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
林克智
智旭(1599-1655)大师,字蕅益,是明末清初高僧,后人尊为净土宗九祖。大师一生“淹贯内外典籍,着作等身,严净毗尼,极阐净土。”大师与九华山,尤与地藏大士有深因缘,故乐于述之,俾此殊胜因素以广传闻,亦九华名山与净土学人之幸也。
益大师简传
蕅益大师,净土宗九祖。自号八不道人,又号西有沙门。俗姓钟,吴县(今属江苏)人。父歧仲公,曾持念《大悲咒》十载以祈子,后其母金氏梦菩萨抱儿授之,遂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生大师。师少好儒学,12岁读儒书,尝撰文数千言以辟释老。师年17,得阅莲池大师《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悟昔谤佛之非,遂将所着数十篇《辟佛论》付之一炬。师年20之冬,其父亡故,因荐亡读《地藏经》,而萌念佛出世之志。
24岁从憨山大师门人雪岭法师剃度,命名智旭。次年,受比丘戒于云栖。26岁,于莲池大师西方净土。其后,大师多次闭关专持《往生咒》,又曾专念阿弥陀佛,以往生西方净土为愿。由于师之广学专弘,身体力行,终使莲风人扇于世。33岁秋,大师入灵峰过冬,为作请藏因缘。35岁,造西湖寺,述《占察行法》。37岁,讲《占察经》于武水智月庵,又造《盂兰盆新疏》。38岁,三月蔼地藏菩萨道场,住九华之华严庵。遁迹九华,礼地藏菩萨塔,撰《九华地藏塔前愿文》。抱病于山,忘形骸,断世故,腐滓以为馔,糠秕以为粮。次年夏秋之际,居九子别峰,述《梵网合注》,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随后虽曾游历诸方,但以住灵峰从事着述为主。清顺治十一年(1654)夏,大师卧病灵峰,于十二月启建净社,作《发愿文》及《求生净土偈》。翌年正月,年57而寂,世称灵峰蕅益大师,塔于灵峰大殿之右。
大师着作达60余种,凡164卷,综禅教律而会归净土,由其弟子成时编为《释论》和《宗论》两大类。大师撰述的专弘净土着作有:《阿弥陀经要解》,后人会性法师编集《蕅益大师净土集》及大师选定,由成时法师编就的《净土十要》等;大师为弘扬净土法门而选入《灵峰宗论》的着作有《阿弥陀佛赞》、《佛说阿弥陀经塔赞》、《答卓左车弥陀疏钞三十二问》、《示念佛法门》、《念佛三昧说》、《示念佛三昧》、《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参究念佛论》、《念佛即禅观论》、《灵峰寺净业缘起》、《礼净土忏文》、《结坛念佛回向文》、《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等,并有赞颂净土的《刻净土忏序》、《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序》、《修净土忏并放生社序》、《观泉开土化万人毕生念佛同生净土序》、《惠应寺放生莲社序》、《庐山香炉峰重结莲社序》等。综观大师之一生,从儒入佛,始习禅,继而研教、究律,知禅者佛心,教者佛语,律者佛行,三者统一而不可分割。三学之归趣,则不外念佛一门,并以念佛为禅、教、律之归结。乃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
益大师与地藏菩萨之深缘
大师与地藏菩萨深有缘分,故师一生尽力弘扬、赞叹地藏菩萨。早在明万历四十六年冬天,师20岁时,因丧父“闻地藏昔因,知道从孝积,既怀丧父之哀,复切延慈之想。”故于后来大师之母病笃,有“四?肱不救,痛切肺肝”之举。其时大师知菩萨之本愿,遂发出世之心。今将大师与菩萨之胜缘,恭录如下:
崇祯四年冬,温陵徐雨海居士向大师说《占察》妙典,大师倩人特往去栖请得经本,展读之后悲欣交集,撰读持《回向偈》;
