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 佛陀当时传法是应机而行,随时提问,随时解答。佛陀圆寂后,弟子们相约把佛陀的话整理成佛经称为结集,前后大约有三次。
第一次结集就是由阿难凭记忆口诵佛陀所说,再由大家确认无疑后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佛经。这是由于阿难是佛陀的表弟,出家后一直在佛的身边,听到的佛法最多,所以有“多闻第一”的称誉。在《楞严经》和《佛说摩登女经》中记载着一段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
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表弟,其父是甘露饭王。佛陀成道后,回到故乡迦毗罗卫城传法,时二十五岁的阿难见佛陀的妙相庄严,就发心随佛来出家修道。他英俊,相貌庄严。佛经说佛陀有三十二相,阿难有三十相,称阿难“面如秋月,目似莲华”,很容易引起女性的关注。
一天,阿难单独到舍卫城街上乞食。走了很久,钵还是空的。阿难又饿又渴,走到一口古井旁,一位少女正在打水,她看见这位出家人后眼前一亮,由衷地发自内心赞叹:“多么英俊而庄严的出家人啊!“一念之间,她心里萌生起暗暗爱怜。
这位少女是摩登伽女,属首陀罗种姓。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贱民,以清扫为业,不能与其他种姓交往。因此,当阿难向摩登伽女要水时,摩登伽女犹豫不决,不敢把水给阿难。阿难心知便说:佛陀倡导众生平等,你虽属首陀罗种姓,但一样可以供养出家人。摩登伽女听后一怔,不由自主地将水倒入阿难钵中,两眼直愣愣地注视着阿难,直到阿难离开的背影再也看不到的时候。
阿难那亲切的话语,真诚的眼神,那俊美的身影,都深深地打动着摩登伽女的心。回家后,这位少女便整日思念阿难,郁郁寡欢。在母亲的再三盘问下,摩登伽女才告诉母亲她的心结,但母亲没法让她嫁给阿难。因为,母亲知道出家人是圣洁的,女儿这种爱恋不可能实现。母亲为此也找过阿难,哀求阿难说:你若不娶我女儿,她便会自杀。阿难只能以实相劝:我身为出家人,不能结婚。
不久,七月十五日到了。这天是佛教的“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盂兰盆,梵文音译,意为“救倒悬”,佛教认为在此日设置各种饮食供养一切出家人,即设斋饭供奉佛及弟子,可以救度在地狱受难的已故祖先,求得解脱,故也是佛欢喜日。这时舍卫国的国王胜军,为了救度已故的父王,在内宫准备了丰富精美的菜肴,迎请佛陀。城中还有一些德高望重的在家修行的信众,也同时准备了饭食,恭敬地等候佛陀和弟子们接收供奉。佛陀叫证悟者文殊,带领有成就的修道者以及有道高僧,分别到各设宴主人家中接受供奉。
只有阿难一个人,因为事先受到外地施主的约请,单独一人外出未回,来不及参加佛教的这次盛大的活动。阿难既没有悟道者同行,也没有法师相伴。他独自一人正在返回的途中,匆匆地赶着路,已经快一整天了,阿难都没有受到供给。他在舍卫城化缘,心里希望能在最后得到饭食。不觉之间,阿难又来到了摩登伽女的门前。当阿难来到她家门口托钵化缘时,少女热情供奉阿难之后,便乞求她的母亲用邪术迷倒了阿难,使他身不由己地进入了少女的闺房,少女如泣如诉地向阿难倾诉着她的相思,阿难如鱼随钩,不能自持,将要坠入欲海情波,破了戒身。
正在参加盛宴的佛陀心里一惊,感知阿难受难,赶紧返回寺院。立即派遣文殊菩萨到摩登伽女家找回阿难,使阿难幡然醒悟,进而鼓励少女,一起来到佛陀修行的寺院。在《楞严经》卷一中,这个故事就结束了。随后佛陀与阿难有一段“七处征心”的论述,对于理解本篇“五蕴”学说中的“识蕴”,大有裨益。但篇幅较长,不再叙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拙作《白话楞严经》(三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十三页至二十三页)。少女的命运又如何呢?
佛陀对少女说:“你想嫁给阿难我理解,可为了证明你的真心,必须先出家修行一年。”
少女满口答应。
佛陀又问:“你父母同意你出家吗?”
少女回答:“只要我幸福,他们什么都同意。”
就这样,少女欢欢喜喜地削了发后,对佛陀说:“我已落发,请佛陀信守诺言。”
佛陀问少女:“你爱阿难什么呢?”
少女答:“我爱阿难如皓月般明亮的眼睛,爱阿难俊美的鼻子,我爱阿难润泽的耳朵,爱阿难悦耳的声音,我爱阿难闲雅的步伐,爱阿难的一切。”
佛陀又问:“阿难眼中的眼泪不净,鼻中的痰不净,口中的唾液不净,耳中的耳垢不净,身内的屎尿不净。婚后行不净,生了子女后,要面对生、老、病、死等一切人生苦难。由此,阿难的身体有什么值得爱呢?”
随后,佛陀叫人把阿难的洗澡水端出来,问:“你既然那么爱阿难,这盆水是阿难的洗澡水,你就把它喝下去吧!”
少女吓了一跳说:“佛陀,你是大慈大悲者,这么脏的水,为什么叫我喝呢?”
