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底来到闽南佛学院,一直从事唯识教学,其中着力最多的要算是《解深密经》了。为了讲好这门课,我认真研读了《解深密经圆测疏》,在一年多的时间,我几乎都沉浸在《解深密经》的研究、教学、思考中。
《解深密经》是我为闽院第三届学生开设的课程,到了第四届虽然我也开了这门课,但只是讲了三、四品就没继续往下讲了。当时我在讲授这门课的时候,除了男女众本科班的同学参加学习外,还有许多尼众的法师也去听讲。其中有一位叫性空的法师每次听课都带着录音机去,并且把每次讲课的内容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为《解深密经》的教学留下了三、四十万字的文字资料。
《解深密经》是学习唯识宗必读的典籍,而目前佛教界流行的参考资料并不多,像唐代遗留下来的注疏对初学者来说,似乎显得太深,而通俗的注释书除了演培法师的《讲记》,几乎没有第二家了。
闽院学生在学习《解深密经》的时候,为了学习的需要,许多女众同学一笔一划地抄录性空法师的这份记录稿,使得这份珍贵的手稿有了数十个副本。许多同学要求我能早点组织人员把它整理成书。
第三届学生快毕业的时候,我曾经选择了几位同学发心整理这份文稿,但整理的结果并不理想。平时我自己忙于教学、弘法,也没心思去考虑这问题,于是《解深密经》文稿的整理就这样搁下来了。
宏演同学有志于唯识学的研究,是闽院第五届的毕业生。曾经发心整理过我为她那一届学员讲的《辨中边论》,取名为《真理与谬论》,不久即将正式出版。《解深密经》演讲的整理由她来承担,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在继《真理与谬论》书稿的整理之后,难得她又发心承担起《解深密经》记录稿的文字整理工作,现已整理完第一、二卷的内容,我们打算将整理的文稿,陆续放到网页上,供有志研究唯识的同道们学习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听取大家的宝贵意见,供日后修改时参考。
我们所学的《解深密经》属于唯识宗的经典,它是唯识宗的主要依据经典之一。唯识宗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是建立万法唯识。依唯识宗来说,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是唯识所现,都不离识。学习唯识课,先要知道什么是唯识,这是首要问题。
唯识的概念为唯识宗所特有,不过,同样为佛学界所公认。唯,梵语摩怛剌多,中文译为唯,是简别的意思,简别凡夫众生执着心外实有物质现象的错误认识。凡夫众生总认为离心之外有实在的外境,总认为桌子、电灯、房子等所见的一切的一切在我们心外,对客观境界不能正确地认识,进行执著取舍,这种无知,导致人生痛苦不堪,这就是错误的认识。应该知道一切物质现象都不能离开人的认识,一切的一切只能说在我们的身外,而不是在我们的心外、认识之外。
识,梵语毗若底,中文译为识。识是了知、辨别的意思,也就是认识的作用。唯识家认为识有八种。在《成唯识论》卷七中说: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在这里,识是一切法的总称,它不但包括一切心理活动,也包括一切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为什么呢?因为八个识属于识的自相,也就是识的自体;五十一个心所之所以属于识,是因为它与识相应的缘故,在心理学上,心所法属心理活动,所以说识相应故;色法之所以属于识,是因为它是心王与心所二法所变现的,所谓认识的对象不离主体认识,因此说二所变现故;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所以属于识,是依心王、心所、色法等三种分位假立,其本身没有自体,所以说三分位故,它们也不离识;六种无为法之所以属于识,是因为它是识的实性。以上五位诸法概括了宇宙人生的一切,而这些法都不离识,因而总称唯识。
唯识,通常也称唯心。唯心思想为整个佛教所共有,但在唯识宗分析得特别透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佛经中处处都在显示唯心的道理,说明心生万物,心造一切。生天、成佛,或者说下地狱、做畜生等,无不由心。心如何构造一切?流转及还灭的缘起又是如何展开的?这一系列问题,则只有唯识宗说得最为详细,可以称得上独家经营。
