的直接与间接原因;广义是合因、缘两者的总称。所谓“缘起”(梵 prati^tya-samutpa^da)是指一切诸法皆因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立,这种道理就称为缘起。缘起,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条件的互相依存而有变化。

  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载,佛陀为了使众生明白缘起的道理,方便建立的缘起法有一缘起、二缘起、三缘起、四缘起、十一缘起、乃至十二缘起等多种不同说法。[2]“缘起”是佛陀对于宇宙万物各种生起消灭的原因、条件所证悟的法则,是佛教的基本原理。佛陀对印度各种外道所主张的“个我”思想及诸法具有实在自性的论点都予以否定,而主张宇宙万物都是相互依靠存在的,其中任何一物都没有独立的自性,佛陀以此解释世界、社会、人生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并建立了特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缘起”说成为佛教异于其它宗教、哲学、思想学派的最大特征。

  从佛教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佛教宗派,没有不以“缘起”思想为基本教理的。考察佛教“缘起“思想的渊源,可以说以原始佛教阿含类经典的“十二缘起”说(即“十二因缘”说)为佛典中最早的记录。“十二因缘”是《阿含经》所说的佛教基本教义,所谓“十二”是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十二因缘”是相互为因的十二条生灭法则,正向观察是众生生死流转的过程,而逆向观察则是生死流转的消灭,觉悟十二因缘的道理能让人摆脱生死烦恼的系缚。[3]“缘起”思想在佛教的中观学说中达到了新的高度,它的“缘起说”含“缘起”和“性空”的辨证两面。它认为事物或现象由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而成叫“缘起”;由众多因素合和而成的事物或现象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这是“性空”。“缘起性空”的道理,一为事物的现象,一为事物的本质。它们适用于世、出世间的一切事与理,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逃脱出这个规则。[4]

  “缘起”和“性空”的关系,不是除去缘起的事物之后才说空的,而是即缘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两者是相待相因,相辅相成的。[5]人们如果能够把“缘起”和“性空”统一起来,认识到世间诸法非有非无的真实面貌,就可以得到佛法的“中道”妙理,[6]并由此走上一条智慧、慈和的人生道路,所以“缘起”思想有着极强的实践操作性。

  下面谈在“缘起”思想下的佛法修学实践。

  三、“缘起”理论的实践

  “缘起”思想是佛法的精髓,许多佛法实践的落实都是建立在“缘起性空”思想基础之上,比如:

\

  1、“无常无我”的实践

  在缘起性空思想的前提下,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7]不实的,就像梦境、幻想、水泡、影子以及朝露、闪电一样。[8]正是由于人类和这个世界一样是无常的,因此佛陀常常警诫他的弟子们要牢记人命无常的道理;并且劝告他们,因为生命无常苦空,所以要看破人生,放下贪执,凡事不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让弟子们能够真实的体验到这种道理,佛陀甚至进一步讲说修习的观法,使弟子们远离狭獈思想的束缚。如《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说:

  智者深观此身即无常器。是器即苦,以器苦故,所受盛法亦复是苦。……智者复观生即是苦,灭即是苦,苦生灭故即是无常,非我我所,修无我想。[9]

  佛陀的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就像器具一样,它随时可能分崩离析,归于坏灭,所以有智慧的人要观修无常无我之法。佛陀还说透过这样的体察可以得到究竟解脱的涅槃大道。[10]

  佛陀是这么教的,弟子们也是这么行持的,佛教僧团的许多日常生活现象就体现出了这种无常无我的思想。比如,出家僧众剃除须发就是为了破除对于人相貌的执着;披着“坏色”[11]衣服是为了破除人对于衣饰的迷恋;粗茶淡饭,日中一食是为了破除人对于饮食的贪执。这都是“无我”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体现,一般人则只知其事而不知其理。其实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让人突破物质与小我的束缚,从而能够进入一个宽广的心灵世界。