佛陀笑着说:“每个人的身体就是这么脏,现在阿难健康的时候,你就已经嫌脏了,那他将来衰老死亡时,你将又会如何呢?”
少女听了佛陀的话,认真地观察人身的各种不净,渐渐地在佛法的感化下,炽热的心也一天天平静下来。逐渐明白,过去对阿难的执着是愚昧的。阿难的身体,原来一样这么脏,那还有什么可爱的呢?从此爱念都消除了,顿悟佛理,真正的出了家,证了佛果。(注:原文见大正藏 第二册第501页上至501页下)
由《佛说蚁喻经》想到的
这篇比喻经典所涉及的佛教义理较为广泛,文中的寓意也很丰富。
佛陀以人们日常生活中“蚁聚”为题,在客观上就起到了“以小见大,以聚喻法”的功效。以小见大,以多见广,以浅喻深,以蚁聚成患,喻五欲聚身,就形成《蚁喻经》表达方式的鲜明特色。
参悟佛理,就是要明了心性自然清净,永葆本自清澄的心之本性。大乘佛教认为,心为宇宙间各种现象形成的根本,一切现象,一切对事物的区别和认识,皆缘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生六境(色、声、香、味、触、法),生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末那识指染污,阿赖耶识即包含),蚁聚成灾,如五欲交织,从而欲念生生不息,使人落入烦恼的无边苦海劫波。
身心之中,六根是感官,六境是反映,六识是思想,贪欲痴迷、腐朽堕落、行恶向善,皆出于六识,六识总出于心。如眼,见色成境,因境而生美识,由美识而生贪恋之心,从而声色熏心、沉溺迷离,男欢女爱、贪著不放,直至于元神尽失,气血殆尽。所谓丹田难守,方寸易乱,欲引情牵,扰得花心焦灼,顷刻难安。色眼到色境,色境生色心,妄心不灭,人何以能宁、能静?尘生妄,苦海深,人人烦恼无休止。因此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一切法从心生,心若无染,不为处境所惑,何妨尘扰?所谓“青山常不动,白云自去来。”对尘缘不动心,“色不迷人人自迷”,人之烦恼,是自心所为,无欲“心”才能得大自在。
佛陀的修行理论是以“心”为出发点的,一切修行都要落在对治“妄有之心”上。身心健康,人皆所愿,舒畅的心理状态,就是首要因素。人若心平气和,就如临清泉,身心清爽,超脱色尘,“心火灭已,身得清凉”。认为真实的心性,本自于无,如磨铜镜,妄尘之垢,污净则明。身体、意识,都好比是幻念污垢,只有将污染了的身心尽除,才能清净。
佛教的五欲聚集,烦恼不绝的理论,是一种“生活的认识论”,认为对于世界,包括自身的一切现象与形态,都应保持清醒的认识,这就是“正念”。万法皆空,要认识一切都是五蕴聚合,在人们意识中产生的虚幻,如水中月、空中花。从而会多一分宁静,少一分浮华。用慈心观想社会人生,感恩之心则多一分,角逐之念则少一分。心平则意气平,气平则平安随喜,圆融和谐。参悟自身都是由各种因缘构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短暂的现象形态。人生百年,如电光石火、白驹过隙。又像夕阳残照,如在风雨中摇曳的火苗,似晨露在枝叶上的闪烁,不过忽然而已。一死方知万事空,来时人生无一物,去时一物终了无。身心都是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风聚合而成,由六根产生相应的六境,生成六识,形成妄有之心,从而使人们为了现实利益追逐一世,奔波劳碌一生。这好比一只孵化成熟的鸡蛋,小鸡常常无力啄开厚硬的蛋壳,须借母鸡外力的轻啄,小鸡子就可以破壳而出,分享灿烂多彩的风雨阳光,无限生机一样。人如果被束缚在“利益”的重壳之内,就永远不能脱离利欲的重压,会活得很累,如果能跳出利欲的无限诱惑,打破为名利所活着的坚壳,就会重新审视人生、面对生活,任运随缘,惜福感恩。
佛陀认为,一切现象本自虚幻,一切烦恼的生成之因,皆在于心。一切心识亦为虚幻,必须以破妄有破万法的大智慧,直探心源,除妄归真,从而随幻随灭,运用于心,这就是“万法唯一心”。
佛教思想认识不仅仅是一种人生信仰,也是现实生活中“唯修相应”的实践活动。我们看待佛教义理,不应当只是从生活现象来认识。佛教的“宗教情怀”及其“亲修实证”,是一个完整的结合体,佛法关注人心灵的感悟和体验,其禅观的理论和实践方式,同样值得现代人追寻和借鉴。一切禅观的义理都讲究从法性契人,从心性探源。所谓佛说八万四千法,对治八万四千心。从文化角度来考察,关注人的心灵体验,反观内照,探究妄有心性的因果联系,对于教化人心,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水平,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大乘佛学强调个体心灵的差异性,关注个人亲身体验的亲证经历。所谓世上没有一棵相同的树,没有一片相同的叶,世间也没有一颗相同的心,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也同样具有一颗需要分别对治妄有的心,要契理契机,随机顺缘,要落实到区别对待上。人生在世间,难解不了情。知此五蕴身,彻悟在本心。修心路漫漫,五欲常显现,即使是得道的罗汉、菩萨,也难免妄有生心。人们熟知的佛教比喻故事“天女散花”,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心有则万有,心澄则物清。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