那么,唯识家所建立的诸法唯识是否能站得住脚呢?这里我想引一个事实来说明。当年玄奘法师去印度留学,在印度逗留了十七年,取得卓越的成就。在回国前夕,戒日王曾经为他专门开设了一场辩论大会,以奘公为座主,戒日王亲自主持。参加这次辩论的,有来自五印度大小乘的学者及外道各界人士。玄奘大师当时根据唯识道理立论,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真唯识量:
宗: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
因: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
喻:如眼识。
宗、因、喻称为三支比量。量是什么意思呢?先看宗,宗是宗旨,也就是观点,或者称为主题,在逻辑上则称为命题。观点提出来之后,对方不一定能够接受,因此必须申明所立宗旨的理由和原因,也就是因。有因之后,对方不一定能够全盘理解,因此还需要用比喻加以说明,也就是喻。宗、因、喻三支相契而不悖,就可以成为量。玄奘法师所立的三支就是为了建立唯识的观点,成立唯识量。
玄奘法师所立的主题--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真是真理,是论主所要建立的主题或命题,它不是一般的道理,而是胜义的道理,与时俗所谈不同,不能以世俗观念去衡量;极成色指论主所说的色法是大家公认的,不是一家之谈。不离于眼识,指眼识所见的色法不离眼识。这是说明凡所见到的一切事物不能离开自识,我们所认识的一切事物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客观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为规定的。正象眼睛所见称为色,耳朵所闻称为声,鼻子所嗅称为香,舌头所尝称为味,身体所感称为触。倘若离开了人的认识,又怎么知道色声香味触呢?足见色等诸法没有离开各人的认识。因是理由,是论据,即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初三指眼根、色尘、眼识,这是六根、六尘、六识中最前面的三种,故名初三。宗中所讲的色就含摄在这三者之中。眼所不摄者,眼指眼根,眼根不能摄色境,能够摄色境的是眼识,也就是说色境为眼识所摄。因此,在喻中打比方说如眼识。
奘公提出这个真唯识量,在辩论之前言明:如果有人能正确地更改一字,我就斩首相谢。结果在十九天之内,与会大众竟然没有一人能驳倒一字,可见唯识道理的殊胜。当然,这是借助逻辑,从认识论说明唯识。其实在唯识学上论证唯识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说,有从瑜伽实践方面论证唯识,也有从众生业力不同所见各异来论证唯识,或者从梦喻上论证唯识,或者针对外人所提出的疑难,在经论中给以解释唯识。今天倘若我们能继承这些思想,结合中西方哲学,将古老的唯识学以新的姿态出现,则会成为未来人类中最受欢迎的思想。
中西方哲学派系纷繁,门户众多,向来人们把它归纳为二类:一是唯心,二是唯物。这两种思想的区别在哪里呢?简单地说,就是对宇宙人生的根本起源,或者说对第一因的看法不同吧!有人认为宇宙人生的第一因是物质,由物质派生意识,这种思想属于唯物论。如古希腊泰勒斯,以水为万物本源,认为水是不变的本体,能生万物;阿那克西美尼则主张气为万物始基;恩培多克勒提出水、火、土、气四根;印度小乘佛教以四大极微等物质元素,作为万物之因。与唯物论相反,认为宇宙人生的第一因是精神,如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的表象,贝克莱的存在就被感知等,提倡意识派生物质,意识决定物质,这种思想属于唯心论。
佛教是宗教,但不同于一般的宗教。它有着丰富的哲理,因此很多人又认为它是哲学。哲学有唯心与唯物的不同,这样一来,有人不免要问,佛教是唯心,抑是唯物呢?从唯识学的理论体系来看,佛教显然接近于唯心,但这种唯心与西哲所说的唯心又不一样,简略而言,有四点不同:
一、心物都不是常恒不变的。佛教无论讲心,或者讲物,认为都是因缘所生。比如说到心,必须具备四缘才能生起:一因缘,是心的种子;二所缘缘,即所缘的境界,有境界作为依附,心法才能生起;三等无间缘,指心的前念、后念,次第生起,无有无间,前念的消失为后念的产生起开导作用,所以心念的相续,后念以前念为等无间缘;四增上缘,指其他的辅助条件。四缘总的显示心法的生起,而八识各别产生的因缘,在唯识家还有详细的说明,如《成唯识论》中说到眼识九缘生(空、明、根、境、作意、种子、根本依、染净依、分别依),耳识八缘生(眼识九缘中除去明),鼻舌身七缘生(眼识九缘中除去空明二种),第六意识五缘生(意根、法境、种子、作意、根本依),末那识四缘生(俱有依、所缘境、作意、种子),阿赖耶识四缘生(俱有依、所缘境、作意、种子)。物质则由二缘生:一因缘,物质现象的生起各有种子作为亲因;二增上缘,指物质生起的辅助条件。心物都是因缘所生,心物都不是常恒不变的。然而,在西方哲学中,无论唯心论者所讲的心,还是唯物论者所讲的物,凡是作为诸法的本根,都是常恒不变的。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柏拉图的理念,或德谟克里特的原子。他们以为只有常恒不变的法,才能作为宇宙的本根。
