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端午节释义,端午究竟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11-21 09:10:26作者:楞严经讲解网
端午节释义,端午究竟是什么意思?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大节,但较之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的字面含义比较晦涩,不易理解。那么端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端午最早见于晋人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端为“开端”、“初始”的意思,而午则是“阳”、“火”的意思(正午就是一天中最热的时间),端午本是仲夏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农历的午月午日。

  农历以干支纪日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而干支纪日的推算相对要复杂,因为日份较月份多,而且每月的天数也不是十二地支的倍数,所以午日并不准确对应每月的五日。后来,为了方便记忆,人们渐渐将午月午日改在了五月五日,以重五取代了重午,其一是因为“午”与“五”同音,其二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历来就有数字重叠的概念,如正月正(阴历一月初一)春节,二月二日龙头节,三月三日相传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此外还有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

  “五”在古代为阳数,据徐整《三五历记》:“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所以一、三、五、七、九等奇数属天属阳,在古代阳月阳日的重合意味着阳盛之极,不合刚柔相济之道,因而五月五日是一个忌讳的日子。



  五月正值仲夏,是夏至时节到来之时,也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因此端午节和夏至有着密切的联系。做为一年中极阴的冬至仍是当今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但却很少有人过夏至节,那是因为在魏晋以后许多夏至的节日习俗都慢慢转移到了端午节,而夏至节也慢慢地被端午节所取代。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礼记·月令》很严肃地对待这一时间点,“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夏至是阴气与阳气、死气与生气激烈争斗的时节,人们在这一时段,要保持身心的安定,要禁绝各种情欲,尤其是色欲;行政事务亦应采取“无为”的治理方式。在古人观念中,自然节令日是阴阳运动的关键日,也是人们精神紧张的时日,因此小心避忌,谨慎过关,是当时人的节日心态。

  仲夏时分,气候潮湿,蚊虫滋生,暑毒盛行,多生疾疫。古人由于科技和医学的落后,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感受到生存的困难,因此人们将夏至所在的五月,视作“恶月”。既是恶月,自然会有诸多禁忌:不宜盖屋,“五月盖屋,令人头秃。”(《风俗通》佚文)不宜赴官,“五月到官,至免不迁。”(同前)不宜生子,“讳举正月、五月子,以为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论衡·四讳》)。民间向来有“善正月,恶五月”的说法,正月为善月,人们笑逐颜开、欢呼雀跃;五月很早就被视作“恶月”,人们小心谨慎,处处避忌,五月五日,更是恶月之“恶日”,人们唯恐避之不及,这天对小儿的保护尤为关键。端午这一天,孩子们手腕脚腕上要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在荆楚民间还有“躲端午”的习俗,端午节这天,年轻的夫妇要带着未满周岁的小孩去外婆家躲一躲,以避不吉。日本鹿儿岛在五月五日也有类似的节俗,母亲这天背着不到一岁的小女孩在外跳称为“幼女祭”的圆圈舞。朝鲜称五月五日为“女儿节”,出嫁的女儿都回娘家,男女儿童用菖蒲汤洗脸,脸上涂胭脂,削菖蒲根作簪,“遍插头髻以避瘟”朝鲜小儿的这种打扮,称作“端午粧”(洪锡谟《东国岁时记》)。由此可知端午作为避忌日,特别是小儿的避忌日是整个东亚地区的通俗。

  五月五日不仅是两阳相逢,更是恶月和恶日相逢,因此大部分的端午习俗都与辟邪除疫、保健卫生相关,如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五色线(又称长命缕)、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挂钟馗像、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吃粽子和赛龙舟,最初也并非为了纪念屈原,而是南方自古即有的地域民俗,但从汉朝开始这种民间习俗便和祭祀屈原有了密切的联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民俗文化交融,屈原的传说渐渐使端午节这个单纯的岁时节日披上了深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成为一个有着避忌与纪念双重主题的节日,在端午节纪念屈原显示了我们这个国家人文伦理的悠悠情怀。

  生在现代的人们已经想象不出古人对这个时节的敬畏之情,虽然过端午节时仍然保留着避忌的传统,家家户户依旧会在门前挂上菖蒲艾叶,依旧会给孩子们系上五色丝线,但多数人只是重复老一辈留下的传统,已说不清其中的丰富内涵,但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屈原。

  祈求平安的岁时节日文化和纪念先贤的人文伦理文化并重才是我们民族文化不息生机的最好写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浅释

版权所有:楞严经讲解网