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阿育王寺 我的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24-08-05 13:10:09作者:楞严网
阿育王寺 我的精神家园

每当我梦见去世多年的父母,我就会选择去阿育王寺拜祭,为的是一份精神寄托。

常言说,父母在,尚有去路,父母不在,便没有了归处。可是,我多么想在寺院那云雾缭绕的烟火中,寻找到与父母灵魂沟通的途径,与他们灵魂再相聚……

所以,多年来,我每年都要去阿育王寺几趟。因为,那里是我最后的精神家园。

同时,这里也是一座佛教殿堂和一座旅游景区。

我每次去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宝幢的山岭上的阿育王寺,心里总会有个疑问:这个寺院为何取名阿育王寺,阿育王是谁?

查询了相关资料才知道原委。据史书载,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相传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前2世纪),在波吒利费城举行了佛教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三次结集,编纂整理经、律、论经典,并派遣僧侣四方传播佛教,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

阿育王还取出王舍城大宝塔阿阇世王分得的佛陀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令羽飞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立一塔。”在中国,共建造了19座舍利塔。

这19座舍利塔中,相传其中一座舍利塔就是今天宁波市阿育王寺,里面放有一颗如来佛的头颅舍利子保存于阿育王寺的舍利宝塔。这座阿育王寺也是中国这19座舍利塔里唯一仅存至今的寺院。

据史载,晋义熙元年(405年),为了保护佛国珍品始建塔亭覆护。后人也有把义熙元年(405年)作为阿育王寺的创始之年。南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又建三级木浮图,并创建殿宇,初具寺庙规模。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又兴建殿堂楼阁,并赐寺额为“阿育王寺”。阿育王寺由此得名。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鄞州区宝幢,始建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已历经1700多年历史。

阿育王寺素有"东南佛国"之称,是佛教禅宗名寺,中国佛教"五山第五"。史载: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阿育王寺被列为“五山”之第五山,与径山寺、灵隐寺、净慈寺、天童寺齐名。阿育王寺也是中国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因寺内珍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及玲珑精致的舍利宝塔而闻名中外,198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2006年05月25日,阿育王寺作为元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阿育王寺在佛学界非常著名,除了是因寺内珍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及玲珑精致的舍利宝塔而闻名中外,还困佛学史上著名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过程中,曾经多次与阿育王寺有过密切关系。

史载:744年1月,作了周密筹备后,鉴真等17僧(包括潜藏下来的荣睿、普照),连同雇佣的"镂铸写绣师修文镌碑等工手"85人,共100余人再次出发。结果尚未出海,便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遇风浪沉船。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一小岛,五日后众人方被救,转送明州(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安顿。开春之后,越州(今浙江绍兴)、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请鉴真前去讲法,第二次东渡遂结束。

结束了巡回讲法之后,鉴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备再次东渡。此事为越州僧人得知,为挽留鉴真,他们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藏中国,目的是"引诱"鉴真去日本。于是官府将荣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荣睿途中装病,伪称"病死",方能逃离。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

江浙一带既然不便出海,鉴真于是决定从福州买船出海,率30余人从阿育王寺出发。刚走到温州,便被截住,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佑担心师父安危,苦求扬州官府阻拦,淮南采访使遂派人将鉴真一行截回扬州。

第六次东渡鉴真便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转搭遣唐使大船。随行人众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队扬帆出海,此时,普照也于余姚赶来,11月21日,鉴真所乘舟与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余两舟一舟触礁,12月20日,抵达日本萨摩。东渡终于成功。

鉴真东渡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到东亚地区,对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因为鉴真东渡的美谈,所以宁波阿育王寺也声名鹊起,数百年长盛不衰。

阿育王寺,号称六殊胜八吉样地,排名一直在天下禅宗五山之中,是中国现存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寺内,有一赑屃驮一“八吉祥地”的碑。

阿育王寺还是一座文化宝库。寺内珍藏着座名闻天下的佛祖舍利宝塔。寺内有全省仅存的两座元塔,和唐、宋、明、清、民国及现代碑刻,其中以《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宸奎阁碑记》和《妙喜泉铭》最为珍贵。

当怀念父母而心灵无所归附时,我还是愿意来阿育王寺,我知道,在这里一定能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