二、心物相互依赖。刚才讲到佛教说心物都是因缘所生,缘起的定律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个定律说明了心与物(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在佛教中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有时反过来说法生则种种心生,法灭则种种心灭。如果说前二句是唯心,那么,后二句则是唯物了。其实不然。它只是为了说明心物相依,心依赖物,物也依赖心。佛教不认为有独立于物质以外的心,也不主张有独立于心以外的物。可是西哲所建立第一因,心也好,物也好,大多具有独立存在性。讲唯心,就只能是物从属于心;讲唯物,就只能是心从属于物。
三、心物不分先后。唯识的理论尽管偏重於心,但它并不认为心先于物,更不认为物先于心,心物不分先后,有心的同时就有物,有物的同时也有心。原因是主体的心,不能离开客体的物,客体的物也不能离开主体的心。唯识家说识有四分,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分中有心有色,包括了主体、客体,它们同时存在。西哲唯心唯物则不然,谈唯心,则心先物后;说唯物,则物先心后。就象基督教所说的上帝创造万物一样,先有上帝,后有万物,这就有先后之分。佛教说识变现一切,只能说两者--主体与客体、能变与所变之间,是主要和次要的区分,而不是先后之分,这与西方哲学不一样。
四、佛教讲八识。佛教对人的精神领域分析,提出了八识之说,也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早期的唯识思想,主要建立在第八阿赖耶识上。阿赖耶识作为万法生起之因,含藏无量无边的种子,展开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西方哲学在精神领域中仅讲到第六意识。意识有间断,不能保持种子,性是善恶等。以意识作为万有之因,自难圆满说明思维的种种功能。所以,唯识家的唯心与西哲的唯心不能相提并论。
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五年,针对各种不同根机的众生,无私普应,演说种种教法,后人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对佛陀的一代时教进行了归纳和分类,以说明每部经论在佛陀教法中的地位,这就是所谓的判教。
关于判教的思想,在印度大乘经典中早就有了,如《法华经》的一乘和三乘、权教和实教;《涅磐经》的半教、满教;其它大乘经典中的顿教、渐教,以及大乘经典中所共有的大乘、小乘思想;还有鸠摩罗什根据《维摩诘经》判一音教,即佛陀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得解。当然,这些判教还比较简单。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古德们继承了这种思想,对佛陀的一代时教作了进一步更为具体的判摄。在南北朝时有南三北七,隋唐时八大宗派形成,在前人判教的基础上,各个宗派都完成了自已特殊风格的判教。如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华严宗的五时判教,三论宗的三种*轮,唯识宗的三时判教等。这些判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本宗的依据经典为中心,显示本宗在佛法中的殊胜地位。《解深密经》属于唯识宗,现在介绍本经在圣典中的地位,自然要依唯识宗的判教方法来判别。
唯识宗的三时判教出自《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经中把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三时:第一时有教,演说的主要经典是《四阿含》等小乘经典,内容是四谛,说四大五蕴等诸法实有而人我为空无,显示我空法有思想。由于一切凡夫无始以来不知无我之理,妄执常住一体之我,以为有自在主宰之用,因此造业沉沦生死,佛陀怜愍,为众生说四谛法,显示一切法无我,使凡夫外道除去实我执。然而众生闻佛陀说四谛法,却又执着四谛法为实有,所以说我空法有。第二时空教,主要经典是《般若经》,内容是诸法缘起性空。由于众生闻佛陀初时教法,虽空我执,但对于诸法还不了解,生起实有法执。为破小乘实法之执,佛陀于是进而说缘起性空,显示诸法皆空。第三时唯识中道教,主要经典是《华严》、《深密》等,内容是三性三无性。一部分学者听了佛陀讲《般若经》说一切法无自性空,以为诸法性相都无所有,趣恶取空,因此佛陀说三性三无性,显示非有非空的中道。
