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语汇解 四、教理
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 即圣者的真谛(ariyassa saccattà ariyasaccàn?'ti attho.)
圣(ariya),意为神圣的,尊贵的,圣者。谛(sacca),意为真谛,真理,真实。
这四圣谛之所以被称为“圣谛”,《清净道论》中以四义解释说:
1. 因为是佛陀等圣者所通达,所以称为“圣谛”。 如说:“诸比库,这四种是圣谛。哪四种呢?……诸比库,这些是四圣谛。这些为诸圣者所通达,所以称为圣谛。”
2. 又因是圣者的真谛,故为“圣谛”。如《相应部》中说:“诸比库,在有诸天、魔、梵的世间中,有沙门、婆罗门、天与人的人界,如来是圣者,所以称为‘圣谛’。”(S.56.3.8)
该经义注说:“由于这些属于圣者所有的,已被圣者、如来所通达、所宣说,因此以圣者的真谛故,为‘圣谛’的意思。”
3. 因正觉了这些而成就圣位,故称为“圣谛”。如说:“诸比库,如实正觉了此四圣谛故,如来称为‘阿拉汉、全自觉者’。”(S.56.3.3)
4.又因诸圣者皆是真实故为“圣谛”;诸圣者即是如实、不违如、不异如的意思。如说:“诸比库,此四圣谛为如、不违如、不异如,所以称为‘圣谛’。” (S.56.3.7) (Vm.2.531)
圣谛有四种,称为四圣谛(catàri ariyasaccàni):
1.苦圣谛(dukkhaü ariyaccaü);
2.苦集圣谛(dukkhasamudayaü ariyaccaü);
3.苦灭圣谛(dukkhanirodhaü ariyaccaü);
4.导至苦灭之道圣谛(dukkhanirodhagàmin? pa?ipadà ariyasaccaü)。
四圣谛是佛陀教法的根本,任何的善法皆为四圣谛所包摄。(M.28)
苦圣谛 (dukkhaü ariyaccaü):简称苦谛。即揭示生命本质的真理。
苦,巴利语dukkha,由du(下劣的)+kha(空无的)构成。《清净道论》解释说:“此第一谛下劣,是许多祸害的依处;空无,并没有愚人们所遍计的恒常、净、乐、我之性。因为下劣故,空无故,称为‘苦’。” (Vm.2.530)
在《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何谓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
根据《分别论》,苦圣谛是除了渴爱(ta?ha,属于贪心所)之外的烦恼、不善法、三善根有漏法、有漏善法、有漏善不善法的果报、既非善不善和果报的唯作法,及一切色法(81世间心,51心所,28色)。(Vbh.206)
苦集圣谛 (dukkhasamudayaü ariyaccaü):简称集谛。即揭示苦生起的原因之圣谛。
集,巴利语samudaya,由saü(集合)+u(生起)+aya (原因)构成。《清净道论》解释说:“此第二谛以有其余诸缘的集合作为苦生起的原因,这样的集合作为生起苦的原因,称为‘苦之集’”。(Vm.2.530)
在经教中,苦集圣谛通常指渴爱(ta?ha)。如《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何谓苦集圣谛?此爱是再有,与喜、贪俱,于处处而喜乐,这就是:欲爱、有爱、无有爱。”
根据《分别论》,苦之因除了渴爱之外,还可以指一切烦恼、一切不善法、三善根有漏法和一切有漏善法。(Vbh.206-210)
苦灭圣谛 (dukkhanirodhaü ariyaccaü):简称灭谛。即关于苦的灭尽、渴爱止息的圣谛。
灭,巴利语nirodha,由ni(没有)+rodha(流浪,旅行)构成。《清净道论》解释说:“因为在此并没有被称为轮回流浪的苦的征途,一切之趣已空故;或已证得[灭]时,那里便没有被称为轮回流浪的苦的征途;也因与之相反故,称为苦之灭。或作为苦的不生、灭尽之缘故,为苦之灭。”(Vm.2.530)
在《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何谓苦灭圣谛?即是那种爱的无余离贪、灭、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
导至苦灭之道圣谛 (dukkhanirodhagàmin? pa?ipadà ariyasaccaü):简称道谛。即能够达到灭苦的途径、方法的圣谛。《清净道论》解释说:“第四谛因为以彼苦之灭为目标、朝向它而前进故;是到达苦之灭的行道故,所以称为‘导至苦灭之道’。”(Vm.2.530)
在《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何谓导至苦灭之道圣谛?此即八支圣道,这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念处:巴利语satipahàna。念的住立(patihàti)或现起处(upahànahena)为念处(satiyà pahànaü satipahànaü)。
有四种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觉支:巴利语sambojjha?ga, 又作正觉支。正觉的因素或导向正觉的要素,称为正觉支。(tassa sambodhissa, tassà và sambodhiyà a?gan'ti sambojjha?gaü.)
有七种正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
八支圣道:巴利语aha?gika ariyamagga,又作八圣道分,即圣道的八个要素。道(magga),即道路;导向正觉与涅槃的道路为圣道。
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北传佛教多作“八正道”。
正见 (sammàdihi):见,巴利语dihi,即见解,意见,观点。若加上前缀sammà即为正见;若以dihi单独出现则专指邪见。
正见与智(¤à?a)、慧(pa¤¤à)、明(vijjà)、无痴(amoha)等同义,为慧根(pa¤¤indriya)心所的异名。
正见包括观正见(vipassanà-sammàdihi)与道正见(magga-sammàdihi)两种,但多数是指道正见,即对四圣谛的智能。
如《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幺是正见呢?诸比库,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导至苦灭之道之智。诸比库,这称为正见。”
正思惟 (sammàsa?kappa):思惟,即思索,思维,专注,为寻(vitakka)心所的异名。
有三种正思惟:出离思惟(nekkhammasa?kappa)、无恚思惟(abyàpàdasa?kappa)、无害思惟(avihiüsà- sa?kappa)。
《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什幺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诸比库,这称为正思惟。”
正语 (sammàvàcà):正确的言语,即远离四种不正当的语言:虚妄语(musàvàda)、离间语(pisu?à vàcà)、粗恶语(pharusà vàcà)、杂秽语(samphappalàpa)。
《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什幺是正语呢?离虚妄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诸比库,这称为正语。”
正业 (sammàkammanta):正确的行为,即远离三种不正当的行为:杀生(pà?àtipàta)、不与取(adinnàdàna,偷盗)、欲邪行(kàmesu micchàcàra,邪淫)。
《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什幺是正业呢?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诸比库,这称为正业。”
正命 (sammà-àj?va):正当的谋生方式。
《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幺是正命呢?诸比库,于此,圣弟子舍离邪命,以正命而营生。诸比库,这称为正命。”
正精进 (sammàvàyàma):正确的努力、奋斗。
正精进通常指四正勤(cattàro sammappadhànà)。
《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幺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
正念 (sammà sati):念,即心清楚地了知对象;保持心对所缘念念分明、不忘失。正念的所缘通常分为四种,即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幺是正念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诸比库,这称为正念。”
正定 (sammà samàdhi):定,即心一境性(ekaggatà)心所,为心只专注于所缘的状态。经典中通常将正定解释为四种禅那。
《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幺是正定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诸比库,这称为正定。”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