崇祯六年(1633)冬,大师述《占察行法》;
崇祯八年夏,于武水智月庵讲演《占察经》,述救苦鬼道众生有关《盂兰盆新疏》;
崇祯九年遁迹九华山,礼地藏菩萨塔,撰《九华地藏塔前愿文》;
崇祯十年,居九子别峰,撰《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顺治一年(1644)大师居灵峰,退作但三归依人,勤礼《千佛》、《万佛》及《占察行法》,于次年元旦获清净轮相。
顺治七年,大师结夏北天目灵峰,究心毗尼,念末世欲得净戒,舍“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途。六月,述《占察经疏》。
大师有关地藏菩萨之作计有:《占察经玄义》一卷、《占察经义疏》二卷、《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一卷、《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一卷。
此外尚有《九华地藏塔前愿文》、《补总持灭定业真言疏》、《甲申七月三十日愿文》、《化持地藏菩萨名号缘起》、《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后自序》、《为警心居士持地藏本愿经兼劝人序》、《化持灭定业真言一世界数庄严地藏圣像疏》、《化铁地藏疏》、《刻占察行法助缘疏》、《九华芙蓉阁建华严期疏》、《九华山营建众僧塔疏》、《复九华常住书》。
又定嗣注经目有《十轮经解》、《地藏本愿经疏》等但未及成书。
大师以地藏菩萨为楷模,一心敬礼、弘扬地藏法门的主要原因,我们观大师所作之文,即可明了无余。
清净戒根速满菩提之愿
蕅益大师在九华山地藏塔前,发下一个清净的菩提大愿。大师之愿文——《九华地藏塔前愿文》,一直保留至今,为许多同修所敬仰、效法。该文先叙说:
“夙造深殃,于兹末世,虽受戒品,轻犯多端。虽习禅思,粗惑不断。读诵大乘,仅开义解。称念名号,未入三摩。外睹魔党纵横,痛心疾首。内见烦恼纷动,愧地惭天。复由恶业,备受病苦。痛娑婆之弊恶,叹沉溺之无端。由是扶病入山,求哀大士,矢菩提于永动,付身命于浮云。”
因此大师敬燃臂香炷,供养忉利胜会地藏菩萨摩诃萨,另三炷香祈求:
“一炷悔三业重失,生来杀业淫机,谤三宝罪,口过恶念,乃对旧岁染疾后,种种不尽如法,如是等,愿尽消除。”
“一炷为求四愿,律仪清净,断惑证真,长康无病,广作福事。”
“一炷为决疑网,若先礼忏,求净律仪。若先习禅,断除烦惑。若先阅藏,以开慧解。若先立行,以广福缘。唯愿救世真士,大智开士,一切知见者,于诸众生得不忘念者,必垂哀鉴,开我迷云。”
并发如下大心:
“我复于大慈悲父前,沥血铭心,作如是愿: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先自取泥洹。倘夙因缘牵入恶道,愿菩萨弘慈常觉悟我,使我念念忆菩提心,令菩提心相续不断。若夙障稍轻,愿大士威神,令我早成念佛三昧,决定得生阿弥陀佛世界,乘本愿力,无边刹海,化度有情,尽未来际,无有疲厌。”
从大师所发之愿中,我们可看出他的真诚之心,不愧为后代之师。
神咒能灭定业拔三障苦施三德乐
蕅益大师在《补总持灭定业真言疏》中,广明地藏菩萨愿力不可思议,谓持《灭定业真言》可消除业障,灭除定业。大师说:
“敬礼慈尊地藏王,神咒善能灭定业。普救无边五浊苦,绍隆三宝种不断。智旭与法界众生,迷本净心,已造定业。无明所覆,不自觉知,故于今日,同婴苦报,远隔正法,遭遇魔邪,倒说大乘,文件诬毁了义,逐后世微绩,忘教主典型。设宣实道,反被讥诃。虽解真乘,仍亏智断。汉同修之落落,嗟外护之冥冥。果岂他尤,因原自造。唯扪心内悔,悲仰求哀,恭念地藏士,无上医王。灭业真言,无边神力,定能拔三障苦,施三德乐。是以专心持诵,速望冥加。”
大师又于《化持灭定业真言一世界数庄严地藏圣像疏》中予以肯定:“释迦佛谓定业不可救,所以寒造罪之心。地藏菩萨说《灭定业真言》,所以慰穷途之客。”