三时判教显示了《解深密经》在佛陀一代时教中属于第三时教,与《华严》性质相同。从理论上,它既不同《阿含》的说有,也不象《般若经》的谈空。因此,《解深密经》在一代时教中,是属于最究竟了义的经典。
《解深密经》是唯识宗重要依据经典,唯识宗在成立过程中,许多重要理论,如八识、三性、三无性等都渊源于这部经。因此,本经是学习唯识学的必读经典。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一切种子心识:在本经《心意识相品》中提出一切种子心识。一切种子心识简称心识,又名阿赖耶识,又名心。经中说一切种子心识作为有情轮回的生命主体出现,轮回生死,来往于六趣四生之中,执受根身、器界、种子,成为诸法生起的所依,以及精神领域的依赖。这是唯识宗特殊理论之一。
二、诸法唯识:唯识宗核心典籍《成唯识论》,建立诸法唯识,从因能变和果能变两个方面说明。因能变指万有之因的种子阿赖耶识,能集起生成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这种思想是根据本经《心意识相品》中一切种子心识能积集滋长色声香味触的思想建立的。果能变是自证分变现见相二分,从认识论的角度建立唯识,这种思想渊源于本经《分别瑜伽品》,世尊对弥勒菩萨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所现就是这种思想。
三、三性三无性:三性三无性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也可以说它包括了整个唯识思想。唯识家谈空说有,显示中道,就是根据三性三无性来加以论证。由三性中的遍计所执性,说明凡夫我执、法执的境界;由依他起性显示了客观世界中,依因待缘所生的假有现象;由圆成实性告诉我们,圣人以如实智认识了宇宙人生的实质。凡夫由无知而产生的心外实有我法之境界是没有的,所以依遍计所执性立相无性,相即无性,了不可得;依因待缘所生现象虽有,但不是自然有,有而不真,所以依依他起立生无性,以无自然性故。宇宙人生的实质,真实不虚,但必须远离凡夫的错误观念,空去遍计所执性之后才能证得,所以依圆成实立胜义无性。由于胜义是无性所显,断除遍计所执性之后,才得以证入。这种三性三无性思想,见于本经的《一切法相品》和《无自性相品》中。
四、五性分别,无性不能成佛:在中国佛教史上,曾经有过一阐提能否成佛之争议,出现了著名的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最后以大本《涅磐经》译来而宣告争议的结束。因此,在隋唐之前的佛教界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的说法,几乎已成了定论。没想到唯识思想传来中国之后,把一切有情分为五种性,即:声闻种性、菩萨种性、缘觉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其中定性声闻不能回小向大,无性有情不能成佛,这与中国传统佛教形式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唯识家的五性分别思想尽管详见于《瑜伽师地论》,其实还是来源于《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之中。
五、一乘方便,三乘真实:此与五性各别,无性不能成佛的观点一样。一乘方便、三乘真实是唯识家的又一特殊理论,因为代表中国传统的佛教都是说一乘真实,三乘方便,而这种思想又出在佛教权威的经典《法华经》中。因此,在隋唐以前的中国佛教界,一向都主张三乘方便,一乘真实,而唯识宗则说三乘真实,一乘方便,实在令中国人震惊。还好佛陀在《大智度论》中曾经有说到:佛陀依四悉檀设教,有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众生根基不同,佛陀说教各异,如果看了《大智度论》之后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了。不过唯识家这种一乘方便,三乘真实的思想,主要依据来源还是《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
此外还有三时判教、瑜伽止观、十度、十一地、佛陀三身、诸障差别等,无不来源於本经。这就说明了学习唯识,研习《解深密经》是何等的重要!
