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难度超过千手观音!大足石刻卧佛29日启动修复,预计耗时8年完成

发布时间:2024-08-08 10:53:01作者:楞严网
难度超过千手观音!大足石刻卧佛29日启动修复,预计耗时8年完成

继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历时8年多修复完毕之后,大足石刻宝顶山上的又一处珍贵造像,将启动本体修复工作。

今(26)日,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说,位于千手观音造像旁的世界最大石雕半身卧佛像——全长31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图,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卧佛,将于6月29日启动整体修复,预计整个修复工作将耗时8年完成。

在修复工作开始之前,大足石刻研究院联合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分别针对石刻赋存微环境影响因素评估、典型病害发育机理、水盐综合影响、保护材料与技术的实验室与现场试验等进行相关研究。

目前,历时三年多时间,已完成了项目前期勘察研究工作,编制完成了本体修复第一阶段总体修缮方案,并报国家文物局获得批准,已具备开工条件。

卧佛修复难度将超过千手观音

中国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至两宋达到鼎盛,5万余尊石刻造像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

800多年的岁月里,大足石刻精美造像在时光的流逝中,不同程度的遭受了各种病害的侵蚀。

而大足石刻的宝顶石刻景区拥有世界最大石雕半身卧佛像称号的——卧佛,因为长期暴露在露天环境中,“身上”也出现了多种病害。

据大足石刻研究院文保专家介绍,卧佛现在的保存状态已经破坏得十分严重。

“卧佛已经到了面临崩塌式破坏的程度,同时,卧佛的面部也已经产生了大块状的剥落,我们已经对这些造像采取了临时加固的办法。”

从卧佛暴露的病害来看,水害问题最为严重,不仅侵蚀破坏石刻、滋生微生物,更是加剧风化的重要因素。

所以“要修复先治水”成了文保专家的共识。

2016年6月,卧佛修复的前期治水工程正式启动,“如果水不停危害整体造像,那么本体修复工程是无法开展的。因为水本身就是对石刻破坏的主要因素,所以经过两年治水和后期观察后,我们发现治水工程的效果已经稳定,这表示,卧佛本体的整体维修可以正式启动了。”

西南地区气候潮湿,在卧佛修复过程中,除了治理水害,还要克服风化石加固和石质彩绘加固的问题,它们成为了此项工程所面临的三大难题。

“相较于千手观音修复,卧佛因为处于室外,不确定因素更多,修缮难度也就更大。千手观音修复主要解决视觉效果和安全问题,而卧佛修复则是原状修复,保证历史风貌。”

彩绘技艺是卧佛修复难点之一

相对于千手观音贴金是难点之一来说,它身旁卧佛的修复难点之一则在这尊巨大造像之上的彩绘。

“我们现在看到卧佛身上的彩绘已经显得灰蒙蒙的,色彩饱和度非常低。

” 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说,在800多年的时间里,造像因为受到风化等多种“病害”侵蚀,残损和褪色是必然。

如何对卧佛的彩绘进行补色将成为卧佛修复工作中的新课题。文物保护专家们将对卧佛残留颜料进行分析,确定其所使用颜料是从哪种矿石中提取而出,而且还得确保这种矿物颜料的色彩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不变色。

陈卉丽说,所有用于卧佛彩绘修复的矿物颜料,都将在实验室内进行前期试验之后才会用于造像的修复工程中。

“就连矿物颜料的研磨程度不同,都会带来色彩上的差异。因此,在修复工程中,如何让修复所用的矿石颜料颜色与造像本身颜色一致,需要专家们的反复研究。”陈卉丽说。

除此之外,因为历史上卧佛曾经多次被修复过,在这些修复过程中,用到了水泥等不恰当的材料,因此,在此次对卧佛的修复工程中,这些不合适的材料都将被剔除。

陈卉丽说,有别于千手观音修复完成后的金光四射,没有贴金这道工序的卧佛在修复完成后,将一如既往地庄严肃穆。

相关链接>>

宝顶卧佛:

名为释迦牟尼涅槃图的宝顶卧佛是大足石刻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因为全长31米的这尊佛像是横卧着的,人们习惯性称它为卧佛。

这尊造像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在释迦面前从地里涌出18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作悲恸状。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

佛像的正中有一香案,上面摆着香花水果等各种供品。香案上香烟缭绕,上达云端,云端上有女像9人。

安岳的卧佛院,北京的卧佛寺,敦煌千佛洞,天水麦积山,合川千佛岩等处,都有全身卧佛像,但唯有宝顶山这尊卧佛是半身像。这尊造像的下半身隐入石岩之中,营造者用这种意到笔不到的手法,让游客们产生无限联想的艺术效果。故大足民间对宝顶山卧佛有“身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的说法。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李晟 实习生 龙茜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