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钟茂森: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发布时间:2024-11-02 02:20:44作者:楞严网
钟茂森: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这两句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就一起来讲。我们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犯过失这也不是个不正常的现象。为什么?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这些烦恼习气,累积到今天非常的深厚,这些习气让我们不知不觉的就犯过失。比如说刚才看到苏东坡居士,听到人家赞美他,他就很高兴,洋洋自得,听到人家批评他,他就很恼怒,这些都是习气。犯了过失其实并不怕,怕的是什么?不肯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真正我们说什么叫行善?改过就是行善,每天能够改一过,三年下来这个人也都将靠近圣贤了。当然犯过失有的是有心的,有的是无心的,过失的大小程度就因此而不同了。

“无心非”就是他不是真正存心做这个过失,他是不小心,或者不警觉,这也是一种错。要知道,无心所做的过失,它都有因果,更何况如果是“有心非”。“有心非”就是我故意做的,故意做的那是什么?心里真正起一种贪、瞋,所以他造出一种极大的恶业出来,这种叫恶。无心所做的是因为痴,愚痴。所以贪瞋痴这个心,就是过失的根源。而做了过失、造了罪业总有因果报应,比如说一句话不慎出口伤人了,在他那边他就怀恨在心,怀恨在心将来他寻机会来报复。当他报复的时候就是果报现前的时候,有时候这种果报也很惨,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他对我这么怨恨。更何况人有三世,前生所造的这些恶业自己忘掉了,对方也可能忘掉了,但是两个人一见面,阿赖耶识,心田里头那种业习种子就现行,他的怨恨起现行他就会报复。所以,无心犯的过失都有因果,更何况有心犯过失,那种恶报就更惨烈了。

犯了过失怎么办?犯了过失我们最关键有个态度,就是要懂得忏悔,下面讲的“过能改,归于无”。能够改过,这个过失改掉了,将来不再犯,就没有了。所以《菜根谭》就告诉我们一句话,“弥天罪过,都当不得一个悔字”。如果我们犯了过失懂得后悔,懂得忏悔,这种弥天的过失都可以补救。怕的是什么?他不肯改,他不以为自己是过失,还要什么?掩饰,文过饰非。怎么办?“倘揜饰,增一辜”,本来你可能是无心所做的过失,但是你不肯承认错误,这一掩饰,无心非都变成有心非,恶业就造得更重。“一辜”,辜就是过失,所以文过饰非的人都是薄福之人。

圣人并不会因为自己有了过失,而觉得自己好像低人一等,不会,反而会觉得有过失不肯改,那是最可耻的,那叫什么?自暴自弃。圣人跟我们其实是平等,在心性上是无二无别,不只是世间的圣人,出世间的圣人,佛,跟我们也是无二无别的。所区别的是他把过失都改过来了,所以称圣、称佛。我们有了过失都不肯改,没有改过来,那就叫凡夫。你看《了凡四训》都提醒我们,“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就是如果你这一天你不知道自己有过失,非就是过失,那你等于什么?安于自是,自以为是,那叫自暴自弃,自甘堕落。

谁不会有过失?谁都会有过失。老法师经常说,两种人他看不到过失,第一种成佛了,佛没有过失,他是完全究竟圆满的善现前。另外一种人,叫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断了善根的人,没救了,必定是堕地狱的。为什么?因为他满身的过失,他自己就看不出来,他认为自己没有过失,反而天天说人家过失,那种叫一阐提。所以我们关键是学《弟子规》要常常反省自己,我们有没有这个过失?如果我们也是这样子,那不也是成了一阐提吗?所以,“一日无过可改”,一日你看不到你的过失,那就“一日无步可进”,就是没有办法进步。

《了凡四训》说,“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你看我们这世间人,聪明的人很多,资质很不错的人很多,为什么他这一生下来好像没有什么建树?道德学问也并不怎么样,马马虎虎,平平常常,为什么?就是“因循”二字耽搁了他一生。因循就是苟且一生,不肯努力向上,所以本来可以成为圣贤君子,他没有办法成就,这很可惜。特别是我们今天闻到圣教了,儒释道三教的经典我们都有机会学习到,假如当面错过,不肯用功,不肯学习,那就叫做甘于自是,就是自甘堕落,这种人是最可耻,最可怜。

这里讲的有过失,别人说到我们过失,不仅要不掩饰,掩饰的话显得自己很虚伪,以后他不再说你过失了。他不再说你过失,不是说你没过失,而是他看你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就是不说。为什么?你这个人没救,说你干嘛!你看过去章太炎他就不说袁世凯的过失,他看袁世凯这个人实在是个小人,不值得我说他的过失。做人做到这个样子,真的觉得这是一种耻辱。不单对我们的过失不能掩饰,甚至还要做到凡是有过失都要归于自己。有些过失不是自己做的,比如说我们团体的工作,一起做的工作,这个工作可能因一些条件不具足,它失败了,它不完美,这个时候我要怎么做?我要归过于己,“这个事情是因为我没做好,导致这个工作不能够顺利的进行,这是我的过失,我向大家道歉”,归过于己。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大德,他有这样的胸量,他自然在一个团体里就受人恭敬,他就成为领导。

所以我们晓得,在一个单位里面做领导的人,要想想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心量?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修养?不能够一件工作不成功,责备你的下级,自己干干净净,一个过失都没有,那不可能的。起码你的过失在于你用错人了,你为什么用他来做这个工作?至少这条过失是归于你的。你看古代的圣王商汤,商朝的汤王,他就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看到所有的这些平民百姓,如果看到谁有过失,汤王会想到那个过失不是他的,是我自己的。有“罪己”的这种修养,所以才能使得他成为一代圣王。

师父上人的老师雪公老人,当时他在台中教导大家,也开经学班,师父上人也是经学班的一位学员,在他门下学习经教。雪庐老人就非常重视德行的培养,有一次学生们因为可能讲学各方面没有认真努力,讲得不好,讲错了,向老师来请罪。拿著一个教鞭来到老师面前,跟老师说,“我们真正是没有好好用功,辜负了您老人家,我们犯了过失,向您老人家请罪,请老师用教鞭责打我们。”这个时候李老师看到这个情形,他一句话没有说,拿起教鞭就往自己身上打,在场的同学们看了之后都流眼泪。

李老师就说,“是我自己没有教好,你们没有过失”。你看看雪公老人这种圣德,确实令我们非常的敬佩和感动。

所以真正懂得过归于己,这是培养自己大德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其实人把过归于自己,别人看到好像吃亏了,其实没有吃亏。为什么?假如你真没有过,你把别人的过失归到自己,甚至被人嘲笑,被人辱骂,吃这个大亏。要知道吃亏是福,别人的讥嫌、别人的嘲笑正好帮我消业障,求之不得。过归于己,功归于人,一件事情做顺利了,事情办好,有功了,这时候要赞叹别人,这是你做得好,我都没有帮什么。这样子你跟大家合作,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恭敬、受到大家的爱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