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指缠缚于僧众身上的法衣,因为法衣的颜色不正而得名。也称作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梵语kas!a^ya,巴利语kasa^ya 或 kasa^va;意思是指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
袈裟,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列举出了穿袈裟的十种功德:
1、以之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
这是说,穿上袈裟,可让人有惭愧心,从而远离一切羞耻之事。
2、离寒热、蚊虫、恶兽:
穿上袈裟,可以远离寒冷、炎热,蚊虫叮咬,野兽撕扯。
3、示现沙门之相,见者欢喜,离邪心:
穿上袈裟,让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佛门中人,让见到者心中欢喜,远离邪恶。
4、是人天宝幢相,可生梵天之福:
穿上袈裟,自有庄严宝相。
5、穿着之时,生宝塔想,灭除诸罪:
穿上袈裟,一心只想如何成佛,不作他想。
6、染为坏色,断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穿上袈裟,欲念消除,对各种俗世的种种不生贪爱。
7、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作良田:
袈裟如同佛门的之宝,可以净化心灵,去除烦恼。
8、消罪而生十善:
穿上袈裟,消除心中各种恶念,滋生善念。
9、如良田,能增长菩提之道:
穿上袈裟,就如同心中开垦出了良田,能使得菩提之道生根发芽,不断壮大。
10、如甲胄,烦恼之毒箭不能害。
穿上袈裟,就如将士披挂上了盔甲,烦恼不侵。
据《释氏要览》卷上载,释迦如来昔为大悲菩萨时,曾于宝藏佛前,誓愿于己成佛时,袈裟能成就五种功德:
1、佛弟子虽犯种种邪见,然若能敬心尊重袈裟,必可达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果位,得不退转;
2、天龙、神、鬼、人及非人,若能恭敬袈裟,则可于三乘解脱道上,得不退转;
3、若有鬼神、诸人,为饥渴、贫穷等所迫,得袈裟小块乃至四分,即可饱含充足;
4、若众生共相冲突,起怨贼之想,如念及袈裟之神力,便生慈悲之心;
5、若持有袈裟小块,恭敬尊重,则一旦在兵阵,常得胜于他人。
披着法袈裟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裸露右肩披挂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
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