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佛教反对迷信与宿命

发布时间:2023-08-03 14:39:05作者:楞严网

  佛教反对迷信与宿命

  诸佛由众生修成,他们既是已经成功地解脱了的大智慧者、大觉悟者,他们所证所言的法义就一定正确,我们当然应该谦虚、恭敬地向他们学习。但诸佛与我们只会是一种师生关系,一个修证佛法的人,如果迷信佛,认为佛是高高在上的一种主宰,是一种绝对的意志,他一定就违背了佛学的根本义理。

\

  现在有些人学了一点“法”,稍为有所成就或感应,便执著于一种相对层次上的智慧或神通,不是将佛看成超然于自己和万物之外的“主宰”,便是自以为是得不得了,大搞个人崇拜不说,有的干脆认为自己已快成佛了。俗话说学无止境,只要我们停滞,执迷或受制于“境界” ,或有丝毫的迷信思想,我们就永远到不了彼岸。一句话,不如法者则不入佛智。凡有迷信思想的人,若不及时回头,要证得真智慧,那一定比登天还要难。

\

  是因果业决定了我们的一切,不是什么鬼神和佛菩萨。所以佛门常讲:“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佛门关于“业”的解释很多,感兴趣者可去阅读有关经典。一般来说,“善、恶业”都可以分为共业、别业和个业等,共业则是指一种集体造作所致,下到一个家,一个小集体,上至一个地区、国家和全人类都可能会有共业。受报相同的,就是“共业”。比如我们都投胎报得了人身,且又在同一个地球上,这是共业。共业中又有别业,比如每一个国家的情形又不尽相同,这就是别业。同样的外在条件下,每一个人的个体命运又不尽相同,这是个业。又如人们从同一学校毕业,都获得了一样的学业证书,这是“共业”,又因每一个人用功不一、资质不一,成绩不会完全相同,此为“别业”。

  所以对于所谓的命运,佛门从来只讲因果业,不讲宿命。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原因和结果的相续,绝非一成不变,它随时随地都可以更改。佛学中有“诸行无常”之说,这个“无常”即是指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绝不会永恒不变。但日常中,人们常常执有两种错误的观念和见解,一是执“常”见,二是执“断”见。“常” 就是宿命观,认为一切天经地义,是命中注定,无法更改,我们只能听天由命,这就是“常”见;“断“则是指孤立地、绝对地、机械地看待事物的存在,比如认为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一切都莫名其妙消失灭迹,这是执“断”见。所以断见与常见又叫做边见,都是违背存在的本然样式的,只有“诸行无常”才算是一种正见。

  正因为“诸行无常、万法唯识”。我们的因果业才是随时可以改变的。

  比如一个地区的人们都习惯乱砍乱伐,不注重环保,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生态被破坏,引起一系列恶性局面,人们的身心、生活和环境等都受到损害,这就是共业感召的共同的恶报应(恶果)。反之,如果人们在心里都真切地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明白善待大自然即是真正善待自己,人人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又会从根本上改善这种局面。有因必有果,人们只是往往意识不到“因” 的重要,“果”来了才后悔不迭或斤斤计较。佛门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就是这个道理。有智慧的人当然应该直奔主题,从“因”上开始抓起,自然一切都会好起来。所以佛门从来都不主张算命求签,真正的佛寺庙也不会搞这一套。个别的一些不如法的寺庙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为了敛财,就一定是顺应众生、接引众生时的一种权宜之计(先以欲钩之,后令入佛智)。

  也许有人会说,我怎么知道我有前生来世呢?确实如此。所谓“隔阴之迷”,这个“迷”就是迷失和蒙昧的意思,也是没有智慧和觉悟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我们修证到关于宇宙万物以及生命等一切的真正的觉悟与智慧,又还有什么迷与不迷的呢?况且,许多开发了一定特异功能的人就知道一些前生后世的信息,诚如一些算命先生也会非常“灵验”一样。因此,我们没有亲身体验和证得的境界,我们尚不能懂得和理解的东西,我们轻易迎奉或否定,都是不应该的。

  人生下来,确实各有其命和运,因为人各自的业因不同,感召的果报也不尽相同。好比有人得到一杯糖水,有人得到一杯牛奶,更有人得到一杯黄莲。这既有过去世的身口意之造作,也有今世身口意的造作,但这并不是句号和宿命。众生的生命,生生世世无有穷尽,无论是轮回于世俗生活中的福报大小,还是追求修证佛法的果位高低,人的生命都好比做化学实验,只要我们从当下努力进取,我们随时可以改变自己化学成份的构成。因果业是随时可以改变的,命运肯定在我们自己手里。

