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黄念祖:生死苦海,六道轮回

发布时间:2023-12-21 11:39:15作者:楞严网
黄念祖:生死苦海,六道轮回

众生由于妄想执著,起惑造业,岂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而且招致种种业报,沉沦生死海中,轮转六道,欲出无期。

而且轮回之说是佛教独有的。一般是断见,认为死了就完了,一切都断灭了;另一种是常见,认为死了就是鬼,鬼老存在。没那么简单,断常两见都是错误的。

鬼是六道之一,都在轮回转变,无有休止。轮回之说国内外已经证实了,死了之后还在轮转,有前生有后世,已经得到证实。今天看到国外的报道:姊妹两个,一个五六岁,一个十一岁。在外国,高速公路车祸太多了,因为车超速,把两个姊妹同时撞死了。他们的父母很伤心,原来的房子住不下去了,因为一看见房子,睹物思人啊,她们姐妹活着的情况都想起来了,只好摆脱,就换了地方住。

过了一段时候,又怀孕了,生一对双胞胎。双胞胎没什么奇怪了,但是她们身上都有记。而这个记一个在头上,一个在背上,就是两姊妹撞车受伤之处。所以今生这个地方就有记。并且两姊妹都常做有车开来直撞自己的恶梦。

中国也有类似的事,上海一位工程师访问了一个记得前生的人。他前生是土匪,与军队遭遇,他们土匪就跑,后面就开枪,一枪从后面打进来,他就死了。死了他就投胎了。他并说:“我前生挨枪子的地方,今生凹一块。”这位工程师摸了一摸,果然在脊椎旁边下去一公分多,是一个坑,正是前生挨枪子的地方。

佛教的轮回之说,不但国内当前有许多活生生的事例来作证明,国外也同样有大量的人死后又投胎的真实事迹,并且进行了种种研究,出版了专书,证明确有轮回之事。

佛教认为,由于众生妄想执著,造种种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一丝不爽。于是或因还债,或因索命,种种因缘,轮回六趣(即六道)。

天、修罗、人是三善趣,畜、鬼、地狱是三恶趣,人在中间。

人就很苦,恶趣中的畜生比人更苦。七十年代初,我在邮电学院,确山干校,曾经被派去养猪。猪真可怜,猪的可怜不在于它自身被杀,更可怜的是:注定了它的所有的子子孙孙都要被杀。这真是一个大苦,不但自己被杀,子子孙孙都要被人杀光,被人吃光。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孩子,谁不心疼孩子,你的子女注定都要做人家嘴里的菜,这苦不苦啊?这还是轻的呢!

鬼趣的苦,地狱中的苦更不可说呀!鬼没有不挨饿的,所以叫作饿鬼。看见水,都是浓血,渴得嗓子冒火,也没法喝。食物进口就化为烈火。庙里放焰口就是救济饿鬼。这个法为什么叫焰口?因为饿鬼满口都冒火焰。放焰口是密法,要给饿鬼开喉咙,把食物化为甘露,使饿鬼都能受用,并加持说法,救度饿鬼离苦得乐。

鬼趣的监狱,就是地狱。地狱有多种类型,罪报的形式,受报的长短,都随众生所犯的罪行而有差别。地狱之罪,十分惨重。人间一夜,地狱已经历无数生死。例如炮烙地狱中,烧红了的铁柱子,可是多淫众生妄执过深,习气太重,他看见烧红的铁柱,他就抱住,于是烧焦了。

他为什么去抱?多淫的众生,淫欲心特别重,他的业力支配,使他看见这个柱子是个美女,看见美女他就不由自主地去拥抱。拥抱就烧了,疼啊,死了。但是记性太坏了,风一吹又活了,活了又忘了,看见美女还要抱。就这么一千次、一万次、一万万次也记不住。所以是愚痴,愚痴到了万分。所以地狱就是这样形成的。

人是属于善道,但也是很苦啊,也八苦交煎。爱别离苦。你总有爱别离吧?爱的人要别离呀!越是爱,别离的时候就越是苦。因为是凡夫,一别就永别了。难道不苦吗?怨憎会苦。怎么这个同事单让我和他碰上了,真别扭。越别扭,越碰到一起,到哪都碰到些别扭人。你因缘不好,到哪都怨憎会。最不理想的是这样:有的夫妻,俩人在一块就吵架,就怨憎会,等俩人分开了又彼此想,又成了爱别离。所以说众生没办法。

还有求不得苦。你总有个求不得、求不到手的事物,你求不死就求不到手。求不得,每个人都有。成吉思汗打平了欧亚,想不死不可能,因为有求不得苦。再加上人人都有生老病死苦。

还有五阴(即蕴)炽盛苦,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众生恰恰相反,妄想执著,于是五阴炽盛,受一切苦厄。五阴障蔽了本有的佛性,所以它最苦,余苦皆从它而生,共为八苦。这就是人类的八苦。八苦交煎,其苦万状。

至于地狱之苦,文中极简单地介绍,详情请读《地藏经》。其他宗教是把地狱当作神的惩罚,而佛教就不是这样。佛是极慈悲,是平等:佛就是觉悟的众生,众生就是还没有觉悟的佛,平等平等。佛没有罚人的思想,《地藏经》中佛拜托地藏,连称:地藏地藏啊!拜托了再拜托。我读了《地藏经》老要落泪啊!

释迦牟尼佛拜托地藏菩萨,这个人只要生前有那么一点点,细头发尖那么点善,你都不要叫他进地狱啊!拜托地藏啊!不是佛处罚你进地狱,佛是大慈悲,大平等,但是众生有时候没有办法啊!习气太重!妄想执著,过于深重。自趋地狱,自抱铁柱,徒唤奈何!(《心声录·佛法的基本与要径》,黄念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