  2、“依正不二”的实践

  “缘起”的世界中,人类生存环境的好坏与每一个人的行为造作密切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个世界的美丑是由大家共业的善恶所决定的。[12]如果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行善业,将会使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如果大多数的人行恶业,将会使这个世界越来越丑恶。就维护环境而言,可以说行善业就是对于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的维护,而行恶业则是对于环境的破坏与生态的摧毁。

  依报总业缘合而生的特点决定了人类与所有物种命运唇齿相依的关联性。当这个世界漫天风沙,危机四伏的时候,也是人类痛苦不堪的时候;而当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物种消失的时候,也是人类自取灭亡的时候。正是因为如此,佛教主张每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美好的生活,都必须对周围的人和环境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佛教的基本教义规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说佛教徒不但要止息一切恶行,而且要奉持一切善行,因为只有人尽其善,这个世界才会和乐安宁,这就是“依正不二”在佛教中的具体实践。佛典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如《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七载:

  尔时功德天语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于尔时,于因陀罗幢相王佛所,作如是愿......若彼土众生暴恶,粗犷,无慈愍心,亦无(常)反复,恶行恶心,成就如是种种诸恶……愿我尔时,于彼众生,福德加被,智能威力,悉令遮止,生其信心,又令众生,资生不乏,不令行恶,增长善法,佛所应度受化众生,绍三宝性,使不断绝,势力增盛,又令我得依报自在。[13]

  这是经典中一位菩萨对另一位菩萨讲他在因地[14]修行时,发愿让自己生活那个世界的众生离恶行善的事迹,其实这也是一个劝化众生爱护环境的故事。

  3、“众生平等”的实践

  “缘起”法下的众生平等是建立在“一切刹土平等,一切佛法众生平等”[15]的基础之上的平等,平等范围涵盖有情、无情两类。[16]佛法肯定一切生命的权利,认为所有的生命都含藏有可以成佛的“佛性”。因此人类不能够随便伤害它们,更不能为饱自己口腹之欲而戮杀它们。佛陀绝对不许他的弟子们杀害任何动物,为此特别制订“不杀”的戒律。[17]为了防止杀生,佛陀还从诸多方面对比丘的行动进行限制,如:不许随便掘地,不许随便折伐林木,不能践踏草地,不许用有虫的水浇地,不许露地燃火,甚至不能在虫子成长的雨季里外出活动,等等。[18]

  佛弟子将一切有情的生命视为自己的父母眷属,将一切万物看作与自己同体,这也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将所有的生命体系都提升到了与人尊严相等的地位,人没有理由对其它生命采取傲慢、偏见或残暴的态度。所以,学佛者非但不能杀生,而且还应常起慈悲心、孝顺心,要经常方便来救护一切众生。[19]正是由于佛教的爱生、护生精神,所以古往今来,大凡佛教寺院多是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地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

  由于“缘起”思想的修学实践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极大的作用,所以它与现代生态思想有相当多的契合之处。下面还依照“缘起”思想在修学实践中的展现来谈它的生态价值。

  四、缘起思想的生态价值

  1、“无常无我”的生态价值

  现代化的生产模式为我们的这个社会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据统计自工业革命一百多年来,人类所创造的财富比有史以来所创造的全部财富之和还要多。这滚滚而来的财富,追本溯源不外都是来自于地球资源。由此看来,人类每一点社会财富的增加,都意味着地球自然资源的减少;经济指数GDP的每一步提高,都加快着地球资源枯绝的早来。[20]

  现在,随着生态哲学与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人们终于发现造成这种资源过度开发、物质极大浪费现象的根源是“自我中心主义”所至,并且认识到了这种观念对于生态的巨大危害性,[21]指出“把人类视为宇宙中心之说完全忘记了自然”,[22]由此而提出新的发展主张:

  尊重环境的限度,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认清自然资源的极限,反对掠夺性开发资源;倡导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节俭使用自然资源。[23]