佛教产生于印度,中国的佛典自然都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本经也不例外,这就涉及经典的梵本和翻译问题。
什么叫梵本呢?印度人自称是大梵天的后代,所使用的是大梵天的语言,所以称为梵语。用梵语写成的经典,因此称为梵本。《解深密经》的梵本在印度有广本和略本二种,广本有十万颂,没有传到汉地;略本有一千五百颂,很早就传到中国,先后有四种译本:
一、刘宋元嘉年中,求那跋陀罗在江苏润州江宁东安寺译出,名《相续解脱经》,有一至二卷,相当于唐译本《解深密经》后二品(《成所作事品》、《地波罗密多品》)。此译本还有一名《第一义五相略集经》(见嘉祥大师《法华玄论》),此本已经佚散。从经题看,应该是唐译本《胜义谛相品》的异译,因为第一义即是胜义谛;至于五相,《瑜伽师地论》所引《解深密经》,在《辨胜义谛相品》中,就由五相说明(见《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
二、北魏武帝延昌年间,菩提流支在嵩山少林寺译出,名《深解脱经》有五卷,分十一品,为唐本全经的异译。唐本《胜义谛相品》的四段,在此分为四品,所以唐译本为八品,在此则为十一品。
三、南朝陈文帝天嘉二年,真谛在梁安郡(今广东惠阳一带)建造寺译出,名《解节经》,有一卷四品,相当于唐译本中的《胜义谛相品》。
四、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三藏在西京弘福寺译出,名《解深密经》,有五卷八品。
以上四种译本中,只有第二种和第四种是完整的,而第一种和第三种都残缺不全。四种译本中,从文字的优美,义理的忠实,内容的完善来说,当推唐译本。因为玄奘大师是唯识学的权威,在印度留学多年,精通华梵,因此他的译本自然最好。也正因为如此,唐译本才成为学习本经的范本。
本经的内容主要由序分(教起因缘)和圣教正说的二大部分组成。圆测《解深密经疏》卷二云:此经唯有二分,一教起因缘即初序品,二圣教正说谓后七品,虽后经末依教奉行品中奉行非一部也。
序分为序品。本经但有通序(证信序),叙述闻、时、主、处、众五事(依亲光《佛地经论》判)。教主说经时,住光耀无比的七宝宫殿,法会特别庄严,佛身具十八种圆满,有二十一种功德,以大悲心,普为发趣一切乘众演说。其中有具十三种功德的声闻和具十大功德的大菩萨,更得观自在、曼殊师利等极位菩萨为当机者,益显法会之隆重。
圣教正说分共有七品。初四品(胜义谛相品、心意识相品、一切法相品、无自性相品)明所观境;次二品(分别瑜伽品、地波罗密多品)辨能观行;最后一品(如来成所作事品)显所得果。
胜义谛相品:辨胜义谛相。全品分四段说明:第一段由解甚深密意菩萨解答如理请问菩萨所提出的胜义谛无二离言的道理;第二段佛陀正式为法涌菩萨说胜义谛是圣者内自所证,无相所行,不可言说,绝对表示,绝诸诤议,不是凡夫众生所能寻思;第三段佛陀为善清净慧等说胜义谛与诸行相是非一非异的关系;第四段佛陀为善观(须菩提)等说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的平等相。
心意识相品:由广慧菩萨请问心意识秘密善巧道理。世尊在此宣说了第八识甚深大法。此识名一切种子心识,往来于五趣四生之中,投胎受报,执受根身、种子;又名阿陀那识,随逐执持根身;又名阿赖耶识,与根身共安危故;又名为心,能积集滋长色声香味触。有情由此识作为根本依止,前六识随缘显现,前五识现行必有分别意识与之俱转。这是依止法住智建立心意识秘密意善巧。如果能够透视诸识差别,不见诸识差别相,则名心意识胜义善巧。
