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就是佛性的光明,因为骄慢、瞋恨的心,对我们的束缚很重,它会使我们很痛苦,没办法发挥佛性的光明,使我们失去我们的福报。所以这条菩萨戒,就是要教我们解脱骄慢和瞋恨的烦恼,教我们对所有的菩萨,不管是前辈、后辈,都要由内心恭敬,而且态度要礼敬。内心恭敬,也必须要态度有礼敬,表里合一,由内心到外面,都能够清净、恭敬。
在这个恭敬、礼敬的当下,就是在开发我们的佛性,就是在开发我们的福报,解脱骄慢的烦恼。
所以,实在根本不需要去讨论说:是什么人应该向什么人顶礼;是谁比较大、谁比较小,这种问题;也不用讨论说:我为什么要向他顶礼?心里有“我为什么要去向他顶礼”这种问题,就是有骄慢的烦恼,有自我执着的烦恼。
可能诸位菩萨,都有听过一个故事,就是“持戒第一”——优波离尊者的故事。优波离尊者,他在还没有出家之前,本来是一位理发师,理发师在当时印度的社会,地位是算很低,算是如同奴隶一样。但是,他非常尊敬佛,也很恭敬佛法。他有一个机会,去帮释迦牟尼佛剃头,他的心非常恭敬、虔诚,当他在帮佛剃头的时候,佛观察他的根机和他的心境,就教他:“呼吸喘气要细一点”。他就马上遵照佛的教导,调整自己的呼吸,使呼吸安定,心安定,他就马上领悟到道理,证到初禅。
佛观察他的程度,又再教他调整他的呼吸,他就又领悟,证到二禅。
他帮佛剃个头,就证到第四禅,因为他非常的专心,虔诚、恭敬,所以把妄念都降伏下来,心就得到安定,得到禅定。
所以说,虔诚、恭敬,就是开发我们自己佛性的安定,佛性的智慧。
他发心要出家,佛也很平等慈悲,不论他的出身,就度他出家。但是当时有一些王子、王孙也出家,他们看出身那么低的优波离,竟然先出家,排在他们的前面,他们要向优波离顶礼,有的王子、王孙,就很不满意,很不服,甚至向佛抗议说:“为什么这个奴隶排在我们的前面呢?为什么我们出身这么高,还要向他顶礼呢?”
佛就向这些不肯向优波离顶礼的人说:“一个奴隶,也是可以修行成就,开发佛性的。但是你们如果不能降伏骄慢的心,就是骄慢的奴隶,这才是真正的奴隶。”
我们这条菩萨戒,就是要教我们,不要作骄慢的奴隶,要由骄慢里面解脱出来,让我们的心能够自在,开发我们恭敬的佛性美德。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