  佛法“缘起”思想“无常无我”的实践,使我们知道世界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地球的一切都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对自己的欲望进行有效的节制,一味地只向自然索取,就会落得自掘坟墓的下场。从这一层面上来说,“缘起”思想与现代“生态学”是完全相合的。不过,它彻底的“无我”精神在现实中行履所达到的环保深度,又是现代“生态学”所不能望其项背的。“生态学”仅仅能从外在劝导人们维护生态;而“无常无我”的思想则能从内在减少人的贪执贪欲,从源头上断绝生态破坏的根本。如果将这一精神推广开来,无疑是廿一世纪生态的最大福音。

  2、“依正不二”的生态价值

  生态学家认为,现代文明的世界观是一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的,主客严重分离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过分强调人的中心性、本位性,忽视自然环境的存在,漠视人类行为对自然的影响,从而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不协调。

  其实人类只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界与人类是共命运的统一体。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并在自然界中生存,自然遭到毁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故此汉斯?萨克塞说:“个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只能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时才存在”,[24]“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25]因而,“生态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把人类是整体的一部分这个通俗道理告诉人们”。[26]环境伦理学家更是这么认为。[27]

  佛教的“缘起”说,将世界万事万物都共存于一个无尽的关系网中,在这里、任何事物都与其它事物以无穷的因缘关系相互联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单独存在,任何事物的产生、存在与变化都会对其它的事物造成影响。“依正不二”的特点决定了由依报共业而产生的这个世界,可以施加于制造了这些依报的每一个人。就是说,这个世界中的每一个人,既可以享受自己及他人善业所造成的美好环境,也无可回避地会陷入由自己与他人恶的共业所造成的恶劣环境。

  所以环境与人类密不可分,对环境的任何损害,归根结底都将对人类本身造成损害,因此要解决世界的环境问题,每个人都有逃脱不了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不仅有责任用善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必须促使他人都做成善业,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营造与享受一个美好的世界。

  “缘起”思想的“依正不二” 实践方法,同生态学家发现的道理如出一辙。可是它那自发与摄他相兼容的双重环境责任感特征,比起现代生态哲学任何一家都显得更胜一筹,它能使人们从内心深处生发起对于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

  3、“众生平等”的生态价值

  “自然中心主义者”认为,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历史不过是苍海一粟。人的生存要依赖于其它生物,而其它生物则并不一定依存于人类。人应该尊重自然界中的一切,因为“自然界并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才存在的,自然界的规律不等于人类的目的性”。[28]

  就此而言,人类伦理关怀的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展到河流、大地等一切的生态系统。因为每一种事物存在着就具有自己的地位,就具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它们做为自然整体的有机部分,是有着特定内在价值的。人类应该把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推广到所有存在物中去,把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生存权利(而非人类的利益)作为判断人类行为善恶的标准。

  由“自然心主义”的主张可以看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由原来的共生,到开始的利用,再到后来的妄图征服,又到渐渐关注,最后到试图和谐相处,转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回到相互关系原来的起始点――即平等相处、和谐共生,这正与佛教“众生平等”的实践完全相吻合。如果人们都能够意识到“众生平等”的重要性,并努力去实践这个思想,那么我们的这个世界哪里还会有什么生态的问题呢!

  由以上三项内容的论述可以看出,“缘起”思想的佛法实践的确与现代生态思想相契合。既然如此,那么下面再来谈谈“缘起”思想在环境维护与生态保护中的实际操作。

  五、“缘起”思想的生态操作

  笔者以为,“缘起”思想的三项实践中,“无常无我”是侧重于对个体行为的约束的一种修学实践,“依正不二”是偏重于对外部环境的关怀的一种修学实践,“众生平等”则是倾向于对全体生命的关爱的一种修学实践。三项实践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相互循环系统,无论人们先做到了哪一项,其它两者相应容易实行。