旧障除灭,新殃不造。大师更“愿一切比丘,增长福慧,成就圣根,断世爱网,摧我见山。一切沙弥,志慕大僧,克臻净行,增修戒慧,弃舍幻缘,期许誓同先哲,举止不类时流。一切檀护,明识是非,了达邪正,以愿作众生之眼,将身为净法之城。又愿各信净土玄猷,共勖乐邦妙行,具诸戒品,读诵大乘,深信因果,解第一义,常为人说法藏远因,弥陀现果,令诸有情,咸脱苦轮,毕获安乐。又愿智旭与诸知识,互为主伴,恒转*轮。誓灭三涂定业,妙畅安养真诠。”可知大师慈悲度生之切。
普劝持念圣号诵经礼忏
持念地藏菩萨圣号,功德不可思议,《地藏菩萨本愿经》广明。故大师在《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后自序》中,普劝持念地藏菩萨圣号。大师谓念地藏菩萨名,胜持其余大菩萨。其文曰:“大法久湮,人多谬解。执大谤小,举世皆然。然地狱众苦,已随其后,暗哑余报,复更难穷。故地藏慈尊大集会中,现声闻相,世尊广叹胜德,且较云:追于弥勒、妙吉祥、观自在、普贤?伽沙等大菩萨所,百劫至心归依,称念礼供,求诸所愿,不如一食顷,归依称念礼供地藏菩萨,以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故也。”
大师更作《化持地藏菩萨名号缘起》,说欲戒根清静,当忏悔持名,并说:“持名一法,自其浅近言之,愚夫愚妇,孰不能矢口。自其深远言之,不达法身平等,杂乱垢心,不得名为闻矣。故知以二观为指南,能修二观,方为闻菩萨名,以闻名为方便,真实持名,便是圆摄二观,故名闻障净,障净戒得,戒得定慧发生,定慧而一实证入矣。明心见性,是真僧宝,真传佛法。吾辈生末叶,闻此真法,宜如何努力以自勉也。”文中所说的二观,大师引《占察善恶业报经》说:“虽学信解,修唯心识观、真如实观,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趋,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怖畏,及种种障碍,应一切时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及诸佛法身,与已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又观自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捐灭。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若离乱垢心,诵我名字,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大师解释说:“山此观之,戒不清净,二观决不易修。二观不修,一实何由证契。而欲戒根清净,舍忏悔、持名,岂更有方便哉!”故可知持名之重要。顾持诵《地藏经》有无量功德,从古至今,佛教同修于六斋、十斋日持者,更不在少数。但一般信众的持诵多不明理,更带有功利性,此就会给诵经大打折扣。蕅益大师在《为警心居士持地藏本愿经兼劝人序》中,详明“诵《地藏》直同《华严》”之理,大师在文中写道:“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此危微的传也。佛法亦尔:一念迷,常寂光土便成阿鼻地狱;一念悟,阿鼻地狱便是常寂光土。所以《地藏本愿》,直与《华严》同一血脉。试观华严世界,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议。地狱众苦,亦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议。《华严》明自心本具之净土,令人知归。《地藏》明自心本具之苦轮,令人知避。一归一避,旨趣永殊,而归亦唯心,避亦唯心,心外决无别法。儒所谓道二,仁与不仁而已,危乎?微乎?善利分舜跖之关,去存为人禽为别。熟读《本愿经》,不思自觉觉他,出地狱归华藏者,必不仁之甚者也。警心居士悯之,遂毕世受持,兼以劝人,予谓适发此心,地狱苦轮便当顿息。欢喜为序,代法界众生普劝云。”