一切法相品:由德本菩萨请问于诸法相善巧道理。世尊宣说三相:一遍计所执相,二依他起相,三圆成实相。遍计所执相是假名安立自性差别,乃至所有言说,如眩翳人眼中所有眩翳过患;依他起相是一切依因待缘所生自性,如眩翳人眩翳众相;圆成实是一切法平等真如,如净眼人所缘境界。又遍计所执相是无相法,依他起相是杂染相法,圆成实相是清净相法。菩萨如实了知无相法,就能断除杂染相法,证得清净相法,菩萨通达这些道理,就可以称为于诸法相善巧。
无自性相品:辨三无性(一相无性、二生无性、三胜义无性)。全品由五大部分组成(依圆测《解深密经疏》科判)。一、菩萨请问分:由胜义生菩萨回顾世尊初转*轮时,曾说蕴、处、界等自性差别的有性教,至般若会上世尊又说诸法皆空无自性,以为前后矛盾,不知世尊是依何密意说的?二、如来正释:正显无性教的施设,用三无性显了解释一切法无性及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的道理。三无性依三性安立:依遍计执相立相无性,由相本无,但有假名言安立;依依他起相立生无性,由缘生法依因缘而有生灭,无自然性;又缘生法非胜义为胜义无性,依圆成实立胜义无性,由胜义是无我法性所显。由此所谓一切法无性,但无凡夫所执我法性及外道之自然性,非谓一切都无性也。又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是依相无性及胜义无性说的,由遍计执相本无所有,而圆成实相法尔如是。又三无性中,为初发心有情说生无性,显缘起诸法无常无恒,从而相信因果,修习资粮;为资粮、加行后有情说相无性及胜义无性,使其于缘起因果不生遍计所执性,能正厌离,能正离欲,能正解脱,不起烦恼、业、生三种杂染。又依无性教释一乘义:由三乘有情都依三无性妙理而得解脱,所以世尊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诸有情无声闻、缘觉、菩萨种姓的不同,尤其是趣寂声闻永不能成佛。又辨五事具足不具足的四种人,对无性教取解不同,升沉各异。三、菩萨领解分:胜义生菩萨对世尊昔日所说的五蕴等法门,一一用三性三无性分别解释,并举喻显示佛陀的无性教,或隐或显的遍一切大小乘经中。四、校量叹德分:胜义生菩萨进一步对佛陀一生所说教理,依三无性的隐显不同,用三时判摄,以阿含的有教及般若的空教,具为佛陀隐密不了义说;唯今所说三性三无性为显了了义后。又辨弘扬此功德。五、依教奉持分:说明信受奉行的利益。
分别瑜伽品:佛陀为慈氏菩萨开示瑜伽止观。主要内容包括修习止观的依住,止观所缘四种境事,获得止观的方法,随顺止观的作意、止观二道一异、止观的单修与双修,止观的种类差别,止观中的止相、举相、舍相,修习止观菩萨如何知法知义,修止观中谴除诸法相的方法,止观所摄诸定,止观的因果作业,止观的诸障差别,止观能证菩提的过程,修习止观菩萨善知六处能引发广大威德、无余依灭受等,全面介绍了大乘瑜伽止观法门。
地波罗密多品:佛陀为观自在菩萨宣说十一地及六度。全品大分为四(依圆测《解深密经疏》科判)。一、广明诸地:解释十一地的名义,阐述诸地所摄功德;四种清净、十一分、八种殊胜、及地上菩萨投生、愿力的优越越性,分别十一地中所对治的二十二愚痴、十一种粗重。二、详释六度:由六度名称,六度与三学,六度与福智资粮,五相修学六度,施设诸度数无增减的所由,六度次第安排依据,六度品类差别,波罗密多得名理由,六度总别清净相,波罗密多五相之五种业,六度具最广大等五相,六度因果无尽,菩萨爱度不爱度果的原因,诸度各有四种威德,诸度因果利益,众生自业过失,般若取法无性,三种波罗密多的十八门组成等。三、分别地中随眠等障:说明害伴随眠、赢劣随眠、微细随眠三种在地上断的情况、断的时间,以及菩萨烦恼的得失。四、辨如来说一乘意:如来依诸法性是一,说惟有一乘,非诸有情无种姓差别。最后是依教奉行分。