  大家好好读一下《易经》等相关书籍就明白了,算命求签是根据一定数理变化来对应人的命运,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三世因果,瞬间还有因果,生生世世那么复杂的因果,谁能测出来呢?测出来又怎样?即便测出来了,我们却不能改观自己的命运,除了徒增苦痛与烦恼,那又有何用处呢?一个人不从心地上完善自己,他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世上肯定有因果轮报,出世间与世间的原则都一样,正如我们触犯世法一样要受法律法规的制裁,要负责任,一切事物均有其存在的规则与属性,世间法也好,出世间的法也罢,有毁犯必有果报。

  一个心术不正,常干坏事的人,失信于朋友后,连朋友也不会帮他,那些所谓的鬼鬼神神如真有某种人格特征,我们说他们会保佑一个恶人吗?他们会那么蠢?我们拎着供品去寺庙里求神拜佛,一会儿消灾祛病,一会儿要升官发财,不就那点行贿的心思,想捞点以求自利的好处么?就算神祗显灵了,我们如愿以尝了,那也是为了向我们示现一种不合常规的意趣——想渡我们从此改邪归正、行善积德,好生修证善法。如果我们执迷不悟,不思悔改,一如既往地自以为得趣,我们只会更加倒霉。谁叫我们多行不义呢?这同世俗生活的道理一样,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人是主动负责(改正自己、完善自己),有人是被动负责(感遭恶报)。

  再说了,一个人若老是自私自利,心里藏恶,而那些鬼鬼神神本来就是六道众生之一,同我们一样充满凡夫习气,我们一天怀着自私自利之心求他们庇护,成天供养他们,一些恶鬼恶神或许真会给我们点世俗意义下的小甜头,因为我们与他们相应嘛。可惜到头来他们会让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倘若我们一直信持善法(佛门常说,“法”的供养才是最好的供养),内心充满慈悲和善良,即便不求神拜佛,我们也自然会吉祥如意、趋吉避凶,因为我们自然就会同佛菩萨或善神们的美好的空间和能量场相应。

  面对着存在着的一切,超然在我们认知和体悟之上的东西很多,一个人,唯有以谦逊、包容和含纳一切的心胸,慈悲和善良的情怀,他才可能获得进步和改良自己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追求有欲望,只能以正当的方式去追求和获得。只要我们努力进取,坚持以一颗正直、善良和真诚的心,且做人做事不分家,我们一定就会有好报应。若是我们只是执著于眼前,心胸狭窄,过于纵容自我,不善于反省自己,心理不平衡,常为一时之得失或“命运”苦恼,宿命地为自己的一辈子妄下结论,甚致加倍地造作恶业,那我们当然就一直会很“苦命”了。

  其实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命运可以改变,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中。不仅这一辈子,生生世世我们都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人的果报没有一成不变的好与坏,不要遇顺境就忘乎所以,遇逆境就沮丧沉沦,这一切果报正是我们必然领受的,因为它们不是谁强加给我们的,答案永远在我们自己身上,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只有靠我们自己,一切我们都要坦然面对才是。

  况且,如果从人的功利立场看,凡利于自己,叫顺或吉利,不利于自己则为逆或倒霉,有时换一种心肠,我们就平和了,难道别人好就不行了么?谁好不都是一种好么?有些人总是希望别人对自己无私一点,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私罢了。因此,我们应常以佛学中的“无我”来观照自己与一切的对应关系,尽可能平和地应对一切。佛门中讲的“漏”即业力与烦恼,无漏之人肯定“无我”。无“我”,是指不可执著于五蕴假合的暂时的肉身我,绝不是否认“我这么一回事”的一切生命现象、作用或活动,更不是指生命“彻底消失”或“麻木”,是指自他一体不二,无人我之差别,无我无不我的自在样式(证得菩提之后的境界)。

  如果一个人总是有“我”,他就会受制于六道轮回。真做到无我之人,连鬼神也拿我们没辙,这同世俗生活中的道理一样,无欲则刚,人家拿不了我们的短,自然伤不了我们。执著于这个无自性的五蕴“我”,则会生出许多烦恼和业力。而烦恼和业力则是导致我们没有智慧,身不由己产加六道轮回的根本原由。一个人老是“有我”,就会把我与我之外的一切实行对立,就会总以唯我的标准看待一切,要求一切,一切都得吻合于自己的期待,否则便心生烦恼或加倍地造恶业,那么,我们就是求神拜佛到了死,也不会有什么用处。其实万物同根同源,善待他人、善待它物,最终也是善待自己。

  俗话说,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一个真正一心行善的人自然会趋吉避凶的,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一心向善,努力耕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果既是生生世世的,也是瞬间相续的,它不容我们回避,它始终伴随着我们的生命,一切好与坏都不会一成不变。从根本上讲,因果只有靠自己更改,第一步就是从心灵的改造开始入手。一句话,我们必须从“因”上抓起,我们才会有好的结果,千切不要执著于一切表象,因为暂时的业报并不是我们终极或是恒常的命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