对于礼仟,本有深意在,它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法,古来祖师多有提倡。但现今之拜忏成为商业性的“做佛事”,则不可同日而语。佛教真信之徒,当正本清源。在这方面蕅益大师在《刻〈占察行法〉助缘疏》一文中说:“《占察善恶业报经》,诚末世多障者之第一律梁也。坚净信菩萨,殷勤致请,释迦牟尼佛,珍重咐嘱。三根善利。四悉咸周,无障不除,无疑不破。三种轮相,全依理以成事,故可即事达理。二种观道,全即事而入理,未尝执理废事。又复详陈忏法,即取相、即无生,初无歧指。开示称名、观法身、观已身,顿同一致。乃至善安慰说种种巧便,不违实理。此二卷经,已收括一代时教之大纲,提挈性相禅宗之要领,曲尽佛祖为人之婆心矣。”大师依经立《占察行法》,“此正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之极致也。”大师又于《化持地藏菩萨名号缘起》中举《占察善恶业报经》之文说:“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定慧,当先修忏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若不忏净,而修定慧,则多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故先修忏悔。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可见修忏之重要。
大师除《占察行法》,又敬尊《十轮》、《本愿》并《占察》三经,述《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庶几共涤先愆,克求后果,不终为无依行乎?未登无生正位,皆可修之,无论初心久学也。”
造像功德不可思议
造像功德,不可思议。造佛菩萨像者,种众善根,吉神拥护,障除慧朗,终成佛果。蕅益大师在《化铁地藏疏》中说“洪钟具无边音性,一击而顿彻铁围;地藏圆同体大悲,瞻礼而顿蒙与拔。幽冥之觉悟可期,现在之障碍宜转。”故大师依当时条件,发心造铁地藏菩萨像。他于文中接着说:“灵峰心怀礼公,既已铸钟打钟,复思是像作像。虽丹青刻画,咸皆性同虚空,而练就纯钢,可表坚固不坏。四德非尘,藉一尘而圆显;三身无像,藉影像以妙彰。寄语高贤,共行檀施。助铁者,如正因心发,法身妙果可登;助炭者,如了因心发,般若光明可悟;助食用者,如缘因心发,解脱神通可基。从大士而发其心,正是全性起修;由众信而成此像,正是全修在性。如是事,如是理,如是因,如是果,真语实语,谛思谛行。”
本山早经仁德大和尚发心,要铸造99米高的菩萨大铜像,这不仅是前无古人之大事,也是功德无量的大事,大心既发,众志成就,一定能圆满!
护持三宝庄严道场
蕅益大师在九华山的时间,虽然只年余,但大师所想,理事圆融,面面俱到。大师不仅自己发心,还处处为全山着想。除上面已提到之外,主要的还有三事:
芙蓉阁建华严期?摇大师在山期间,曾作《九华芙蓉阁建华严期疏》。大师于文中开示:“予每谓《地藏本愿》一经,常与八十一卷《华严》并参。并严明佛境界,称性不可思议。本愿明地狱境界,亦称性不可思议。一则顺性而修,享不可议法性之乐。一则逆性而修,受不可思议法性之苦,顺逆虽殊,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一也。思议性,则泥犁苦具,应念化成普光明殿,寂灭道场。迷悟虽殊,性德无增无减,又一也。然性德虽无增减,非逆顺不属迷悟。而迷之为九界逆修,遂感分段、变易二死苦报。