  若做到了“无常无我”的实践,就能够达到“依正不二”与“众生平等”,因为既能于内在对自己进行约束,就自然能够相应减少甚至于完全断绝对于外部环境的破坏和自然生态的摧毁,而约束自己同时意味着对其它生命的尊重;若实现了“依正不二”的实践,“无常无我”与“众生平等”也可以同时成就,因为既然开始关怀所有物种生存的环境,自然会降低自己对于物质的追求和对于有情生命的杀戮;若实现了“众生平等”的实践,“无常无我”与“依正不二”同样可以相应兑现,因为将一切众生与自己的生命等同就不至于物欲熏天,欲望减少就与无常无我的实践相对照,同时因尊重生命万物就会有秩序的存在,万物存在就是外部世界和谐共生的时候。

  当然,如果想从其中一项开始落实的话,个人认为还是先从“无常无我”的比较好,因为它可以说是其它两项的基础。三项实践的相互关系,可以图示如下:

  无常无我

  依正不二

  众生平等

  所以,“无常无我”、“依正不二”、“众生平等”是同在“缘起”思想的天空下所产生的三项现实修学实践,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构筑起一个圆融无碍的生态防护网络。

  “缘起”思想属于理论性质的内容,“无常无我”等三项生态操作属于实践性质的内容。由理论到实践的落实,可以使地球环境从人类自我中心的狭隘生存层面转入到万物共生的良好生态层面,万物共生就能给人类带来一个和谐的生存世界。因此,佛教“缘起”思想的操作与推广,必然会给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的环境问题带来彻底改变。“缘起”思想及其实践的生态操作效果,可以图示如下:

  当人们开始重视人类与自然关系相协调的时候,在大部分国家都主张“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当前世界里,[29]倡扬佛教的“缘起”思想,是完全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和体现人类根本利益的事情。

  六、结语

  由本文的论述可以得知,“缘起”思想与现代生态思想完全相契合,又具有“自发性”及“可操作性”的巨大优势,在现实的实践中比 “现代生态学”要深入彻底。“缘起”思想具有超越历史时空的生态价值。

  这里,仅从“缘起”思想这一细小角度的探讨,就发现佛教中有改善生态的诸多实践方法。那么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在深若瀚海的佛法中一定蕴藏着更多能对当今环境问题产生帮助的可挖掘潜力。从更深层面开发佛法中的生态思想,其意义正如李奥帕德(Aldo Leopold)教授与怀特(Lynn white)先生所盼言,它必定会给人类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新的泉源。英国着名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先生认为佛教是个早熟的宗教,它的思想更符合今后的人类思维和未来世界的应用。[30]如若真是这样,佛法中的生态实践应该是首当其冲吧!

  愿我们生存的地球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新修《大正大藏经》。

  2、〔德〕汉斯?萨克塞着,文韬、佩云译《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3、〔美〕阿尔多?李奥帕德着,吴美真译《沙郡年记》,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

  4、〔英〕阿诺德?汤因比着,徐波译《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

  5、裴广川主编《环境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6、吴国盛《现代化之忧思》,三联书店1999年11月版。

  7、林朝成《佛教的生态初探》,台湾《成立中文学报》第二期,1994年发行。

  8、方广锠《佛教文化与环境保护》,香港《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12月印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6年颁布《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ic Crisis,Science 106 ,1967)

  [2]这几种“缘起”原是部派佛教在否定自性法的基础之上对“缘起”思想的不同阐释。其中,一缘起系指一切的有为法总名为缘起者;二缘起指因与果;三缘起指三世之别,或指烦恼、业、事等三者;四缘起指无明、行、生、老死等。如上所述,各种由因缘所成立的有为法,皆可称为“缘起”。

  [3] 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说:“于十二因缘逆顺观察,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如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见《大正藏》第2册,p156c-p157a)

  [4]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3说:“由诸缘故,诸法得起,故名缘起,如是缘起,都无所有。” (见《大正藏》第7册, p1069a)

  再如《中论?观四谛品》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见《大正藏》第3册,p336b)

  [5]如《中观论疏》巻二说:“无有可有,由无故有;无无可无,由有故无。由无故有,有不自有,由无故无,无不自无。”(见《大正藏》第42册,p28a)