如来成所作事品:世尊为曼殊室利菩萨解说如来成办的种种事业。全品的内容分为:分别法身相,如来化身生起相,如来言音差别,如来心生起相,如来化身有心无心,如来所引与如来境界区别,如来成佛、转*轮、涅槃相,如来为有情作缘之差别,如来法身与二乘解脱身的不同,如来威德住持有情相,净土与秽土何事易得、何事难得,依教奉行功德等十二个方面组成,显示了佛果的功德及事业。
以上八品可以概括为境、行、果,它总括了佛法的整个内容,因此可以说此经是一部佛法概要书。佛法修行的主旨首先是对境应该建立正确的认识--求真(认识论),随之产生正确的行为--求善(伦理学),然后产生美满的结果--求美(美学)。这个过程就是真、善、美的过程,也是修学整个佛法的过程。
《解深密经》作为唯识宗重要依据经典,其主要理论有:最早提出一切种子心识(见《心意识相品》),成立诸法唯识(《心意识相品》及《分别瑜伽品》),施设三法相(见《一切法相品》),解释《般若经》诸法皆无自性密意,说三无性(见《无自性相品》),判摄如来一代时教(见《无自性相品》),辨五姓各别,无姓不能成佛(见《无自性相品》),说三乘真实,一乘方便(见《无自性相品》),瑜伽止观(见《分别瑜伽品》),及六度、十一地(见《地波罗密多品》),佛果三身(见《如来成所作事品》)等,这些都成为唯识宗的特殊理论和核心思想。
本经在印度最早为《瑜伽师地论》所引用,该论在《摄决择分》卷七十五至卷七十八引进了《解深密经》正宗分之全文,作为教证,以显示瑜伽法相教理出自世尊金口所说。其次是无著撰疏弘扬。据说西藏大藏经的丹珠藏中,有无著菩萨撰的《解深密经释》,文约义丰,是印度中期大乘佛教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无著在《摄大乘论 所知相分》中,也引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心境一异门,成立唯识。世亲释《摄大乘论所知依分》,本经的《心意识相品》也被全部引用进去。此外还有真谛三藏,译出《解节经》后,撰《解节经义疏》四卷,弘扬本经。
《解深密经》在汉地有四种译本,流传最广、注疏最丰的当属唐译本。奘公留学印度十七载,从戒贤论师听授《瑜伽师地论》三遍,当然学过本经。归来后住持道场,随译随讲,由弟子们记录成书。在奘公门下,最著名的有窥基、圆测二师,《大藏经》中现存圆测的《解深密经疏》四十卷,书中旁征博引大小乘经论,深刻分析经文奥义,是后世研究本经的准绳。又有遁论著的《瑜伽师地论记》四十八卷,其中本经的注解有八卷。支那内院的欧阳竟无居士曾将这一部分内容,单独摘录出来,列入经中各品文下,成八卷,又将亲光《佛地经论》的序文引来补足序品,成前二卷,合成十卷,称为《解深密经注》。唐代《解深密经》及《瑜伽师地论》的注释,从史籍记载看来还有很多,可惜大多都已佚失,此不赘述了。
近代,太虚大师撰有《解深密经纲要》,概论经史及全经大意;又著有《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讲录》,阐述佛果功德。又有韩清净居士撰《瑜伽师地论披寻记》给论中所引的《解深密经》也作了注疏。现代有演培法师撰《解深密经语体释》,用现代语言写成,通俗易懂,是学习本经的入门典籍。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