悟之为佛界顺修,遂成菩提涅?二种转依。迷为三惑,悟为三智。逆修为十恶五逆,顺修为六度万行。生死为三界四相,转依为三身四德。苦即法身,惑即般若,业即解脱。谚为:推人扶人,只是一手。赞人毁人,只是一口。《大佛顶》谓:如水成冰,冰还成水,讵不信然。然则芙蓉九朵,信可谓华严九会同其表法,岂谓《地藏本愿经》仅谈地狱因果事相而已。况华藏世界,安住大莲华中,如来成道,亦坐宝莲华,而优钵罗、波头摩等地狱,亦复名青莲华、赤莲华,可见一名、一喻、一事、一法,皆悉具足十界,在当人迷悟、顺逆何如耳。不思议法性,体非群相,不碍诸相发挥,又奚闲于地狱及寂光哉。愿诸开士,率诸檀越,即以此为顺修因缘,开发正悟,则铁围两山,即是金刚菩提道场,无令火焰幻作金莲,斯大妙矣。”此为无上妙法之妙解,信奉地藏菩萨者、来山朝礼大士者,不可不知。
营建众僧塔 因当时山中无纳僧众灵骨之塔,大师见暴尸骸于山野,于理不通,于心不忍,遂有造众僧塔之议。因撰《九华山营建众僧塔疏》,疏曰:“福田有二,曰敬、曰悲。敬田以田胜,悲田以心胜。供舍利而福等虚空,敬田也。泽及枯骨,万世称为仁主,悲田也。一田功德已不思议,况悲敬具足者乎。夫罗汉四果证入无生,永离我执,既入涅?,不爱枯骨,凡夫比丘,未断思惑,倘尸骸暴露,则神识不安。神识不安,可悲也。堂堂僧宝,可敬也。矧凡圣莫测,神圣渊府,龙蛇混居,安知肉眼所谓凡僧,非即大士曲示乎?是故随供一骨,罔不具悲敬二田。九华为天下第一名山,乃荒原暴骼,悚目伤心。予初到山,首以此事经怀,适有众耆,快为鼓舞。不揣陋拙,倡作先声,其有见闻随喜,无论若缁若素,若少若多,既投最胜之因,必克无上之果。敬则成佛道之有余,悲则度众生而无量。系以偈曰:僧相堂堂,福德之海。纵令朽骨,福性奚改。起塔供养,应至梵天。况复丈许,讵云不然。大士示形,遍在生死。青淤朽骨,黄金锁子。弹指合掌,的的真因。谁为证佐,《妙法华经》”。
尊敬僧宝纯正道风 蕅益大师在《复九华常驻书》中说:“向年托质宝山,于一切精津行者,作地藏大士想,即一二不拘小节者,亦作志公济颠等想。圣道场地,龙蛇混杂,凡圣交参,不敢以牛羊眼妄测,自招无间重罪也。适闻山中稍稍构难,虽大菩萨示现作略,然经云:‘宁破千佛戒,莫与外人知。’又世典云:‘胡越人相与仇敌,及乘舟遇风,则相救如左右手。’九华实地藏慈尊现代地,山中大众,无非地藏真实子孙,不知历几劫修行,到此名山福地,乃为小小一朝之忿,遂使智不若胡越同舟,非所谓一芥翳天,一尘覆地者耶。不肖智旭,少时无知,毁谤三宝,罪满虚空,仗地藏大士深慈厚愿,拔我邪见,令厕僧流,故今日称地藏孤臣,山中大众,皆吾幼主。臣无轻君之念,而有谏君之职,唯是诚惶诚恐,稽首顿首,遥向宝山,披陈忠告。唯愿众师,各各舍是非人我之习,念法门山门之体,同修无诤三昧,永播大士道风。古人云:‘官不容针,私通车马。’又云:‘家无小人,不成君人。’纵有实非大士真实眷属,亦须慈恕,令其渐种善根可也。”
主要参考文献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摇《大正藏》第十三册
《地藏菩萨本愿经》?摇《大正藏》第十三册
《占察善恶业报经》?摇《大正藏》第十七册
《地藏忏》流行的通用忏本
《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刊于《蕅益大师全集》五 忏仪
《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明古吴比丘智旭集 刊于周家麟《占察善恶报经讲纪》本中《蕅益大师全集》
《益大师净土集》会性法师编集,福建佛协教育基金会1993/7印
《九华山志》德森法师编纂、许止净居士鉴定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10重印本
林克智,系浙江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