  [6]如《大乘玄论》卷4说:“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虽曰假名宛然实相;不动真际建立诸法,虽曰真际宛然诸法。以真际宛然诸法故,不滞于无;诸法宛然实相,不累于有。不累于有故不常,不滞于无故非断,即中道也”。(见《大正藏》第45册,p55b)

  [7]佛法所说的无常包括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外在器界的无常,二是指内在根身的无常。就是说,无论是人类居住的外在世界,还是人生命所依存的内在根身,它们时刻都在“生住异灭”与“成住坏空”的迁变中。

  [8]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见《大正藏》第8册,p752b)

  [9] 见《大正藏》第12册, p836b。

  [10] 如《大智度论》卷23说:“若观诸法无常,是为真涅槃道。” (见《大正藏》第25册, p229c)

  [11] 所谓坏色,是指两种以上颜色所合成的颜色,即不是单一颜色。

  [12]佛法认为人类有两种业。六趣众生各有总别的二报,例如人趣之中,上自权贵下至平民所有的人,同为人趣的果报称为总报;虽同为人,其中根有利钝、形有好丑、福有多寡等等,这些人人各异的果报称谓别报。果报中引发总报的业因称为引业;成为别业的业因称为满业。二业之中,引业所造成的总报实际就是人类所生活的环境。如《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二说:“依者,凡圣所依之国土,若净若秽”(见《卍续藏经》卷7,p424b)。

  [13] 见《大正藏》第13册,p385c。

  [14] 因地:“地”有位地、阶位的意思。“因地”是“果地”的相对称呼,指菩萨尚未证得佛果,在因中修行时的地位。

  [15] 见《寂调音所问经》卷1,《大正藏》第24册,p1086b。

  [16]所谓众生,即众缘而生。众缘而生的生命含有两类,一类是有情众生,包括人类与各种动物;一类是无情众生,指各类植物与其它万物。

  [17]佛陀所制的戒律中,第一条就是不杀生戒,不杀生戒从初入佛门的五戒,到做沙弥的十戒,乃至圆成僧藉比丘的250条大戒,一关都不曾少。违犯杀生戒,惩罚十分严重,如《四分律比丘戒本》卷2的四波罗夷戒说:“若比丘,故自手断人命……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见《大正藏》第22册,p576c)”波罗夷译为断头,若犯此法,不再具有比丘的身份,自此失去法身慧命,犹如人头断不可复生,所以这样说。

  [18]分布于《四分律比丘戒本》,主要在“九十众学戒法”当中。见《大正藏》第22册,p1018b-1020b。

  [19]如《梵网经菩萨戒本》卷2:“四十八轻戒第二十条: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见《大正藏》第24册,p1006b)

  [20]参见吴国盛着《现代化之忧思》P201-202(三联书店1999年11月版),该文对此有详细的叙述。

  [21] 〔德〕汉斯?萨克塞说:“自我中心像一块巨石阻碍了通向认识存在的道路,对每一条信息它都忽视了信息的客观特点,把它推向次要得多的个人关系的轨道,它封闭了我们通向世界财富的大门”。文韬、佩云译《生态哲学》p189,东方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22]同上书,p59。

  [23]裴广川主编《环境伦理学》p51-61,高等教育出版社02年6月版。

  [24]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p49。

  [25]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p1。

  [26]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p49。

  [27]裴广川《环境伦理学》序言中说:“环境伦理学家的主要任务是:以新的价值观为指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实现由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将环境作为伦理关系的客体转变为伦理关系的主体;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关系转变为人与自然相协调发展的关系。”引书同注文23。

  [28]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p52。

  [29]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第八届中国绿色论坛上发表的讲话――战略环评与可持续发展》中说:“2002年世界首脑会议终于达成共识:经济、社会、环境必须相互协调才能可持续发展。中国已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基本战略。中央近年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理念,正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中新网2005年9月20日电。

  [30]阿诺德?汤因比( Arnold Toynbee),英国人,逝于1975年10月,寿86岁。此说可以参考他的着作《人类与大地母亲》(徐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两书。 l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