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往生咒诵读七遍回向

发布时间:2024-02-21 16:04:41作者:楞严网

  往生咒是非常经典的咒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咒语,我们修持往生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往生咒诵读七遍回向

往生咒诵读七遍回向

  往生咒的汉语拼音及现代汉语注音 :

  现根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电子版)和《汉梵、梵汉陀罗尼用语用句辞典》(作者Robert Heineman(德国),台湾华宇出版社,1985年)两部著作对往生咒分别以汉语拼音和现代汉语进行注音,其中汉语拼音的音调均为一声,同时对真言的句义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1)南无阿弥多婆夜

  梵文:namo-amitabhaya

往生咒诵读七遍回向

  汉语拼音注音:na-mo-a-mi-da-ba-ya

  现代汉语注音:拿摩阿眯搭巴呀

  注释:此句意译为‘归命无量光佛”。

  无量光佛,梵名Amitabha,音译阿弥多婆、阿弥亸皤。此佛即是阿弥陀佛,梵名Amita-buddha,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另有梵名Amitayus,音译阿弥多廋,意译无量寿。其最后音节(ya)为感叹词,相当于‘啊”。

  (2)哆他伽哆夜

  梵文:tathagataya

  汉语拼音注音:da-ta-ga-da-ya

  现代汉语注音:达塔嘎达呀

往生咒诵读七遍回向

  注释:此句意译为“如来”。

  tathagata的其他译法还有怛他伽哆、怛他揭多、怛哆伽哆、答塔葛达等多种。

  (3)哆地夜哆

  梵文:tad-yatha

  汉语拼音注音:da-d-ya-ta

  现代汉语注音:达得压他

  注释:此句意译为“即说咒曰”。

  tad-yatha在密典中最常见的译法为怛侄他,亦有译为怛你也他。发音时注意,第二个音节‘得”(d)应轻声,一带而过。

  (4)阿弥利都、婆毗

  梵文:amrtod-bhave

  汉语拼音注音: a-mi-li-dou-ba-wei

  现代汉语注音:阿弥利兜、巴威

  注释:此句意译为‘甘露主”。

  阿弥利都婆毗意为甘露的源泉,亦有译为阿蜜栗妬婆吠。

  (5)阿弥利哆、悉眈婆毗

  梵文:amrta-siddhambhave

  汉语拼音注音: a-mi-li-da-xi-dan-ba-wei

  现代汉语注音:阿弥利达、悉眈巴威

  注释:此句意译为‘甘露成就者”。

  Amrta意为甘露,亦有译为阿蜜多、阿蜜利多、阿蜜栗多。Siddham意为成就。

  (6)阿弥利哆毗迦兰谛

  梵文:amrta-vikrmte

  汉语拼音注音: a-mi-li-da-wei-ge-lan-di

  现代汉语注音:阿弥利达、威哥兰谛

  注释:此句意译为‘甘露播洒者”。

  (7)阿弥利哆、毗迦兰哆、伽弥腻

  梵文:amrta-vikrmta-gamine

  汉语拼音注音: a-mi-li-da-wei-ge-lan-da-ga-mi-ni

  现代汉语注音:阿弥利达、威哥兰达、嘎弥尼

  注释:此句意译为‘甘露遍洒者”。

  (8)伽伽那、枳多、迦棣

  梵文:gagana-kirti-kare

  汉语拼音注音: ga-ga-na-gei-di-ga-li

  现代汉语注音:嘎嘎那、给地、嘎利

  注释:此句意译为‘遍虚空宣扬(甘露)者”。

  Gagana意为虚空,其他译法为哦哦曩、誐誐那。

  Kirti意为名闻、名称,其他译法为吉底、计哩底。Kare意为造作、造作者。

  (9)娑婆诃

  梵文:svaha

  汉语拼音注音: si-wa-ha

  现代汉语注音:司哇哈

  注释:此句意译为‘成就圆满”。

  往生咒回向:往生咒语:南无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 毗迦兰帝 阿弥唎哆 毗迦兰多 伽弥腻 伽伽那 枳多迦利 娑婆诃结束语:我***身上的所有冤亲债主,我刚才为你们皈依了三宝,又为你们颂阿弥陀佛圣号两千声,心经一遍,往生咒二十遍,这些法语都是送给你们的,希望你们不要障碍我,赶快离开我身,找个地方好好的修行,破迷开悟,明心开性,离苦得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三遍)注:1,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即能消灾障,破迷开悟,顺达彼岸。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一定能往生净土2,业力现前时,修行精进时,头痛,腿痛或身体其他部位不适时采用此法。3,修行中产生业障时,用此法,不要用其他回向文,应用往生咒超度他们往生,即是给他们的回向文,此法灵验 ,请诸位同修验证。回向偈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我们诵经念佛更多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心境能够得到提升,让我们能够放下之前放不下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减少我们的烦恼,我们的智慧才能得到增长,同时我们的慈悲心也会得到激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