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般若”是个什么东西?摩诃般若是“大智慧”。大智慧显然跟小聪明是相对立的。小聪明是分别心的产物,大智慧是本心的发露。小聪明是用主观的意识去看问题,而大智慧是极客观,没有我,不带批判性,没有喜怒哀乐,扬弃价值观念,只针对事实,这叫“摩诃般若”。
既然这样,用摩诃般若的人,没有分别、好恶、评价、取舍,也没有记录惯性,听别人的话,左耳进、右耳出,听过便“了”。所以用“摩诃般若”听一千遍的《兰花草》,你也不会唱,因为你根本不感光。
古人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你研究学问,一天有一天的心得;你若是学佛法,则一天天地减少、扬弃出去,最后归无所得。
《法华经》譬喻一个富家子,迷失了自己,穷苦地作扫粪人,把垃圾运出去,这是寓言。运粪,就是除却自己心中的污垢。污垢除完了,他本来就是富家子,所谓“无价大宝,秘在形山”。但这必须除尽心垢,才可以受用。
又《华严经》讲:“八万四千美女”,象征八万四千烦恼,烦恼由贪嗔痴而来。欲去掉贪嗔痴(三毒),要从两方面去着手(也是修行的基本工夫):从反省、忏悔当中去除。
贪嗔痴就是我执、自我。“希望得到”就是占有欲的发露,也就是我执在作怪,所以必须反省、忏悔拔除我执,才能除掉三毒(贪嗔痴)。
“贪”是什么?就是“贪得”,见利忘义,缺乏安全感,怕没饭吃,这就是“贪”。
其实每个人都有饭吃,我们的国家有养老制度,不许向人家要饭,你拿个碗去要饭,警察会把你送到仁爱之家,叫你不要吃冷饭、去吃热饭吧!所以一般人缺乏安全感、有占有欲,对物质有情、太重视,那便起“贪”。
什么是“嗔”呢?就是生气、不满。不满是内心,而发脾气是外露。人为什么有烦恼?我刚才说过,就是“我对”;都是“我对”,别人都不对、都不合你的意。像这样用自己的标准、主观(自以为是)的见解,要求别人合你的意,其实没有人会合你的意,甚至你的父母、太太、儿子也都不合你的意。事实上,你也没有合别人的意,而你却要求别人合你的意,这就是“嗔”的来源。有了“嗔”,就会生气。
这“嗔”怎么来的?如果你放弃“用自己主观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吻合自己的意”,凡事随便就好,那你就不生气了。如果看见别人做动作,你看不顺眼就生气,岂不荒谬?这是一念的主观意识造成的。
什么是“痴”呢?就是说你为物欲蒙蔽、为主观所蒙蔽,被自己的惯性、心态的趋势所操纵。“痴”不代表傻瓜,而是不辨正邪、不分真假、不知利害、不明是非,这就是“痴”。
人的“贪”,也是“痴”的一种。人类当中,哪个时代佛法兴盛,哪个时代的国家就强盛。唐朝自唐初迄中叶,佛法兴盛,国家也非常强盛,因为国民的贪、嗔、痴少了,国家就富强了,社会就安定了。
一个国家衰亡的足够条件就是“愚昧”,愚昧足以使一个民族消失、国家灭亡。这话怎么讲?愚昧就是罪恶。一个民族若是愚昧、无知、贫穷,它一定灭亡;因为人穷了,就没有什么道德,孟子说:“仓廪实而后知礼义”,就是这个道理。
“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说只要你发露出跟小聪明迥然不同的伟大的智慧,就会到达生命的彼岸。“伟大”是形容无限、无边的,非相对的,是独立的;而小聪明是什么?是一种机智,是分别心的产物。等“摩诃般若”出来以后,三毒就会自然消失;因为太阳出来,霜露就没有了,雪也溶解了。(编者按:这就是 耕云导师一再强调“保持安祥就是真修行”的原因,亦是《六祖坛经》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即灭”的真意。)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廿五日讲于台南市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